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2016-07-30 06:16孙世长方城县人民医院473200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城关镇释之路786号
广西中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

孙世长 方城县人民医院 473200 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城关镇释之路786号

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孙世长方城县人民医院473200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城关镇释之路786号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抗病毒、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方(处方:当归18 g,赤芍30 g,川芎15 g,鳖甲30 g,生牡蛎30 g,石见穿30 g,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10 g,乌药15 g,陈皮15 g)。两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两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乙肝合并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中药;恩替卡韦

在我国,肝硬化有一半以上患者由乙肝病毒引起,大多数患者经过慢性肝炎阶段,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肝纤维化,逐渐演变为肝硬化,肝硬化代偿期症状多不典型,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有食欲减退、乏力及消化道症状。一旦出现并发症即进入失代偿期,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仅为14%~30%[1]。临床抗病毒药物在延缓病情进展上有一定效果,特别是病毒复制活跃者,但抗病毒药物本身不能改变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最终结局。近年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类中药在抗肝纤维化作用方面显示出一定疗效[2]。笔者于2011年1月~2013 年10月在常规抗病毒、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30例,并设常规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3 年10月方城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3.5~57.4 (42.3±4.6)岁;病程6~216(14.5± 5.3)个月;观察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34.6~60.2(43.1±4.6)岁;病程6~240(15.3±6.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中关于乙肝肝硬化的诊断标准:①Child-Pugh评分A~C级;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有不同程度增高,超出正常范围;③血液检测HBsAg呈阳性;④腹部超声诊断为肝硬化,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腹胀、双下肢水肿、移动性浊音等。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胁痛”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30~65岁;③行为活动不受限制,家属或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加入本组实验。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予常规保肝、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药物予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237,每片0.5 mg),0.5 mg/d;保肝药物选用复方甘草酸苷;酶学指标显著升高者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1.4.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方。组方原则:益气扶正健脾,佐以祛瘀软坚散结。基本方:当归18 g,赤芍30 g,川芎15 g,鳖甲30 g,生牡蛎30 g,石见穿30 g,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10 g,乌药15 g,陈皮15 g。随症加减:若积块疼痛加五灵脂、延胡索、佛手活血行气止痛;若痰瘀互结、舌苔白腻加半夏、苍术化痰散结;若胁下肿大甚者加虫、桃仁、三棱加强化瘀消积之功;若大便色黑,去活血药物赤芍,加参三七、茜草、侧柏叶等化瘀止血;腹部膨隆者加车前子、益母草、大腹皮、泽泻加强利水功能。每日1剂,水煎至350 ml,分2次温服。

两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总共3个疗程。

1.5疗效观察

1.5.1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检测观察下列指标:①肝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其中以ALB为主要观察指标;②肝功能Childpugh评分[5];③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每2周检测1次。

1.5.2疗效标准[6]显效:肝功能由C级恢复至A级,无并发症;有效:肝功能由B级恢复至A级或C级恢复至B级,无并发症;无效:肝功能无改善、恶化或出现并发症。

1.6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x±s)

2.2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差值比较,②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观察组 30 11.43±1.29 6.26±1.35① 5.41±1.39②对照组 30 10.12±1.63 7.38±2.57① 3.16±1.92

2.3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乙肝肝硬化病理学表现为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小叶结构塌陷及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弥漫性肝纤维化形成及肝脏结构破坏。在西医治疗方面,抗病毒治疗能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期、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程进展,首选药物为核苷类药物,但该药物不能最终改善肝硬化的结局。

多年来,有关学者不断研究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该类药物对肝硬化的抗纤维化作用疗效显著[7]。本病中医归属于“臌胀”“胁痛”等疾病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于肝脾,病之初期,肝脾先伤,脾失健运,肝失疏泄,二者互为因果。后期因气滞湿阻,阻滞气机,脉络受损,血运不畅,日积月累,气滞血瘀积症出现,久载更气血凝滞,隧道壅塞,瘀结水留更甚。终末期出现气滞血瘀水停,三者错杂为患,病情恶化可见络脉瘀损,出现呕血危症,或邪从热化,引动肝风,痉厥出现,终则邪陷正虚,气阴耗竭,病情极为凶险。治疗中应首先抓住积证向“臌胀”过渡期,本病多属本虚标实,张景岳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本研究自拟中药方主要适用于正气渐损、脾运不健、瘀结不消、积证渐成之肝硬化患者,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扶正健脾为君药;当归、赤芍、川芎活血祛瘀柔肝为臣药;佐以鳖甲、生牡蛎及石见穿软坚散结;酌加乌药、陈皮行气健脾消积为使药;诸药合用,随症加减,共奏软坚散结、化瘀扶正之功效。

研究表明,上述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性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阻止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Lu Fengmin,Zhuang Hui.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in China[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9,122(1):9-17.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1):169-173.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5 (1):79-1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22.

[5]Galloges-Orozco J F,Vargas H E. Liver Transplatation:From Child to MELD[J].MedClinNorthAm,2009,93 (4):931-950.

[6]Chen C H,Hu F C,Huang G T,et al. Applicability of staging systems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dependent on treatment methodanalysis of 2010 Taiwanese patients [J].EurJCancer,2009,45(9):1630-1639.

[7]莫春梅,荣震,何洁.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概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6.

(2015-02-11收稿/编辑熊瑜)

中图分类号:R25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19(2016)03-0026-02

猜你喜欢
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