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昆,写温柔的科幻小说

2016-08-01 21:10卢楚函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三体科幻

卢楚函

刘宇昆,美国华裔科幻作家,1976年出生于兰州,11岁移居美国。曾凭借短篇小说《手中纸,心中爱》获得世界幻想文学大奖“星云奖”和“雨果奖”,也是《三体》第一、三部的译者。在国内出版的作品有《思维的形状》《杀敌算法》等。

因为小学五年级就去了美国,刘宇昆现在的中文说得并不利索,虽是母语,反而像门新学的外语。但他极少中英文混杂。“我的中文写作现在仍是小学五年级的水平,但在理解和鉴赏中文方面,还是不错的。”

在美国,刘宇昆是软件工程师、律师,业余写英文科幻小说。他的作品获得过“星云奖”和“雨果奖”,在科幻文学界,这两个奖项的地位不亚于科学界的诺贝尔和电影界的奥斯卡。但刘宇昆为国人所熟知,却是因为他的翻译——把国内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第一部引介到国外。这是中国第一部被译成英文的长篇科幻小说,也让西方第一次对中国科幻界刮目相看。

“喜欢西方的开放,也喜欢东方的亲情”

刘慈欣曾评价刘宇昆的作品是“科学幻想和中华文化的完美融合”,毕竟,他的身上交融着中西两种文化和思维,“在中国、美国分别生活的经历,让我比较擅长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我喜欢西方文化的开放、理性、自由,也喜欢中国文化的亲情、温暖、历史继承。”

孩提时的刘宇昆,在兰州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则在美国读书学习。自小,刘宇昆就显示出了对故事的喜爱和天赋,经常是“自己编故事,然后配上插图,给爷爷奶奶看”。他至今记得自己构想的火箭飞机,可以依靠巨大弹簧的力量,沿着抛物线轨迹从兰州弹跳着飞向北京。“那时也没有要当科学家的梦想,就只能说自己从小还算是有想象力吧”,刘宇昆谦虚地说道。

被父母接到美国后,小小年纪的刘宇昆体味到了生活的苦闷,“语言不通,很想家,想回爷爷奶奶那儿去”。为了排遣异国他乡的孤独感,他开始与书籍为伴。回想起来,他认为这对自己的写作很有帮助,“要想成为一个好作者需要海量阅读,直到能够无意识地复现优秀的写作模式,类似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997年,刘宇昆考入哈佛大学,基于对写作的热爱,他选择了英美文学专业。同时,他还选修了自己擅长的计算机类课程,因为“可以构建虚拟机,运行出一个真实的世界,最终解决实际的难题”。

在学校里,刘宇昆模仿马尔克斯的风格写了一个故事,发表在校内刊物《哈佛主张》上,那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发表作品。

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刘宇昆依靠计算机特长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写作则是在业余时间进行。“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成为职业作家,在美国,大部分作家还是先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在业余时间写东西,否则很难养家。”

软件工程师的压力很大,终日埋头写程序,难有自己的时间。工作了一段日子后,刘宇昆觉得这样下去没意思,于是又上了哈佛法学院,并成了一名专攻高科技专利案件的诉讼顾问,“就是在涉及高科技知识的案件里,我被雇来为律师和法官解释那些计算机、程序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我做的工作既和法律有关,也与编程序有关”。这份工作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继续他所热爱的小说创作。

文学、计算机、法律等生命中经历过的元素,为刘宇昆此后的作品添了几许更为丰富的色彩。

“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对我更有影响力”

2009年4月,国内杂志《科幻世界》刊登了刘宇昆的两篇文章:《爱的算法》《单比特错误》,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国内发表。其中,《爱的算法》讲述一位失去孩子、有严重抑郁症的年轻母亲,情感无所寄托,把玩具娃娃当作自己的孩子。刘宇昆说,正是对计算机算法的思考,让他写出了这部小说。“我编过很多程序,有时总是忍不住想,人类的情感与爱,是否也不过是大脑黑盒里的算法而已?”

科幻作家陈楸帆评价刘宇昆:“总能用细腻文字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为作品赋予宗教般悲悯的光芒。”他虽然一直接受西方教育,本人又擅长计算机,但并不喜欢把笔墨花费在冷硬的技术上。在他的作品里,对情感和人性的探讨一定凌驾在科幻内核之上。“因为科幻小说最后还是小说,小说讲来讲去总是要讲人的故事,所以人性还是很重要的。说白了,所谓科幻小说,不过是用科幻这种方法来探讨人性,科幻不过是一种比喻。”

刘宇昆的代表作《手中纸,心中爱》最能体现他“人性大于科幻”的创作理念。故事讲了一个美国二代移民与母亲的文化冲突:母亲是一位从香港嫁到美国的传统女性,有一门很奇幻的手艺——折纸,凡是叠出的小动物都能活蹦乱跳,她也借此和儿子沟通感情。可儿子渐渐叛逆起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使得母子之间渐行渐远。后来,母亲孤独地去世,给儿子留下一封信,令儿子陷入悔恨与羞愧中,并真正理解了中国人深沉的爱。小说发表后,刘宇昆收到了许多美国年轻华裔读者的反馈,说“在这个故事中找到了自己”。

正是这种隐藏在科幻世界背后的情感元素,打动了科幻迷们。2012年,《手中纸,心中爱》捧回“星云奖”和“雨果奖”,让刘宇昆成为第一位出生在中国的世界科幻小说双料奖得主。

与许多科幻作家动辄憧憬外星文明不同,刘宇昆更愿意接地气,“喜欢探讨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刘宇昆以气候变化举例:“现在很多美国人都在想这个问题,因为在加州附近,干旱已经持续了10多年,对农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长期下去,对美国经济和生活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这就是美国的忧虑,就像中国人焦虑雾霾一样。”

他也会关注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最可怕的就是人工智能。如果说它比人类更聪明,那人类就没什么用处了,地球会变成机器人的世界。当然,人工智能最终并不一定比人类聪明,但只要聪明到一个程度,就可以替代人做很多工作,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明显的是就业……”

女儿出生后,刘宇昆更不愿意去琢磨那种几百年后的事情,“我比较实惠一点,孩子小,我天天想来想去的就是她们怎么长大,怎么保护她们,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对我来说更加有影响力”。每天早上,他都会为孩子做早饭,上班时间专注于本职工作,下班后陪孩子们玩捉迷藏、抓鬼,写作时间则放在从郊区家中到单位的通勤火车上。在摇摇晃晃的旅途中,刘宇昆完成了自己写作生涯里大部分的短篇小说。

好的科幻小说必须“软硬兼施”

在自己的创作之外,刘宇昆用“翻译”来沟通中西科幻。目前,他正在进行着《三体》第三部的翻译工作。“刘慈欣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是一本大尺度的幻想小说。比如,他构造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外星文明,发明了一台超级计算机,还做了很多对基础物理学的有趣猜测。他提出了宏大的问题,并且尝试去回答这些问题。他认真描写了科幻中的‘科,还描写了不少技术细节,很多对科学、工程感兴趣的中国粉丝非常喜欢这个。而对外国读者来说,《三体》是中国本土原汁原味的小说,西方科幻里没有这种味道。”

之前,刘宇昆已经将陈楸帆、夏笳等国内作家的科幻小说翻译成英文,并发表在欧美主流科幻媒体上。日本作家立原透耶曾说:“在世界范围,我们不如中国科幻有影响力,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刘宇昆。”

把西方作品介绍给中国,这个工作从清末持续至今。把中国当代作品介绍给西方,却始终不多见,更不要说是与大众较远的科幻作品了。刘宇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选择翻译作品的标准很简单,“首先是自己喜欢的,因为翻译这种事情太累,自己都看不下去怎么翻译。此外,如果国内科幻小说里表达的情感或视角,在英美作品中看不到,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会更加有意义。”

在刘宇昆看来,最好的科幻小说要有一种力量,“能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世界”,所以,这种小说必须是“软硬兼施”的,既有科学的严谨,也有内在流露的情感。

当前,国内科幻作品市场虽有《三体》等备受好评的作品,但依然难掩科幻文学小众、创作者稀少的窘境。刘宇昆对《环球人物》记者说:“美国科幻文学市场既有多样的平台,也有不同的文体和素材,可以写得很硬或很软,也可以探讨社会的各种问题,中国则比较单一一些。毕竟,科幻在中国的历史不是很长,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但从现在来看,我对国内科幻文学的创作是很乐观的。”

对刘宇昆而言,无论西方还是中国,科幻文学的意义在于:“让你能够把人类作为整体来想象,怎么样处理现实问题,怎么样处理人类终极问题。”

猜你喜欢
三体科幻
在科幻的天空自由翱翔
怎样写科幻故事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刘慈欣《三体》将由亚马逊投资拍摄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与21三体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三体联动”构建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功能衔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