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应用浅析

2016-07-31 21:27王洪林
花卉 2016年16期
关键词:盘县营造树种

王洪林

(盘县羊场市布依族白族苗族乡林业站 贵州省盘县 553521)

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应用浅析

王洪林

(盘县羊场市布依族白族苗族乡林业站 贵州省盘县 55352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对绿化越来越重视,作为林业绿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林技术逐渐出现在林业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本文主要探讨了营造林技术,以及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和应用,最后指出营造林技术在实际应用和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营造林技术;退耕还林;推广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对绿化和林业资源越来越重视。加快造林绿化,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是构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良好的造林技术为更好的发挥林业生态效益和林业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1 营造林技术

营造林又被称为“打造绿色长城行动”,1979年,国家决定在受风沙危害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建设大规模的“带、片、网”三者相结合的防护林工程,以锁住风沙,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工程面积39亿亩,范围涉及到我国324个县等行政区。营造林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要先对种植地的地形、面积、气候、地质、土壤等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便于做整体的规划和管理;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易存活、生命力顽强的种植物;③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避免因运输不当造成种植苗大量死亡的情况发生;④科学合理种植,保证在生长季节、雨后种植,提高存活率。

2 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发展及各种资源开发深度和广度的加剧,全球范围内沙尘暴、地震、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作为大自然回馈频繁发生,整个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务院在1998年特大洪灾后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等政策措施。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推广应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1)按因地适宜、适地种树的原则选择树种。以贵州省盘县为例,由于地处丘陵,实行退耕还林工程时多以多选择杨树、桉树、白榆、山竹等林木种类,但这些树木是竹鼠、鼹鼠的主要食物,所以被鼹鼠啃食树种的死亡率较高(见表1),鼹鼠的繁衍也更加猖獗。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工作人员开始调整种植树种,补种刺槐等灌木林,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表1 退耕还林工程各种树木生长情况

(2)重视推广造林整地。作为营造林技术的重要环节,提前整地提高了整个退耕造林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坡地整修成水平沟,一方面增加了土壤的松软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土地中的含水量,减少了植物的养分消耗,起到保墒的作用。据调查,整过地的土地比未整之前土地水量提高了近一倍,达到16%。这样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树种的死亡率。

3 营造林技术在实际应用和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营造林技术在新时期推广应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①营造林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想到哪就施工到哪,工程内部也没有明确的发展层次,施工图简单标注,对实际操作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管理相当混乱。②设计图纸的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有些设计图纸制作精美,结构严谨,说服力极强但缺乏实用性。有些与实际情况脱节,有些区域标注模糊,不能确定具体位置,有些图示与实际操作相冲突,阻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③营造林用树苗来源不明确,全程缺少有力的监管,容易造成劣质苗和死苗掺杂其中,造成物力和人力的浪费。

4 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完善措施

(1)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在聘用营造林的设计相关人员时,要注重考核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保证每一位入职的人员都能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其他工作人员也要不断学习和加强培训,熟练掌握营造林相关的技术和设计。营造林技术中会种植一些珍贵优质的树种,这对整个工程的实施是非常有利的。工作人员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要把相关的设计和施工经过,做详细安全有效的记录,以指导、管理日后营造林技术的发展。

(2)加大壮苗培育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对树苗的培育是整个退耕还林和营造林工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培育出壮苗,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育苗方法主要是在苗圃中育苗,或苗木商品化育苗,这两种方法都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们都遵循就近选材、品质第一、结合当地特色的原则,避免了长途运输产生的损耗和盲目选种引起低成活率、土壤板结引起的根部腐烂等问题。

壮苗的培育还需注意两点:①通过检测和消毒保证树种的出芽率和健康存活率;②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气候特征,选定在合适的季节和天气下,种植或播种,施肥浇水等。据统计,某地采用容器育苗的方法,培育出1500万株的优质苗木,成活率保障在98%以上。这种方法也是壮苗培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相关人员的高度评价,为退耕还林工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重视封山育林技术

封山育林技术是退耕还林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技术以天然下种的方式恢复森林的覆盖面积,主要在荒山中应用甚广。它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效果和成本优势。一般来说,封山育林要先找到一块符合标准要求的土地,这块土地既不能太过平整还要有可以栽种的树苗。

在选好土地之后,再采取封山育林的方法,这时可以根据人类活动情况选择全封或半封的方式,如果人迹罕至,地形险要,可以采用全封的方式,如果是牧民或居民居住的附近,人类不时还要进山活动,就采取半封的方式。此外,还有在培育混合林的工程中,采用的一种轮封方式。无论采用哪种封山方法,都要重视,依据树种的培育特点和技术的实际操作来确定封山年限的问题。

最后,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母树和幼苗进行分别编号和记录归档,不时检查,时时监控,做好后期人工培育工作和相关设施的配置工作。

(4)推广应用水土保持技术

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的目标有很大的一致性,都是为了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资源发展的平衡。所以水土保持技术是退耕还林工程中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和补充。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采取相对应的切实有效的技术,优先保护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有坡度和海拔较高的地区,实施技术的时候按由大到小的次序;适当对正培育的林地封山;对现在正生长的林地,实施禁采令,尽可能的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5)推广应用树种造林技术

有关部门对某县的造林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实验,他们首先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把造林工程分成了15个类型,并分别编号。每一个造林类型都要有自己一套严格合理合规的造林规范,明确要求造林技术、树种选择、后期培育等标准。在选择树种时,应考虑那些易生长、成活率高、生长期快、群众喜欢种植的品种,特别是一些优秀树种的混交苗种。在造林的同时,施用人工挖穴或深穴低埋的方法,能更好的实现退耕还林的效果。

5 结语

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改善恶化的环境问题,党中央和政府大力呼吁和倡导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活动,合理高效的营造林技术不仅为退耕还林效果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希望。

[1]何日广,黄 燕.浅谈林业营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2010(12):252~254.

[2]李威.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4(23):11.

[3]吴晓风.新时期自然森林的营造林技术分析[J].绿色科技,2015(11):137~138.

S721

A

1005-7897(2016)08-0065-02

2016-4-11

猜你喜欢
盘县营造树种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任弼时与盘县会议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盘县关工委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