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抗菌药物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成本-效果分析

2016-08-03 09:57林梅玉黄显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6年5期
关键词:哌拉巴坦西林

林梅玉黄显

(1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老年医院教学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350001)

三种抗菌药物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成本-效果分析

林梅玉1黄显2

(1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老年医院教学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350001)

目的:比较三种抗菌药物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方法:回顾性查阅某医院2013年1月 -2014年6月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例150例,分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A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组(B组)、美罗培南组(C组),用成本-效果法分析三组治疗方案的经济性。结果:A组、B组、C组成本分别是6 558.43元,6 092.08元,12 052.36元,有效率分别是69.81%,69.81%,81.82%,成本-效果比分别是93.95,87.27,147.30。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三种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规手段的最经济方案。

成本-效果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罗培南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目前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种类,全球范围内HAP的发病率为0.5%~ 5.0%,中国HAP总体发病率为2.33%[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罗培南对常见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均有良好的疗效,是经验性治疗HAP常用的抗菌药物。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药品费用在合理用药评价体系中所占的份量不容忽视,国际上已将药物经济学与药品质量、安全性、疗效并列为药物评价的四大原则。本研究调查了治疗HAP常用的三种抗菌药物,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某医院2013年1月 -2014年6月符合HAP的病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病原学检查均符合HAP诊断标准,使用所调查的抗菌药物 48小时前未用过其他抗菌药物,或曾用过其他抗菌药物但仍有明显的感染指征者,无严重肝、肾功能疾患。排除入住ICU的患者、使用所调查的抗菌药物时间小于48小时者、同时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同时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真菌感染者。

1.2治疗方案

A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8h;B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8h;C组:美罗培南1.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8h。三组患者除抗菌药物治疗外,其他治疗均一致,如化痰、止咳、平喘、退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1.3疗效评价项目

1.3.1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依据《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非微生物学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临床疗效,按临床治愈、临床改善、临床无效3级评定。临床治愈、临床改善合计为有效。①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均已消失或完全恢复正常,且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非微生物学指标均已恢复正常;②临床改善:仍可观察到一些临床症状或体征,或仍存在一些非微生物学指标的异常,但这些情况是生理状态下存在的,或仅提示感染后状态或基础疾病,而不是提示活跃的感染;③临床无效:症状、体征持续或不完全消失或恶化,或者出现了这一疾病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和/或使用了其他的针对这一疾病的抗菌治疗措施。对于症状、体征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需要改变治疗或增加治疗方案的患者视为无效。

1.3.2细菌学疗效评价标准依据《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中的细菌学疗效评价标准,按病原菌清除、假定清除、未清除、假定未清除、部分清除、替换、再感染、定植进行评定。本研究仅观察到清除、未清除、再感染三种情况。清除:治疗后来自原感染部位的标本未培养出原感染的病原体。未清除:治疗后来自原感染部位的标本中仍然培养出原感染的病原体。再感染:治疗后来自原感染部位的标本中培养出新的病原体。以细菌清除率作为效果的衡量指标。

1.3.3安全性评价标准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进行详细记录,进行关联性评价。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分为与用药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6级评定。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记为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符合条件的患者150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疗程、病情严重程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B组总有效率均为 69.81%,C组总有效率均为81.82%,A组、B组与 C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861,P=0.172),详见表2。

表2  三种抗菌药物治疗老年人HAP疗效比较

2.3三组细菌学疗效比较

A组、B组、C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41.18%,58.33%,42.11%,无统计学差异(χ2=1.010,P= 0.603)。

2.4不良反应分析

A组中出现1例菌群失调、1例背部大面积皮下淤血,经治疗后不影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8%;B组、C组未记录到不良反应发生。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3.710,P=0.156)。

2.5成本-效果分析

2.5.1成本的确定成本是指实施预防、诊断或治疗项目所消耗的资源或所付出的代价。本研究只计算直接医疗成本,所有费用均以福建省2013年12月份的收费标准和药品零售价计算。经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A组、B组总成本无统计学差异(χ2=1.147,P=0.284);A组、C组总成本有统计学差异(χ2=46.456,P< 0.001);B组、C组总成本有统计学差异(χ2=37.139,P<0.001)。三组治疗方案的成本详见表3。

2.5.2成本-效果分析用于评价不同卫生保健干预措施的成本和效果,从而判断各种干预措施优劣的一种经济学分析方法,目的在于平衡成本和效果,在两者之间找一个最佳点。采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或每一货币单位所产生的效果来表示(C/E)。如果方案增加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需要进行增量分析。增量成本-效果分析(ΔC/ΔE)是以最低成本为参照,其他方案与之对比而得。由表4可以看出,B组的成本-效果最低。

表3 三种抗菌药物治疗老年人HAP成本比较 (元)

表4  三种抗菌药物治疗老年人HAP成本-效果分析

2.5.3敏感度分析用来评价改变假设或一定范围内的估计值是否会影响结果或结论的稳定性。本研究中关键是有效率和成本,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有效率会发生改变,医疗体制改革后,各种费用会发生变化,采用单因素单纯法和多因素单纯法进行敏感度分析。

2.5.3.1单因素单纯法在其他因素固定的基础上,改变单一因素,观察对结果的影响。假设成本不变,有效率提高15%,或有效率下降10%,研究结果变动见表5。

2.5.3.2多因素单纯法同时改变一个以上因素,观察对结果的影响。①假设有效率不变,药物成本下降15%,同时其他成本1上涨10%、其他成本2下降10%,研究结果变动见表6;②假设药物成本下降15%、其他成本1上涨10%、其他成本2下降10%,同时有效率提高15%或有效率下降10%,研究结果变动见表7。

表5  三种抗菌药物治疗老年人HAP敏感度分析(有效率改变)

表7  三种抗菌药物治疗老年人HAP敏感度分析(成本和有效率都改变)

3讨论

本研究从患者和第三方补偿机构的角度,探讨治疗HAP效果佳而费用低的方案。应考虑直接医疗成本、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成本。由于研究对象为退休患者,故只考虑某种治疗方案所消耗的医疗资源,如药费、治疗费、护理费、材料费、检查费等直接医疗成本,不考虑病人因寻求医疗服务而直接消耗的医疗资源以外的资源,如交通费、食宿费、营养食品费等直接非医疗成本,忽略由于疾病、伤残或死亡造成的患者和其家庭的劳动时间及生产率损失的间接成本。

三种抗菌药物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3.95,87.27,147.30,与报道的不同[2-4]。B组总成本最低,C组与B组比较,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需多花 496.28元;A组和 B组有效率相同,故A组与B组不做增量成本-效果分析,B组较A组经济。各种敏感度分析结果得出,C组与B组比较,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大约需多花300~600元,均大于B组的成本-效果比,所以B组为三组治疗方案的最经济方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美罗培南比较,获得一个单位效果所节约的成本分别为6.68元,60.03元。按HAP发病率约为2.33%[1]估算,每年若有一万个人住院,则有233个人患HAP,让这些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较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美罗培南可分别节约成本约为15万元,139万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政府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

4结论

三种抗菌药物细菌学疗效、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钠为最经济方案,故哌拉西林钠-他唑巴钠为本研究中三种治疗HAP常规手段的最佳方案。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61-1766.

[2]殷莉.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4):546-547.

[3]周新,万欢英,朱惠莉,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8(1):20-23.

[4]肖红丽,曹邦伟,荷欢,等.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4):264-269.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ree Kind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for Treatment of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Lin Meiyu1,Huang Xian2(1 Fujian Provincial Geriatric Hospital,Fujian Fuzhou 350003,China;2 Dept.of Pharmacy,Union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350001)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hree kind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Methods:A retrospectiv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150 cases of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repor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4 in a hospital.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cefoperazone-sulbactam (A),piperacillin-tazobactam (B)and meropenem (C)groups,and subjected to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e economy.Results:The costs in groups A,B and C were¥6 558.43,¥6 092.08 and¥12 052.36,while the effectiveness rates were 69.81%,69.81%and 81.82%and the cost-effectiveness ratios were 93.95,87. 27 and 147.30,respectively.Conclusion:Of the three schemes,the treatment with piperacillin-tazobactam was the most economic for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Cefoperazone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Meropenem

10.3969/j.issn.1672-5433.2016.05.011

林梅玉,女,硕士。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E-mail:360666736@qq.com黄显,男,硕士。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通讯作者E-mail:huang.xian@163.com

2015-11-25)

猜你喜欢
哌拉巴坦西林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浅谈他唑巴坦的合成工艺创新
哌拉西林杂质及其制备方法研究
题西林壁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买糕德~女子37岁生38娃 10个女儿28个儿子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发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