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看身柱穴特异性

2016-07-30 04:10李迎红李敏刘崴李强郭义李岩琪李晓梅周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株洲40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天津30093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腧穴督脉艾灸

李迎红,李敏,刘崴,李强,郭义,李岩琪,李晓梅,周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株洲 40;.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93)

·经络腧穴·

从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看身柱穴特异性

李迎红1,2,李敏1,刘崴2,李强1,郭义2,李岩琪2,李晓梅2,周丹2
(1.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株洲 412012;2.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作者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对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人体背部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行观察,发现健康人体身柱穴与其周围穴位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存在差异性,身柱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周围穴位大椎、神道、肺俞、心俞诸穴,从而提示身柱穴皮肤微循环血流旺盛,可能是身柱穴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建议临床治疗时多选用身柱穴。

穴,身柱;穴位特异性;激光散斑;血流灌注量

[Abstract]Theauthors used a laser speckle imaging system tomeasure dorsal skinm icricirculatory blood flow in 30 healthy adult volunteers and found a difference inmicricirculatory blood flow between point Shenzhu(GV12)and its surrounding acupoints in healthy human bodies.Skinmicricirculatory blood flow was larger at point Shenzhu than at its surrounding points Dazhui(GV14), Shendao(GV11),Feishu(BL13)and Xinshu(BL15),suggesting that large skinmicricirculatory blood flow atpoint Shenzhu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oint Shenzhu producing a goo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It is proposed that point Shenzhu should be often selecte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words]Point,Shenzhu(GV12);Acupointspecificity;Laserspeckle;Blood flow volume

《千金翼方》:“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身柱穴,顾名思义,身体之支柱也,属督脉经,为督脉之脉气所发。其穴位于背部后正中线上,两肩胛骨之间,第三胸椎棘突下,上承头颈部,通于脑髓,下接腰背部,穴下为胸腔肺脏所居之所,如同一个承上启下的支柱。身柱具有调理肺气、补益虚损、宁神益智之功,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如《素问·刺热论》:“三椎下间主胸中热。”《玉龙歌》:“忽然咳嗽腰背痛,身柱由来灸便轻。”《神农本草经》:“身柱治咳嗽可灸十四壮。”《针灸甲乙经》:“……瘛疭,身柱主之。”《乾坤生意》:“……身柱,治虚损五劳七伤之要穴。”现代文献报道中,身柱穴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及小儿保健,尤其在小儿保健中用得尤为广泛。《养生一言》提到“小儿每日灸身柱,可保无病”,在日本医学界身柱穴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日本针灸学者代田文志、砂田博士[1-2]认为艾灸身柱穴可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对体弱儿童及慢性肠胃病、哮喘等疾病做临床研究发现,以身柱穴为主进行艾灸,连续灸1个月效果显著,半年后不少患儿痊愈。由此说明艾灸身柱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身柱穴作为灸点?或者说身柱穴为何有此重要作用?身柱穴本身有何特异性?带着此疑问,笔者运用激光散斑技术,对健康人体身柱穴及穴周的部分腧穴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行动态监测,以期部分阐释其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2~25岁;女性体重45~55 kg,男性60~70 kg。全部受试者均是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本试验。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关于健康的10条标准;②血压、体温正常,一般检查无明显异常;③上背部监测区域无红肿结节、压痛;④排除皮肤过敏体质者。

1.3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1.4实验仪器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laser spek le imaging,瑞典Per imed公司生产)见图1,参数设置为,常规分辨率采样频率1帧/s;监测距离(18±1)cm;监测范围10 cm×8 cm,感兴趣区域为大椎、身柱、神道、肺俞(双侧)、心俞(双侧)穴区(以针刺点为圆心1 cm×1 cm的范围代表)。

图1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本研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试验步骤

2.1试验条件

监测时受试者暴露背部皮肤,保持清醒安静,保持实验室内温度恒定为25℃,相对湿度在(40~50)%之间,无明显空气对流,无阳光直射,无强红外辐射存在。

2.2取穴标号(见图2)

观测受试者背部穴位(穴位均以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为准)。①督脉腧穴包括大椎(1号)、身柱(3号)、神道(6号);②膀胱经第一侧线包括左肺俞(2号)、右肺俞(4号)、左心俞(5号)、右心俞(7号)。

图2 受试者观察区域

2.3试验过程

受试者安静俯卧10 min后标点,待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稳定后进行血流灌注量测试,将所标注区域同时进行动态检测,对受试者持续监测45 min。

3 结果与结论

3.1不同时间段上背部各腧穴的血流灌注量的分布

经检测发现不同时间段上背部身柱与其他各腧穴的血流灌注量的分布存在差异性,见表1及图3。

表1不同时间上背部各腧穴的皮肤血流灌注量(PU)比较(n=30)

图3 背部各腧穴血流灌注量变化时序图

生理状态下,背部各腧穴的血流灌注量在各时间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生理状态下背部各腧穴血流灌注量随时间无明显变化趋势。

生理状态下,身柱穴分别与大椎、左肺俞、右肺俞、左心俞、右心俞、神道进行两两比较,除与右肺俞比较P>0.05外,其余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身柱穴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大椎、左肺俞、左心俞、右心俞、神道(也高于右肺俞,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2背部各腧穴血流灌注量变化时序

由图3可看出,生理状态下背部各腧穴血流灌注量在不同时间段相对较平稳,身柱穴较其他诸穴血流灌注量高。

4 讨论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血流成像技术,激光散斑成像通过分析漫反射激光经过不同传播路径后造成的“模糊”相干散斑图像从而检测血流。当激光照射到皮肤表面时,来自运动着的红血球的散射光与来自其周围组织的散射光在接收平面相干叠加形成了散斑图样[3-4]。血液的流动使散斑图像随时间变化,本文通过记录皮肤散射形成的动态散斑,对背部相关腧穴皮肤血流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身柱穴的血流灌注量较督脉经大椎、陶道以及膀胱经肺俞、心俞均高,身柱穴局部血流旺盛。临床中,通过针刺或艾灸等作用于腧穴后,可直接或间接促进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通过血脉周流全身,从而使局部刺激所产生效应物质传递至更广的区域而起到放大效应[5-7]。本研究表明身柱穴血流丰富,给予同样强度的刺激,其放大作用可能更明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身柱穴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如《素问·骨空论》王冰注:“所以谓之督脉者,以其督领经脉之海也。”督脉经诸穴可通调人体之阳气,对全身阳经的气血起着统率、调节溢蓄之作用。而身柱穴为督脉出入之门户,在防治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者[8]对督脉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报告,检索与身柱穴相关文献54篇,总结出身柱穴临床具有安神、宣肺、镇痉、疏背理脊、健脾和胃、截疟等功效[9-15]。也有众多医家提倡小儿灸身柱穴可取到良好的保健作用[16-19]。但是,关于身柱穴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只有1983年陈演江等[20]对身柱穴作用机理开展研究,研究发现艾灸大白鼠身柱穴,使甩尾阈延长,说明艾灸身柱穴可能具有镇痛作用,并与肾上腺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激光散斑技术对生理状态下身柱穴及周围腧穴的血流灌注量进行观测,发现身柱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大,那么身柱穴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否与其有一定相关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因为腧穴发挥效应的影响因素很多,与穴区神经多、血管多、肥大细胞多、Ca2﹢多、能量代谢旺盛密切相关[21],腧穴血流灌注量可能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他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下一步研究可对临床病例治疗前后进行对照研究,以期进一步发掘规律、指导临床。

[1]代田文志.针灸临床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96-98.

[2]胡先明.艾灸法在儿童防病保健中的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5, 21(4):41-42.

[3]刘晨玮.基于激光散斑成像的小鼠脑出血后大脑皮层血流时空变化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4]刘迎,马世宁,叶声华.激光散斑法测量皮肤血流[J].量子电子学报,1991,8(1):24.

[5]李进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针灸推拿镇痛治疗效应的临床观察[J].药物与人,2014,27(11):120.

[6]张智芳,王海明.针刺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发作期36例即时效应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2):50-51.

[7]王新宇.电针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患者肠道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7,27(6):421-423.

[8]刘立公,顾杰,刘婕,等.古代文献中督脉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43-45.

[9]李慧璟,王誉燃,丁号旋,等.艾灸身柱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4,(5):483-486.

[10]李惠琴,祝惠荣.针刺加拔罐治疗外感咳嗽90例[J].陕西中医, 2013,(8):1050-1051.

[11]李智.身柱穴——增强抵抗力,不怕病菌侵袭[J].中华养生保健, 2014,(6):65.

[12]欧亚,宋边江,张彦成,等.身柱穴刺血拔罐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60例[J].新疆中医药,2007,25(5):51-52.

[13]李赟.陶道透身柱治疗睑腺炎120例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06,25(11):18-19.

[14]莫晓枫,金君梅.粗针身柱透灵台治疗寻常性痤疮4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5):4.

[15]龙娟,董洪涛.身柱穴经皮给药改善易患感冒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探讨[J].现代中医药,2004,(6):46-47.

[16]穆腊梅.小儿保健灸身柱[J].中华养生保健,2011,(1):50.

[17]陈浩.小儿身柱灸的保健作用[J].中国针灸,2003,23(6):38-39.

[18]王泽涛,袁宜勤,周君.谈谈保健灸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 (4):30-31.

[19]张振胜.艾灸法对儿童防病保健的作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3, 21(5):54-55.

[20]陈演江,尹作清,周立.艾灸“身柱”穴对大白鼠甩尾阈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1983,5(4):41-42.

[21]李迎红,李敏,郭义,等.从“穴感经传”看腧穴放大效应[J].中国针灸,2013,33(10):910-912.

Specificity of Point Shenzhu(GV12)Viewed from Skin M icricirculatory Blood Flow

LIYing-hong1,2,LIMin1,LIU Wei2,LI Qiang1,GUO Yi2,LI Yan-qi2,LI Xiao-mei2,ZHOU Dan2.1.Hu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uzhou 412012,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Experiment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R2-03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2.0199

1005-0957(2016)02-0199-0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0121011 0007)

李迎红(1978-),女,副教授,Emai l:lyhdoctor1127@163.com

郭义(196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05-20

猜你喜欢
腧穴督脉艾灸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