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和香古琴 传统文化新传人茶、琴、香,古代淑女们必学的技艺又重回我们的视线!

2016-08-01 21:20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古琴茶艺桃子

相对于浮躁而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有人选择随波逐流,而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传承传统,这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就像是逆水行舟。本期专题采访了三个不同领域的美女,她们年龄相仿,职业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她们都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身体力行地传承着,并且她们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回归传统,此乃当下最潮流、最时尚!

陈荟怡与世无争 香气自来

很难想象,面前的这个女孩曾经是个媒体人,在电视台工作了近十年。她说话很慢,语调平和,穿着也很朴素。她说这是在她学习香道接触香之后的转变。大概是在两年前,因为工作的调动,她从南方来到了北京工作,开始喜欢上这里。“更多喜欢的是这里的文化氛围”,就这样留在了北京。慢慢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接触中医,与香结缘也是源于跟前著名媒体人、现正安医馆的创办人梁冬而起。

“第一次,与香接触,是在梁冬那儿,他跟朋友在聊天,说让我帮他做一个香篆,我当时完全不懂什么是香篆,他就告诉我,怎么把香粉放在模具里弄均匀,怎么提起来。”完全没有学过的她,就按着梁冬说的细心地做,竟然做成了。“当时看梁冬的表情,也有点儿小小的吃惊——竟然做到了。”后来,过生日,她的朋友又莫名其妙地送了她一个香炉。陈荟怡说,这一切似乎都说明她跟香有缘分。真正结缘是后来正安学院组织一些全国巡回的讲座,需要她帮忙做些工作,当时有推拿、有茶道,还有关于中国传统香文化的一个班次。大概是因为之前的两次与香的缘分,她当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关于香的班次。

也正是这次看似不经意的选择,让她认识了国内著名香文化的研究学者傅京亮老师。之后的一段日子,她陪同老师走了全国很多地方讲学,这也使她真正有机会开始了解香文化。“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几乎无处不留下了缕缕馨香的身影。无论是在生活中行走坐卧,还是日常起居时刻都会有香相伴。焚烧的香、熏衣的香、吃的喝的香、佩挂的香、建筑的香、保健养生的香、防病治病的香,林林总总,蔚为壮观。”也正是随着对香文化了解的深入,陈荟怡从被吸引到喜爱。

“以前做的工作都是那种快节奏的,人很难静下来,接触了香之后,发现它真是个好东西,可以修身养性,可以让人的心静下来平和下来去品味生活。”后来,她索性离开了媒体彻底转行,专心跟傅老师学习香文化、传播香文化。她认定了这是她以后人生要走的路。

陈荟怡说,我国的传统香,到汉代已经达到了礼法完备的境地,从组方到采药、炮制,从合香到品香都蕴含着一种“和道”之美。

也正是如此,现在对香感兴趣的年轻人很多,二三十岁的女孩子尤其多。她们愿意静下心去学习香道,也愿意去细心品味这个传统文化的精粹。喜欢香,本就是人的天性,尤其是一些喜欢安静,愿意追寻一份宁静的人更是为此着迷——“香跟西方的香水的区别是,香水很直接,给人的香气是扑面而来的,把心性往外引;而香则不同,纯天然的香会收敛心性,正所谓好香不夺性。”

“前几天遇到了以前的同事,他说我变化很大,甚至说跟以前完全不一样。”陈荟怡说接触香这一年,她自己最明显的感觉是身体上的变化,“以前手脚永远是冰凉的,现在即使是冬天也是温暖的。”她说,香对身体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见效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对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现在的她每天早晚一炉香。精神上放松了,心情也就平和了。“不会急躁,欲望相对少了很多。现在看到一样特别喜欢的东西,不会说一定要拥有它。比如买衣服啊奢侈品之类的。以前并不这样。自己品完香,自己会有感受,修身养性。”

和香,简单地理解就是用多味香药合成的香,一个“和”字就蕴含了古人无限的深意。

也有朋友对她不理解,放弃了打拼多年的事业,很多人都向往的工作。“这么悠久的历史,这么好的文化,总是需要年轻人去传承去传播。接触香这一年,我自己有很大的改变,我也看到很多人因为接触了香之后的改变,大家的心态都平和了,生活也越来越健康。我有一个朋友,之前在IT行业,做销售十几年,接触传统文化之后,学习品香,生活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以前就是抽烟喝酒,现在是喝茶品香。”

现在的陈荟怡工作并不比以前轻松,积极地帮老师筹划一些学习班的课程,积极地去传播中国传统香学文化知识。家人很支持她的,她享受着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愿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传统文化。“傅老师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四弃香丸,就是用四种废弃的东西,甘蔗渣、苹果核、梨皮、桃核做出来的香丸。生活中没有用的几个东西,和合起来就又有了全新的感觉。”她说,这也让她懂得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细心地品味生活中细微的很多美好。

桃子 在沸腾的社会中安然自得

“泡茶的时候,要全身放松,去欣赏茶具。烧水的过程是让心收回来,水,注入茶,发出清脆的响声,会让人觉得很奇妙,细嫩的茶叶,不怕开水泡,多美妙。让人沉浸其中,安住当下。”

就像她的名字“桃子”一样,她来自福建的青山秀水。桃子从小就是在茶山长大的,家里专营茉莉花茶。说起自己的童年,其实和同龄人不同,大都是在茶厂度过的。大学毕业后,桃子并没有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到父亲开的茶叶店帮忙卖茶。一次,父亲的一个朋友无意对桃子的父亲说起,你做了这么多年的茶,怎么不让女儿学学茶艺啊,多好。原本对茶叶并不排斥的桃子,顺从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改变了桃子后来的生活。2001年,桃子便去亚运村的碧露轩茶馆学习茶艺,慢慢开始接触到更多的茶。或许是因为与生俱来的天赋或许是从小在茶山长大的缘故,桃子学习得很快,悟性也强。在2002年~2003年间,她创造了一套自己的茶艺表演。“开始学的时候,单纯觉得女孩子学习茶艺,动作很漂亮,可后来我发现,传统的茶艺只停留在形式上,泡出来的茶并不好喝”,她希望自己表演出来的茶艺又能体现茶艺的魅力又能泡出好喝的茶。“最擅长的自然就是茉莉花茶,父亲让当地茶农做了一个纯手工的茉莉花茶,三个嫩芽扎一起,像蝴蝶结一样,非常美”,桃子自创了一套蝴蝶结的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是《梁祝》。她说在这套茶艺中融入了她与父亲之间的父女之情。

桃子说,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就是为茶而生的。2003年之后,她开始在朝阳艺校的茶艺班教授茶艺课程。学校的课程并不忙,上课也就是一星期两次。空下来的时间,她就去茶馆给服务生做专门的茶艺培训。渐渐地,邀请她做茶艺培训的越来越多,从2005年开始,她开始到江苏、江西、天津、长春等地给茶馆做培训,甚至又回到了当年自己最初学习茶艺的碧露轩去给那里的服务生做培训。她觉得这里是一个好的缘起。

从开始学习茶艺到最后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茶艺培训师,桃子说自己的内心也经历过很大的变化。“刚开始学茶的时候,因为自创了一套蝴蝶结茶艺,有些自得,觉得自己很棒。”2004年,她去江苏的一个茶农家里,清晨五六点就起床跟茶农一起去采茶,跟他们一起吃饭,看他们专心剪剔,用心摘茶。桃子说,当她拿摄像机对着茶农炒茶的时候,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突然眼眶湿润。“几乎每一个普通的茶农对茶,都是如此地全身心投入。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觉得自己不过刚刚入门而已,有什么好炫耀骄傲的。”从那之后,桃子变得低调,开始沉淀,遇到问题更愿意先反思自己。

200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员跟她学习茶艺,桃子发现,很多学员都是社会上各个行业的精英,需要我去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去顺应他们的习性。”桃子说,她不断反思自己,“因为我们不能驾驭任何人,要顺从。就像是与茶相处一样,要先认识茶性,顺应茶性”。与人也是一样,在与社会班的学员相处之中,桃子说更多的是让她学会怎么做人,怎么与人相处。而这也是茶给她带来的感悟。

“好多人不懂茶道,以为是日本的。其实,中日的茶道是源与流的关系。茶艺是从寺院里流传出来的。古时,去寺院的人很多,寺院都是在山青水秀的地方,师父会给香客一杯茶。客人慢慢就把这种礼仪带出来了。”桃子说,这几年她有很明显的体会,更多的人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感兴趣,传统的东西在复兴,大家愿意去传承属于自己老祖宗的好东西。

桃子说小时候自己是个很外向的人,是个爬树掏鸟窝的丫头。这些年学习茶艺后,性格也随着茶而改变了很多。慢慢变收敛,喜欢安静。“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去喧闹的地方,闲暇的时候读读佛经,弹弹古琴。最近买了很多蒋勋的书,读他的书,也会让人的心静下来。”桃子的生活很简单,结交的朋友也大都是茶艺爱好者。看上去生活似乎单一了些,可她说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安然自得。

“ 茶,一片小小的生命,开始入口会有些苦,最后带给你的回甘,会出甜。生活中也是如此,教会人平和心态看生活。”

现在的桃子,也开了属于自己的茶馆。每年都要去两次江南的茶区亲自采茶。她对自己当下的生活非常满意。“很多朋友很羡慕我,说我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还做成了事业。我也觉得自己很幸福,也珍惜这份福。”

“虞山吴派”古琴传人

习琴二十二年

“人太躁,是弹不了琴的。原来的人都是要净身、焚香才能弹琴的。弹琴要心静,听的人也要心静。”

弹了二十二年古琴的樊娜,总是会被人问到类似的问题: “古琴是什么?古琴是古筝吗?”跟所有科班音乐学院出来的学生一样,樊娜从小学习古琴,考音乐学院,直到读完硕士毕业,一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但古琴对大众来说似乎依旧是一个小众的乐器。

每每被人问到,她都会和声细语地跟人解释:其实,古琴的“古”字是后面加的,它本就叫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那句“琴棋书画”的那个琴;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里弹的那个琴;《红楼梦》里林黛玉弹的琴;三国诸葛亮弹的琴,都是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古琴。

更多的时候,她是有些感到难过,三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么美的声音,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今天大家并不熟知。但她依旧在坚持,而且力所能及地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朋友。“有时候会送一盘CD,跟朋友说开车的时候可以听听,路上堵车听听能静心;睡觉前也可以听一听,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听一听,你会发现它的魅力。”

9岁开始学琴的樊娜,老家在青岛,听从家长的安排,误打误撞地学起了古琴。为了让她学琴,樊娜全家来到北京。“白天上课,晚上回来就练琴,写作业。”她用几个字就概括了自己的小学时期。十几岁的孩子,每天至少要练上两三个小时的琴,每天练琴的时候,几乎都是妈妈在一旁陪伴。樊娜笑着说,这种陪伴其实就是一种监督。性格乖巧懂事的她,知道为了让她考学,全家都付出很多,在北京租房。考音乐学院,成了她唯一的出路。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她考上了音乐学院的附中。大学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之后又读了中国音乐学院的研究生。

“我读书那会儿,古琴也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当时也就是两三年会招一个学生。”也是因为冷门,硕士毕业的她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刚毕业那会儿,说不失落是假的。练了这么多年的琴,离开校园,没有工作单位需要我一个弹古琴的。” 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稳定的收入。说到这里,樊娜轻叹了口气说,但古琴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可能割舍。幸好,自己对物质生活也没有过高的要求,还是愿意坚持与古琴为伴。

平日里樊娜在一家琴馆教授古琴课程,她说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琴并喜欢上古琴,作为业余爱好,有不少人到琴馆学习。“有的是想充实下业余生活,有的是真的热爱。”樊娜的学生中,北大的学生不少,还有的家长喜欢古琴,也带着孩子来学习。

“事实上,真的没有大家想象那么难,有一定乐理的基础就可以。”可能是因为外观的缘故,古琴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有些神秘感。“其实,古琴也很美,它能让人静下来,但因为发出的声音很小,并不是随处可以听到的乐器,总会让人有些距离感。”

在樊娜的学生中,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特别热爱古琴。“老人家‘文革之前就喜欢古琴,一直没有机会学习,现在跟我过来学琴,非常认真,让我最感动的是,她自己收藏了很多关于古琴方面的书籍,还复印了很多古书给我看。”“很多人觉得学习古琴的门槛很高,觉得那是圣人弹的,其实,好的音乐都是能打动人心的。”

今年夏天,在有300年历史的正乙祠古戏楼,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琴首次亮相表演。成为全国首个有古琴驻场表演的舞台。30岁的樊娜作为表演者,感慨万千。“首场演出,台下座无虚席,甚至有外国朋友来听,通过这个平台,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古琴,懂得欣赏古琴了。”

采访拍摄当天,北京一直下着雨,无论是在室外拍摄,还是在室内采访,她的言谈举止始终不急不缓。她说:“人太躁,是弹不了琴的。原来的人都是要净身、焚香才能弹琴的。弹琴要心静,听的人也要心静。” 这大概就是她二十多年弹琴的修养。

猜你喜欢
古琴茶艺桃子
茶艺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桃子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桃子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