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干预胰岛素抵抗的量效关系研究

2016-07-30 04:10胡智海王毅王硕硕吴政金晓晓许靖华张静静柏周君陆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0008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00060上海市普陀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0006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药灸腰围艾灸

胡智海,王毅,王硕硕,吴政,金晓晓,许靖华,张静静,柏周君,陆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0008;.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00060;.上海市普陀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0006)

隔药灸干预胰岛素抵抗的量效关系研究

胡智海1,王毅1,王硕硕1,吴政2,金晓晓3,许靖华1,张静静1,柏周君1,陆群1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082;2.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60;3.上海市普陀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62)

目的观察隔药灸干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将100例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26例)、治疗B组(27例)、治疗C组(23例)与对照组(24例),治疗A、B、C组均采用隔药灸治疗,每次治疗时间分别为20min、30min、40min,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空腹血糖、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胰岛素、甘油三酯、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B组疗效最佳,明显优于治疗A、C组及对照组。4组治疗后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 <0.05),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腰围、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B组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胰岛素、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优于治疗A、C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干预胰岛素抵抗作用明显,以30min疗效最佳,疗效与口服西药相似,但副反应显著降低,并具有操作简便等特点。

间接灸;胰岛素抵抗;量效关系;隔药灸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in the intervention of insulin resistance(IR)with partitioned moxibustion.M ethodA hundred IR patients w ere random 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26 cases),treatment group B(27 cases), treatment group C(23 cases),and a control group(24 cases).Treatment group A,B,and C were given partitioned moxibustion, respectively for 20m in,30m in,and 40m in each sess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Westernmedication.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insulin,triglyceride,waist circum ference(WC),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w ere observed.Result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reatmentgroup B ranked the top,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reatment group A,treatment group C,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triglyceride,and HDL w ere significantly im prove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four groups(P<0.05);theWC,insulin,and IRI levelswere significantly im proved in treatment group A and B(P<0.05);the HDL,insulin,WC,IRI levels in treatment group B w ere marked ly superior to that in treatment group A,treatment group C,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artitioned moxibustion is effective in intervening IR,and a treatmentsession of 30m in can produce the highest therapeutic efficacy w hich isequivalent to thatofWestern medication,butwith a significantly lower adverse effectand easy operation process.

[Keywords]Indirectmoxibustion;Insulin resistance;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Partitionedmoxibustion

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中心型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同时并存和共同联系的基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人群尽管肥胖程度不及西方人群,但患病率也达到14%以上,且尤以中心型肥胖及脂肪分布异常为主[1],胰岛素抵抗是成人代谢性疾病发病的中心环节,亦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目前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局限性,因此有必要选择一种经济又无毒副反应的有效疗法。针灸疗法对本病具有良好干预作用,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验证[3],但针灸疗效受到治疗时间、治疗强度等客观因素影响,因此疗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课题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客观评价隔药灸法干预胰岛素抵抗的剂量-效应的关系,为针灸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参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标准,其中腰围参照亚裔美洲人标准,选择符合纳入研究范围的患者共计100例,来自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普陀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的门诊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A组(26例)、治疗B组(27例)、治疗C组(23例)与对照组(24例)。4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4组一般资料比较

1.2诊断标准

①中心型肥胖(腰围WC),不同种族人群使用不同标准(亚洲男性WC≥90 cm,女性WC≥80 cm)。②合并以下4项指标中任2项,血压≥130/85mmHg;甘油三酯≥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1.03mmol/L,女<1.29 mmol/L;空腹血糖≥5.6 mmol/L。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③在接受本研究方法期间停用其他疗法。④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1.4排除与中止剔除标准

①心、脑、肾、神经、眼底等靶器官损害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④不愿加入本试验、中途主动退出或失访者。⑤试验中,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2 治疗方法

2.1治疗A组

采用隔药灸治疗。取中脘、气海、天枢(双)、大横(双)。按照国家经穴定位标准选取上述穴位,先放置自制药饼(附子、肉桂、丹参、川芎等药物)于穴位上,再使用分段清艾条(苏州市艾绒厂生产,国药准字Z32021059,生产批号为120801,直径2 cm)放置于药饼上,灸治时间20 min。灸治期间如患者太烫可上下稍做移动,以免烫伤。每日1次,每星期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治疗B组

采用隔药灸治疗。取穴、操作同治疗A组,灸治时间30min(灸1.5壮)。灸治期间如患者太烫可上下稍做移动,以免烫伤。每日1次,每星期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3治疗C组

采用隔药灸治疗。取穴、操作同治疗A组,灸治时间40min(灸2壮)。灸治期间如患者太烫可上下稍做移动,以免烫伤。每日1次,每星期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4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降压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Ann)。降脂治疗根据患者血脂升高的不同类型选择他汀类或贝特类降脂药。两类药物不同时使用。推荐使用贝特类降脂药。降糖治疗首选双胍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

3 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空腹检测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腰围。

3.2疗效标准

胰岛素抵抗疗效指数=[(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100%。

腰围疗效指数=[(治疗前腰围-治疗后腰围)÷(治疗前腰围-90/男或-80/女]×100%。

显效:腰围疗效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疗效指数≥75%。

有效:腰围疗效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疗效指数中任一项疗效指数>25%,<75%。

无效:腰围疗效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疗效指数≤25%。

3.3统计学方法

各中心资料汇总后,由统计学专业人员负责分析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并定期将数据输入进行数据统一统计校验。

3.4治疗结果

100例入组治疗后,其中6例脱失,2例中途退出。3.4.14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88.0%,治疗C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治疗B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治疗A组、治疗C组、对照组(P<0.01)。详见表2。

表2 4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4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4组治疗后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腰围、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B组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胰岛素、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优于治疗A组、治疗C组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4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3 4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治疗A组比较2)P<0.05;与治疗C组比较3)P<0.05;与对照组比较4)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TG(mmol/L) HDL(mmol/L) FPG(mmol/L) INS(pmol/L) WC(cm) HOMA2-IR治疗A组 26  治疗前 5.64±1.65 0.74±0.28 7.43±1.89 114.65±31.67 86.25±15.36 2.93±1.45 23  治疗后 4.41±1.581) 0.98±0.431) 6.41±1.451) 98.11±22.451) 77.21±15.211) 2.11±1.241)治疗B组 27  治疗前 5.72±1.45 0.73±0.24 7.35±1.82 113.65±32.64 84.25±16.47 2.94±1.14 25  治疗后 4.52±1.721) 1.24±0.351)2)3)4) 5.84±1.611) 76.34±23.341)2)3)4) 68.21±12.261)2)3)4)1.41±0.411)2)3)4)治疗C组 23  治疗前 5.77±1.92 0.76±0.25 7.55±1.74 13.22±33.88 86.21±12.58 2.84±1.08 21  治疗后 4.55±1.551) 0.94±0.321) 6.51±1.551) 95.81±24.12 79.24±14.21 2.52±1.47对照组 24  治疗前 5.58±1.62 0.75±0.23 7.63±1.81 114.45±30.54 86.67±14.25 2.96±1.31 23  治疗后 4.56±1.651) 0.92±0.321) 6.62±1.361) 99.15±29.71 82.21±13.14 2.58±1.15

4 讨论

隔药灸法干预胰岛素抵抗作用相似于西医药物治疗,但改善腹部肥胖及增敏胰岛素作用优于西医药物。

胰岛素抵抗是现代医学病名,属于中医学“湿阻”“消渴”等范畴,多与脾肾亏虚、痰湿血瘀有关,临床治疗多采用补泻兼施方法。灸疗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艾灸可以改善前期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4-7],干预脂质代谢,调节血浆内皮素[8],有效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率,清除自由基,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腹部肥胖有显著改善作用[9-14]。本次研究显示隔药灸干预胰岛素抵抗作用不差于西医药物治疗,在改善腹部肥胖及增敏胰岛素,以及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隔药灸法干预胰岛素抵抗作用存在最佳艾灸刺激量。灸量如没有得到控制易出现疗效下降、副反应等不良结果。量效关系是指定量地分析与阐明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研究治疗方法的量效关系有助于方法的量化与标准化。灸法是以艾灸作为刺激方式,以一定的施灸刺激量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施灸刺激量是由施灸数量、施灸时间二因素构成。研究最佳治疗刺激量(介于生理刺激量与病理刺激量之间)可以保证良性治疗作用同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本课题研究发现治疗B组(灸治30min)疗效最佳,疗效强度为治疗B组>治疗A组>治疗C组>对照组,隔药灸作用并未随着灸治时间延长而疗效增加,究其原因可能与艾灸时间延长,施灸刺激量增加,降低或破坏皮肤组织细胞与神经末梢的应答与信号传递功能,从而导致胰岛细胞亦或下丘脑-垂体-胰腺轴对胰岛素分泌及调节功能受限,继而出现疗效下降的现象。

针灸剂量标准化的研究有利于针灸临床应用与推广。针灸剂量是针灸临床应用不能回避的问题。不论是取穴的数量、留针时间、电针刺激强度、针刺手法的刺激强度,或是艾灸数量、艾灸时间、艾灸条尺寸等问题都是影响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个体化整体观的中医辨证方法与针灸标准化存在一定矛盾,亦存在同性。笔者认为中医“证”的研究与针灸标准化研究存在吻合点,开展针灸对“证”治疗方案的标准化或剂量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如针灸治疗痰湿证、血瘀证、宫寒证等方案的研究将有利于推动针灸事业的发展。

[1]M eigs JB.Epidem iology of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J].Curr Diab Rep,2003,3(1):73-79.

[2]尹朝霞,洪涛,蒋捷,等.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12(5):34 -36.

[3]陈雪佳,胡智海,王毅,等.针刺配合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2):34-35.

[4]王丽君.艾灸疗法结合脾胃调理治疗前期糖尿病20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08-109.

[5]阮志忠,黄志兰,董灿.定量温和灸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5,47(6):54-55.

[6]陈铁民,李继洲,徐娜.灸脐法对糖调节受损者空腹血糖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2,(4):845-846.

[7]张仁,冯晓江.灸法保健(五)灸降血糖[J].大众医学,2006,(2): 63.

[8]常小荣,严洁,岳增辉,等.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高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比值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2):22-23.

[9]Garcia-Vivas JM,Galaviz-Hernandez C,Becerril-Chavez F,et al.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withmoxibustion reduces the risk of diabetes in obese w omen[J].J Res M ed Sci,2014,19(7):610-616.

[10]王毅,胡智海,宋峥雨.隔蒜灸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6):22-23.

[11]付焕香,蔡少峰,赵玉娟.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43例[J].河南中医,2014,34(8):1599-1600.

[12]徐崟,蒙珊,吕计宝.穴位埋线结合雷火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症40例[J].四川中医,2014,32(8):150-152.

[13]赵琛,张旭萍,施茵.灸补脾胃之主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病32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16-1017.

[14]廖岩.针刺加熏脐灸治疗脾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1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2):19-20.

Dose-response Study on Partitioned Moxibustion in Intervening Insulin Resistance

HU Zhi-hai1,WANG Yi1,WANG Shuo-shuo1,WU Zheng2,JIN Xiao-xiao3,XU Jing-hua1,ZHANG Jing-jing1,BAIZhou-jun1,LU Qun1.1.Shanghai TCM-integrated Hospital,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0082,China;2.Shanghai Putuo District Changshou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hanghai200060,China;3.Shanghai Putuo DistrictChangf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hanghai200062, China

R246.1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2.0146

1005-0957(2016)02-0146-03

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2013143);上海市虹口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5ZDZK001)

胡智海(1975-),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Emai l:keyan zhenj iu@126.com

陆群(1972-),女,副主任医师,Emai l:zhh1708@shou.com

2015-06-30

猜你喜欢
药灸腰围艾灸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孙岚云基于补肾活血法针药灸并用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针刺联合隔药灸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隔药灸脐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