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薄膜超疏水改性研究

2016-08-01 06:11陈早沈志妹管自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溶胶形貌薄膜

陈早 沈志妹 管自生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10009)



PET薄膜超疏水改性研究

陈早 沈志妹 管自生*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10009)

摘要:以正硅酸乙酯(TEOS)、乙醇、氨水为原料合成SiO2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涂膜工艺,在经空气等离子体改性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上制备SiO2涂层,最后利用全氟癸基三氯硅烷(FAS)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形成透明超疏水表面。研究了提拉速度对膜层疏水性和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提拉速度2.0 mm/s镀SiO2涂层时,经修饰后样品对水的接触角高达168°,且透过率在可见光范围内最高也可达到86%。超疏水薄膜在中性及微酸性条件下有着较好的稳定性,浸泡10 d表面接触角仍大于150°。经过多种耐磨测试,薄膜的接触角有所下降但仍大于120°。

关键词:超疏水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溶胶-凝胶

水对固体表面的接触角是表面润湿性的重要衡量标准,通常将水接触角大于150°而滚动角小于10°的表面称为超疏水表面。超疏水表面具有超疏水、自清洁、防污、减阻等特性,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巨大潜在的应用前景[1-2]。在透明基底上构造出超疏水表面,对玻璃仪器、太阳能电池板、医疗设备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3]。但多数研究都是以耐高温的玻璃片为基底,很少以透明聚合物为基底制备超疏水表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塑料膜,具有透明、耐化学腐蚀及强韧性等优异性能,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若能赋予其超疏水自清洁性,将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报道了一种在常温下,在经空气等离子改性的PET薄膜上,制备出具有透明性和稳定性的超疏水薄膜。该方法不仅具有操作较简单,可重复性强,周期短,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还适用于各种柔性薄膜基底,为以后在透明聚合物上制备透明超疏水表面提供了重要思路。

1试验部分

1.1试剂与仪器

正硅酸乙酯(TEOS),分析纯,国药集团;无水乙醇,分析纯,无锡亚盛化工;氨水(质量分数25%~28%),分析纯;盐酸,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厂;去离子水,自制;正己烷,分析纯,上海试四赫维化工;全氟癸基三氯硅烷(FAS),分析纯,北京依诺凯科技有限公司;PET薄膜(250 mm×150 mm),深圳有机电子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处理仪,CTP-2000K,南京苏曼电子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器,HGH101-1,南京实验仪器厂;提拉涂膜机、手套箱(800 mm×500 mm×600 mm),自制;磁力加热搅拌器,HJ-4A,常州国华电器;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H5200DB,昆山仪器公司;超纯水机,UP-3L,南京前沿仪器设备公司。

1.2透明超疏水薄膜的制备

以TEOS、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原料,以氨水(0.24 mol/L)为催化剂。取乙醇21.62 g分为两份(等质量),一份与8.11 g TEOS混合,室温下磁力搅拌30 min配成A溶液;另一份与5.30 g去离子水及0.50 g氨水混合配成B溶液。当A溶液搅拌30 min后继续搅拌,同时将B溶液缓慢滴加到A溶液中,然后密封,室温下再搅拌2 h,搅拌完成后,室温陈化4 d,得到SiO2溶胶。以正己烷为溶剂配制质量分数为1% FAS修饰剂。

将PET薄膜剪成50 mm×20 mm矩形小块。再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 min,去除表面可能存在的油渍及脏物,随后用离子水洗涤,然后在70 ℃烘干2 h备用。再将备用的薄膜,在空气的气氛下,对膜以200 W功率等离子体处理60 s。采用浸渍提拉法镀膜方式,将经等离子体改性过的PET薄膜在SiO2溶胶中提拉镀膜。提拉速度分别设定为0.5,2.0,5.0 mm/s,提拉后的样品在70 ℃的烘箱中加热2 h。最后,再将PET薄膜放在FAS的修饰剂中进行液相修饰30 min,取出在80 ℃下烘干6 h,即得到透明超疏水PET薄膜。

1.3 样品的表征和测试

使用UV-360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上海棱光Shimadzu)对薄膜的透过率进行测定。薄膜的表面形貌由Hitachi S-48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表征,水滴与薄膜之间的接触角用JC2000C型接触角测量仪(上海中晨Powereach®)测量。

通过手指摁压、胶带粘附、用剪刀划擦3种方式来探讨透明超疏水PET薄膜的耐磨性能。具体测试操作:1) 利用大拇指对透明超疏水PET薄膜的同一区域进行20次摁压;2)用胶带粘附在PET表面,随后用力撕开,来回5次;3)采用划格法用剪刀以直角网格图形切割薄膜,来回20次。

2结果与讨论

2.1薄膜的形貌分析

图1是制备透明超疏水PET薄膜不同时期的表面形貌。

图1  改性的PET薄膜不同时期表面形貌

图1(a)所示为在等离子处理的条件下,PET表面出现了大量无定向性的沟槽网络状结构。当以2.0 mm/s的速度经SiO2溶胶提拉过后,被改性的PET表面被一层均匀SiO2颗粒覆盖了,如图1(b)所示。图1(c)~(d)显示的是经FAS修饰后在不同放大倍率下PET薄膜的表面形貌。可以看到修饰后表面有少量的大颗粒存在,其余形貌几乎没变化。

2.2提拉速度对薄膜疏水性和透明性的影响

由于浸渍提拉速度增加,膜层非均匀效应也逐渐增大。所以采用相对较低的提拉速度。图2是经不同速度提拉PET薄膜的透过率变化。

图2 不同提拉速度下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从图2可以看出,PET薄膜的本征透过率在可见光范围内最高达到88%,当设定提拉速度分别为0.5 mm/s和5.0 mm/s时,样品透过率在400~550 nm波段内较未改性PET薄膜透过率降低。但当提拉速度设定为2.0 mm/s时,在波段400~550 nm,呈现出增透现象,最大透光率高达90%,在550~700 nm透过率曲线几乎与未改性PET薄膜透过率曲线重合,这表明薄膜透过率并非随提拉速度成线性关系,可能是当2.0 mm/s提拉时,薄膜的厚度接近400~550 nm波长的四分之一[4],所以有较好的增透效应。

图3所示的是提拉速度为2.0 mm/s制备的薄膜样品修饰前后吸收光谱的曲线。

图3 镀膜后PET薄膜修饰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可见光范围内,修饰后的样品透光率最高可达86%,较修饰前平均下降了约4%。经SEM[图1(c)]观察到,修饰后的样品表面存在少量的大颗粒物质。这些大颗粒的存在是导致PET薄膜透过率下降的原因。

图4分别为不同提拉速度制备的SiO2涂层修饰前和修饰后润湿性的情况。由于SiO2薄膜表面存在大量的─OH,所以未经修饰的涂层呈现亲水性,且不同提拉速度制备的SiO2薄膜表面浸润性相似,如图4(a)所示,其接触角仅为21°。经FAS修饰后的样品浸润性都由亲水表面转变为超疏水表面,如图4(b)~(d)所示,它们分别是0.5,2.0和5.0 mm/s提拉制备的薄膜样品,修饰后的接触角分别能达到150°,168°,167°,滚动角分别为12°,2°,5°。综上所述,当以速度2.0 mm/s为条件镀SiO2涂层时,所得到PET薄膜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超疏水性。

图4 不同速度提拉SiO2溶胶后薄膜样品的接触角

2.3透明超疏水PET薄膜稳定性和耐磨性能

图5所示的是超疏水PET薄膜在不同pH值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表面接触角变化曲线。

图5 pH值对PET薄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由图5可知,在中性和微酸性水溶液中,薄膜涂层至少能稳定10 d,接触角仍大于150°;在强酸或微碱性水溶液中,涂层稳定性稍有下降,经浸泡10 d后,接触角下降到140°左右。在强碱性水溶液中,涂层则不稳定,接触角很快下降到110°,主要是由于NaOH溶液与表面颗粒反应,破坏了其表面的结构。

为了测试透明超疏水PET薄膜的耐磨性能,采用了手指摁压、胶带粘附、用剪刀划擦3种方式来考察透明超疏水PET薄膜的耐磨性能,如图6所示。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测试方法下,PET薄膜表面的涂层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了接触角的下降。但接触角依旧保持120°以上使PET薄膜仍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表明透明超疏水PET薄膜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图6 透明超疏水PET薄膜的耐磨性能测试

3结论

a)采用浸渍提拉涂膜工艺,在经等离子改性的PET薄膜上制备SiO2涂层,并利用FAS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形成了透明性好、结合力强和稳定性高的超疏水PET薄膜。

b)当以速度2.0 mm/s为条件镀SiO2涂层时,薄膜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疏水性,修饰后样品对水的接触角高达168°且滚动角为2°,透光率在可见光范围内最高可达到86%。

c)透明超疏水PET薄膜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能。在中性及微酸性条件下,浸泡10 d表面接触角仍大于150°。对样品经多种耐磨测试后发现,薄膜的接触角有所下降但仍大于120°。

参考文献

[1]FENG X J, JIANG L. Design and creation of superwetting/antiwetting surfaces[J]. Advanced Materials, 2006, 18(23):3063-3078.

[2]XUE C H, JIA S T, ZHANG J, et al. Large-area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 overview[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0,11(3).22-33.

[3]王薇. 耐磨透明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工艺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 2014,53(5):719-725.

[4]PRAKASH SS, BRINKER CJ, HURD AJ. Silica aerogel films at ambient-pressure[J].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1995,190(3):264-275.

收稿日期:2015-12-03;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03-22。

作者简介:陈早(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表面功能材料。E-mail: www555cz@njtech.edu.cn。 *通信联系人,E-mail:zsguan@njtech.edu.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07108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DOI:10.3969/j.issn.1004-3055.2016.03.004

Study on Superhydrophobic Modification of PET Film

Chen Zao Shen Zhimei Guan Zisheng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Jingsu,210009)

Abstract:Tetraethoxysilane(TEOS), ethanol and aqueous ammonia were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s to prepare silica sol-gel solution. The air plasma treat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film was dip-coated to get a thin silica film and then the modification by perfluorodecyltrichlorosilane (FAS) was followed to prepare the transparent and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The effects of dip-coating speed on the hydrophobicity and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film were studied. When the silica film was dip-coated at the speed of 2.0 mm/s,the modified sample was provided with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WCA) up to 168° and a highest transmittance of 86% in the visible range. In addition, the superhydrophobic film was stable as its WCA keeping more than 150° for at least 10 days in neutral and slightly acidic solution.Meanwhile,the WCA of the sample only slightly decreased even after various adhesive resistance tests,which was still more than 120°.

Key words:superhydrophobic;transparen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m; sol-gel

猜你喜欢
溶胶形貌薄膜
浅谈氧化铝溶胶制备中溶胶黏度的变化
溶胶-凝胶法制备氮化硅陶瓷微球
球形三氧化钼还原产物形貌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f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PBAT/PLA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EHA/PE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透性能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研究进展
集成成像同名像点三维形貌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