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思考

2016-07-31 21:27肖建华
花卉 2016年16期
关键词:树花菌种菌丝

肖建华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口林业站)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思考

肖建华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口林业站)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对生物植被的研究逐渐深入。灰树花作为代表性的生物菌种不仅起着生态研究的作用,还可以满足食用和医用的需要,为了保证灰树花的可持续生长繁殖和人们生活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培养和栽培。本文通过多种实验的方法简单的介绍了灰树花的培养特性,对灰树花液体菌种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灰树花;培养特性;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灰树花也是贝叶多孔菌、莲花菇、舞茸等别称,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形成药物成分,但是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生长较好,所以我国很多地方不存在灰树花这一物种;其次灰树花主要在中温型的环境中生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的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就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培养和栽培。目前我国对灰树花的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液体菌种的栽培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在自我实验探索的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然后结合我国的环境和灰树花的培养特性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使其对灰树花的培养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其繁殖生长。

1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

1.1 实验材料

①PDAA培养基:选择去皮的马铃薯201g,琼脂21g、葡萄糖21g,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一般来说需要1000mL的水。②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和培养基所需的马铃薯、琼脂、葡萄糖以及水的含量没有的差异,在选择上可以采用同样的量,但是需要增加适当的蛋白胨和磷酸二氢钾,一般来说需要增加5g的蛋白胨和5g的磷酸二氢钾即可。③MEA培养基:选取12.6g的麦芽糖、20g琼脂、然后加入1000mL左右的水。④马铃薯综合培养基:采用综合的方法时需要的马铃薯和琼脂都相对较多,同时也需要增加适量的硫酸镁和维生素B1等相应物质[1]。

进行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选择:①选取5%左右的玉米粉、2%左右的葡萄糖以及0.2%的蛋白胨,增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形成一个玉米粉、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并且保证pH值在6~7之间,保证其酸碱性适中。②将玉米粉调整为马铃薯,其他成分含量相同,形成一个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③将玉米粉改为麦麸,增加米糠,其他成分极其相应含量不变,形成的麦麸、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其酸碱性不变,pH值在6~7之间,呈现稳定的状态。④将葡萄糖换为蔗糖,仍然使用玉米粉,但是玉米粉的含量需要适当减少,调整到1%即可,增加2%的蔗糖和3%的酵母膏,将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成分适当降低[2]。⑤直接采用酵母膏,形成一个酵母膏、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时葡萄糖含量降低,增加酵母膏成分,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成分也随之降低。

1.2 研究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采用实验的方法对灰树花的培养特性进行分析。①用一定直径大小的打孔器窃取质地相同、数量相等的灰树花菌块,然后将这些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好的灰树花菌块在上述中的PDA、马铃薯半组和以及MEA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工作,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一般会进行三次接种;②将培养箱放置于中温型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定期对灰树花菌块的特性进行观察分析,包括灰树花的生长速度、菌落的颜色形态以及周围区域的结构变化等宏观特性和新生菌丝体、气生菌丝体的类型和分割情况,担子和无性孢子的的生长结构和特点等微观特性,通过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更好的了解灰树花的特性,为液体菌种的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3]。

通常对三方面进行检测,包括酚氧化酶检测、不同环境的检测以及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酚氧化酶检测研究方法主要是将一定量的愈创木酚的乙醇溶液滴在菌落的边缘,如果检测区域出现变化,呈现红色状态,就说明菌落中有酚氧化酶的存在,如果检测区域无明显变化,酚氧化酶存在的可能性较小;不同温度的检测,通过将接种后的灰树花菌块放置于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培养,观察菌丝的生长颜色、形态等生长情况,然后观察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pH值的研究需要采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将pH值进行不同酸碱度的设置,然后将接种后的菌落放置中温的环境下,用不同的pH值进行调试,对菌落的生长半径进行观察分析。

2 灰树花液体菌种的栽培技术

2.1 一级种培养基的筛选

根据材料PDA、马铃薯半组合、马铃薯综合培养基选择培养试管斜面的一级种,观察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速度和生长趋势的影响;然后将性质相同数量相等的灰树花菌块在试管斜面的中心分别进行接种工作,放置中温型的环境下重复试验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菌落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从而选择适合一级种生长的培养基[4~5]。

2.2 二级液体菌落培养基的选择

上文中提到五种二级液体菌落培养基,将这些培养基注入100mL的三角瓶中,培养基的注入量一般低于三角瓶的容量;然后将PDA培养基上的菌落放入液体培养基中,将其封好后放置在中温型的环境中对菌丝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根据菌丝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菌落培养基,从而促进菌落的生长。

2.3 三级种栽培袋的制作与培养

栽培袋为菌落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般分为拌料、装袋、高压灭菌、接种和培养这六个步骤。首先要对栽培袋进行高压灭菌工作,然后将液体菌种导入已经灭菌的栽培袋中,将栽培袋封好,放入避光适温的环境中,在保证培养箱湿度、温度适合的前提下进行培养,对菌丝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6]。

3 实验结果

3.1 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分别对菌落和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进行观察。菌落特性表现为生长速度没有达到快速的标准,呈中速平稳的状态;生长新区均匀,没有出现散落稀疏的状况,有些气体菌丝升高的浓密性较好能够延伸到生长区的边缘;菌落的颜色呈现白色状态,初期为毛绒状,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后逐渐转变呈现毡状,而且愈创木酚在检测后呈现红色,说明菌落中含有酚氧化酶。菌丝的特征表现为菌丝的形态、间隔情况等,通过实验发现生长新区的菌丝呈现透明状态,而且大部分为简单分隔状;后壁的纤维菌丝与新生区相比,菌丝宽、分支少,气生菌丝和新生区菌丝状态差异性很小,这些不同的菌丝和不同的环境呈现的状态也不相同[7]。

3.2 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培养实验,发现在5℃以下菌丝不生长,在中温环境下生长速度较快,生长半径较大,如果温度过高菌丝的生长又会呈现下滑趋势,详情见图1。

图1 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

3.3 不同pH值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将 pH 分为不同的等级,为 4、5、6、7、8、9 这六个等级,然后进行不同等级菌落的培养,发现pH值在4~5之间时菌丝的生长呈上升趋势,在5~6之间生长情况最好,菌丝生长半径最大,超过5后呈现下滑趋势,详情见图2。

图2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灰树花的培养特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的栽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灰树花成活和生长的需要,为了提高灰树花的成活率好生长繁殖速度,需要完善栽培技术,液体菌种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大量的菌丝,在栽培过程中能够不仅能够缩短生长周期,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灰树花的生长质量,所以液体菌种栽培技术的应用也就成为了必然选择。笔者提出,灰树花的培养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呈现不同的特性,本文通过多种培养基的实验体现了灰树花的宏观和微观特性,从而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适合灰树花生长的培养基;液体菌种栽培技术对于灰树花的培养和栽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分析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

[1]王玉,李政,郝利民,等.培养基优化提高灰树花菌丝体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1,19(4):190~191.

[2]汪维云,吴梧桐.灰树花深层培养的生长动力学与计算机模拟[J].生物数学学报,2002,17(4):494~498.

[3]杜巍,华泽钊.灰树花的深层培养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2):231~234.

[4]刘伟民,徐立平,郭春梅,等.灰树花在米糠培养基上固态发酵产多糖研究[J].食品科学,2010,31(23):238~242.

[5]李磊,王卫国,郭家瑞,等.几株灰树花菌株液态发酵产多糖性能的比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71~75.

[6]灰树花的医疗保健作用和人工栽培[J].江苏农业科学,2009,27(5):175~177.

[7]律凤霞.灰树花一级菌及栽培菌种培养基的筛选优化[J].北方园艺,2010,18(7):167~168.

S567.3

A

1005-7897(2016)08-0091-02

2016-4-9

肖建华(1964-),男,汉族,江苏人,助理工程师,中专,从事营林生产林改管理护林防火等工作。

猜你喜欢
树花菌种菌丝
感恩生活,给生命一树花开——读《花田半亩》有感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送你一树花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陌上花开文学社:播撒文学之种,静待一树花开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不同菌种发酵黄豆酱的氨基酸态氮的研究
灰树花中锌的存在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