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课后,脱花盲

2016-08-01 00:03李悦
大学生 2016年14期
关键词:罗汉松悬铃木梧桐

李悦

坐落在武汉市洪山区小小桂子山上的就是我的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早在入学之前就听说学校绿化面积特别大,是个不折不扣的植物王国,当时心里还暗暗忧虑,怕那是个荒无人烟的穷乡僻壤,后来才发现它是座静立在闹市区的绿色园林:东区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北区有横跨两条马路的樟树林和桃李园,南门附近生长着大片水杉林,中部则分布着牡丹园、梅园、玉兰园等风景点。在这里生活久了,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植物,就连在宿舍里也养起了可爱的多肉,我开始渴望了解这些形形色色的植株,想知道它们的名字,熟悉它们的习性。

“蓄意”走进奇妙课堂

每月一次的素质课选课开始了,我早已觊觎一门生科院开设的课程——桂子山常见植物鉴赏。这是一门选课基本靠抢的热门课,我早就看到有同学在网上晒出上课图片:摆满桌子的花花草草,轻松愉快的上课氛围以及校园里我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的美丽花朵。我早早守在电脑前,只为拼手速选上这节趣味横生的课。幸运的是,这次我终于打败全校那么多的竞争者,成为了这门课学生中的六十分之一!

揭开“飞絮”神秘面纱

时值春季,老师问我们:“这些天走在校园里都有没有戴口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举了手并且叫苦连连,埋怨校园大面积的法国梧桐让人全身痒痒。就在这时,老师打断了我们的话,说要纠正我们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从身后的袋子里拿出了一条长有两个毛球的树枝,告诉我们这是黄色飞絮的罪魁祸首,但它不是法国梧桐,而是英国梧桐!

因为它总是有两个果球长在一起,所以学名叫做二球悬铃木,至于我们口中的法国梧桐也是悬铃木的一种,但称三球悬铃木。这时候有人发出疑问:那么“梧桐更兼细雨”这句词里的梧桐指的是法国梧桐还是英国梧桐呢?老师笑着摇摇头说:“这两种都不是,词里指的是中国梧桐。”听到这我们都傻眼了,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梧桐可怎么分辨清楚啊!

老师在大屏幕上放上了两张图片,说中国梧桐跟悬铃木还是很好区分的。中国梧桐的树干没有悬铃木粗且呈青绿色,会开花结出的果实可以食用。悬铃木树干较粗,树皮呈灰绿色,结出的毛球看似为果实为花,不可食用。接着老师又问我们喜不喜欢悬铃木,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一方面苦于飞絮带来的不便,一方面又享受着高大枝干带来的夏日荫凉,确实让人又爱又恨。老师笑了笑补充说:“其实很多地方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这些飞絮,比如修剪、撒药等,但这给树木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严重时甚至导致树木生长不良,腐烂空洞。”最后我们一同进行了总结:悬铃木庞大的身躯可以为我们遮阳挡雨,还能吸附有毒气体和噪音,实在是城市环境的杰出贡献者,所以我们对它应该多一份包容与感恩。

“跋涉”完成趣味作业

不同于其他课堂的答题或者论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件新奇有趣的任务——找到校园里两棵不同的罗汉松,并与其合影,然后将照片发到老师邮箱。上完了一周的最后一节课后,我拉上室友漫步校园一起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我特意百度了罗汉松的图片和基本信息,一路边走边对照着图片。学校里的各色松树很多,可罗汉松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看看手机上的图片,感觉罗汉松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它不同于其他松树,不是针状叶片而是狭长的有肉叶片,而且树冠呈广卵形,不应该太难找啊。心里正思索着,室友拍了拍我,手指着远方那颗树,脸上露出神秘微笑。我定睛一看,那棵树跟我手机上的图片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树木都不是特别高,都有狭长的叶片和崎岖不平的树干。我们兴奋地跑过去要跟它合影时才发现了树干上挂着的牌子,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红豆杉”!这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白白让我们兴奋了那么久。我们心里疑惑,这两种树怎么这么相似,到底该怎样区分呢?

我和室友不约而同地在手机上搜索两种树木的图片,观察其形态特征。网上介绍罗汉松的叶片比红豆杉更长更宽更大也更厚,红豆杉叶片长约2~3厘米,宽2~3毫米,而罗汉松叶片则长5~10厘米,宽5毫米以上。同时,叶片背面也有较大区别,罗汉松叶片背面有白粉状物质呈灰绿色,红豆杉叶片背面有两条宽黄绿色的气孔带。

得知这些明显区别后,我们忙仔细观察眼前这棵红豆杉的叶片,果然同网上所说相符。这下总算是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所寻之树精确的形态特征,我们更有信心地继续寻树之旅。眼睛飞快地扫过那些高大的落叶阔叶树木,略过针状叶的雪松马尾松,跳过那些矮小的灌木丛,终于在数学统计学院门前找到了那株渴求已久的罗汉松,摆好姿势来了张美美的合影。

有了经验接下来更加顺利了,化学院附近的一棵罗汉松也成功地被我收进了相册。后面的几周里,我们还陆陆续续地收到了与校园红叶树合照,分别与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合照的作业。流连于树丛,完成这种有趣的作业成为了我每周的乐趣所在,上下课路上我习惯了观察身边的植物包括它们的外形和挂牌,周末更是有大把时间投入其中,或是在金黄色的炫目阳光下或是在蒙蒙细雨中,我只身一人漫步校园,与其说是完成作业不如说是与植物进行一场完美约会。

邂逅桃梅樱

我们学校的近邻武汉大学以漂亮的樱花招徕了络绎不绝的旅客,作为樱花的爱慕者,我每年都要跑去武大看个够,可上了这门课,我才惊奇地得知我们学校也有樱花!

课上老师用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三种植物和花朵——桃花、梅花和樱花,接着问我们哪一个是樱花。课堂上大多是女生,当然都喜欢花花草草,想必也懂那么一点,争先恐后地回答起来。凭借两年看樱花、拍樱花的经验,我也自信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只见老师微微一笑,摆摆手说:“全班六十个同学回答正确的不超过十个。”当然我也不在那些知识分子中间。怀着惊讶与好奇的心情,我们迎来了本次的课堂主题:识别桃梅樱。

梅花是比较容易区分的,首先它开花较早,在寒冬绽放。老师放出梅花的图片,我们注意到梅花绽放时没有绿叶相随,树枝上只有成簇的花朵,这是它最鲜明的标志。接着区分桃花和樱花,它们的开花时间较为接近且颜色相似,很难区分。老师将桃花花朵放大给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桃花基本是贴枝生长的,没有花柄,而樱花则有长长的花梗。从树皮颜色看,桃花的树皮呈暗红褐色而樱花树皮呈灰褐色。最重要的一点是樱花的花瓣前端都有个小小的缺口。这样一来,这些看似相同的花儿真的变得容易区分了。

老师进一步介绍,我们学校的樱花主要分布在博雅广场南侧,多为两个品种:大叶早樱和日本晚樱。从名字上就可以得知两种不同樱花开花时节的早晚:大叶早樱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开放,日本晚樱要接近四月中旬才开放。区分这两种樱花还有一种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颜色和花瓣:大叶早樱多为白色,花瓣只有一层,通常有五个;日本晚樱花朵多呈粉色且花瓣多层。教室里充满了唏嘘声、顿悟声和记笔记的沙沙声。

听完了这些讲解再看看之前老师放出来的图片,答案简直是一目了然了!想起自己之前跑去博雅广场拍照,自以为是去看桃花了就觉得好好笑,没文化可真可怕。就在那个周末,我拉上一帮同学跑去博雅广场看花了,原来她们也都是爱花的“文盲”,我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一一讲给了她们听,她们一个个简直听呆了,感叹我是个百科全书,我笑出了声,说自己也只是近期在课堂刚学到的。

自打上了这门课,我发现自己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我爱上了观察植物,爱上了漫步校园,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抱怨桂子山上太多的植物在夏日里带来的惹人烦恼的蚊子,爱上在一个夏日午后或是秋日黄昏静静地走在校园里,走在桂子山中,去俯身看看那些绿色生灵,嗅嗅自然清香,用心感受桂子山上多彩蓬勃植物的美丽。

猜你喜欢
罗汉松悬铃木梧桐
罗汉松
悬铃木树
悬铃木树
观赏罗汉松的修剪技巧及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梧桐花开
罗汉松扦插育苗技术试验
梧桐深处凤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