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采伐作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究

2016-07-31 21:27林超芳
花卉 2016年16期
关键词:林区树木林业

林超芳

(藤县林场服务公司 广西梧州 543000)

林业采伐作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究

林超芳

(藤县林场服务公司 广西梧州 543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环境质量与人类整个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木材相关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林业采伐量也不断增加,这对林区的土壤、水源、林业资源的更新以及林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以下本文主要就林业采伐作业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

林业采伐作业;环境保护;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林业采伐也从传统的体力劳动转化成了机械化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林业采伐工作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林区的经济效益。但是机械化作业相对于体力劳动来说,也对林区的环境产生了更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林业资源无法正常更新、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面对这一现状,以下本文主要就林业采伐作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以及对于环境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借鉴。

1 林业采伐作业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1.1 破坏林区土壤

现代化的林业采伐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人力采伐来说,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采伐过程中机械的使用量。而相对于人力采伐来说,机械采伐会使林区内的土地更大程度地受到移动和碾压,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中的有机质,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同时,土壤的容量和对机械所产生的阻力也会增加,这就使得土壤的孔隙度减少,从而导致其排水能力和透气性降低。这种状况下的土壤,如果遇到暴雨等很容易受到侵蚀,从而进一步引起水土流失。此外,在采伐作业过程中,机械很容易带走表面土壤,从而使得土壤产生扰动、温度升高等现象,使其对残留物的分解能力增强,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降水的话,土壤中分解有机物所得到的营养就会被迅速冲走,从而使得土壤中的养分降低,不利于栽培新的树木。另外,机械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得地表植被受到破坏,降水的过程中,如果土壤失去了地表植被的保护就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问题。

1.2 污染周边水源

现代化的机械采伐工作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油料废弃物、土木工程及采伐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等。如果林区对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随意放置,这些废弃物就会随着降水产生的水流流入附近的水源中去,从而导致水源中的沉积物增多、水源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生变化等情况,从而改变了水源的水质。另外,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中,对于该水源区域的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3 破坏林业资源的正常更新

现代化机械进行林业采伐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碾压,从而减少了土壤间的空隙,使得土壤的容量增加,吸水性和透气性降低。这种情况下,地表水不易下渗,矿物质和水接触的面积减少,不利于树木的根系对水和矿物质的吸收,造成其营养和水分不足,无法正常成长。另外,被机械碾压过的土壤,透气性能下降,不利于土壤内养分对于外界空气等物质的吸收,从而导致养分不能进行很好的活动、分解以及循环,不利于幼苗的生长,进而减慢了林业资源的正常更新速度,使得林区内生产力降低。同时在采伐作业中,由于机械作业的力度相对于人工来说比较大,在其砍伐的树木倒下的过程中,很容易对周围的树木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些保留树木的枝干被压,从而使得周围树木的树顶被折断,不利于周围树木良好的生长。另外,在林业采伐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体积往往比较大,如果树木相对较为密集的话,机械设备很容易会对周围的树木产生刮擦、拖压等现象,从而使得树木表皮受损,树木的免疫力降低,使其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影响树木下一代的更新。

1.4 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林区生态系统内所存在的所有的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整个林区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于林区树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代化的林业采伐方式下,采伐时间不断增加、采伐的强度也不断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林区内的生物群落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林区内生物的生态环境。一些物种失去了其适合的生存环境,就会死亡,从而使得林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1.5 导致水土流失

森林是人们重要的自然资源宝库,它具有保护土壤、调节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源等功能。森林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枯枝落叶、森林土壤、林冠的保护等来缓解水土流失状况。然而,现代化的采掘方式,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森林固有的有序的结构,使其部分功能丧失,从而产生水土流失的问题。具体体现为:一方面,采伐作业造成了森林树木的减少,进而导致了林冠的减少。森林中的土壤失去了林冠的保护,在阳光的照射下,土壤温度会不断增加,从而加快土壤内枯枝落叶的分解速度。另一方面,林冠的减少也会导致森林的挡雨能力下降,从而增加森林土壤表面的水流量,加剧水土流失问题。

图1

1.6 破坏森林景观

当前的林业采伐工作中,采伐人员出于林地的自然更新以及采伐地种源等问题的考虑,往往会采取间隔块状或者带状采伐的方式,也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导致了森林景观的破坏,降低了森林景观的观赏性。

2 对于林区内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提倡合理的采伐

森林环境与我们整个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要对其进行保护。采伐企业应该在不影响森林正常的资源更新、不破坏森林结构的前提下,对于森林中的树木进行采伐。一方面,采伐企业可以通过加大森林保护的宣传等方式,使采伐工人充分认识到森林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其进行合理的采伐。这样既满足了采伐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可以保护森林,是一种双赢的做法。

2.2 加强机械设备的改造力度

林区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体积过大、重量过大,从而产生土壤的过度碾压、保留树木的破坏等问题。面对这一问题,采掘企业应该大力加强对于机械设备改造的关注度以及其资金的投入力度等,使得采掘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相对较为灵活、体积相对较小、重量较轻,从而减少采掘过程中对幼苗、周围的树木、土壤结构等所产生的破坏,改善林区内的环境。另外,在采伐过程中,如果遇到岩石裸露、土层贫瘠以及坡度较大等情况的地段时,采伐企业要避免大规模的机械作业,而要采用一定的人力、畜力等进行采伐工作,避免由于很大程度地改变该地段的生态环境而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2.3 加强对于保留树木的保护

在现代化的采伐方式下,由于机械设备的体积过大等原因很容易对保留树木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不利于林区类林业资源正常的更新,所以采伐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于保留树木的保护力度。保护保留树木的措施主要包括:采用合适的采伐装备、定向伐木、合理配置集材道等。采伐企业应该加强对于采伐工人的技术培训,使其在采伐过程中能够更加小心,同时采伐企业应该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采伐工人的环保意识,从而达到保护保留树木的目的。此外,在进行采伐工作之前,采伐工人可以清除保留树木的藤本植物,同时应该严格控制采伐树木的倒地方向,尽量使其朝着空地倒去,从而为保留树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对于幼苗、幼树的伤害。

2.4 改进林区的清理措施

当前林区的清理措施很容易导致一定的环境问题,采伐企业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改进。采伐剩余物可以留在林区的土地上,但是采伐工人一定要注意,不能把采伐剩余物都堆积到一起,从而避免幼树、幼苗受到遮荫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对于采伐剩余物,采伐工人最好采用碎化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使其更快地进行腐化和分解,增加土壤中的养分,还可以避免其对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5 加强对于作业场地卫生以及林地恢复的重视力度

采伐作业的场地内,应该避免生活垃圾的残余,对于不可降解的废弃物必须要运送到林区周围的垃圾场,从而避免由于降水等原因,使得这些废弃物对于林区周围地区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采伐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到有毒有害的液体时,采伐人员必须要避免其泄漏,从而避免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此外,对于在采伐过程中受到破坏的土地,采伐企业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恢复。

3 小结

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也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上本文主要就林业采伐作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企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另外,在今后的采伐工作中,采伐企业也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引进新的技术和工艺,从而使得资源能够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王秀丽.林业采伐作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4(2):43~44.

[2]秦柏树.谈森林采伐作业的环境保护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5):39.

[3]李鹏源.林业采伐作业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资,2013(32):41~42.

S718

A

1005-7897(2016)08-0043-02

2016-3-23

林超芳(1978-),男,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林业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林区树木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树木之最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辨认树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