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科研活跃度和学术地位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影响

2016-08-03 09:12汤超颖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博士生导师学术

袁  康  王  颖  缪  园  汤超颖

导师科研活跃度和学术地位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影响

袁康王颖缪园汤超颖

对中国科学院大学23161名博士研究生以及4574名导师的实证研究表明,导师年龄和担任行政职务情况对学生科研绩效有显著影响,导师主持国家级项目数量、项目经费和近年来学术成果与博士生科研绩效显著相关,导师学术地位显著影响学生科研绩效,百人计划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学生科研绩效质量更高。研究结果证明了导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有关键作用,导师的科研活跃度和学术地位对学生的科研绩效有重要影响。

导师;科研活跃度;学术地位;博士生教育;科研绩效

在博士生教育中,导师作为一个有经验和学识的人,为博士生提供咨询,提升他们的技能和专业程度[1],是帮助其获得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一、导师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影响

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导师自身素养和指导行为对研究生科研绩效的重要性[2,3],科研活跃度和学术地位是导师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水平的两个重要方面。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杰出的导师,能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到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对博士生的科研成果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1.科研活跃度

导师自身应是一位活跃的研究者,榜样作用能够激发学生追随相似路径的渴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重要的研究技能。科研活跃度体现在导师近期发表学术成果的情况和科研项目研究情况。Hogan提出博士生与积极、活跃的导师一起从事科研活动,则该博士生将发表更多的学术论文[4]。有研究者认为精力充沛的导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和帮助博士生,进而有利于博士生得到更多的科研训练,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表现出较高的科研绩效[5]。还有研究者认为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业绩、导师的科研支撑条件(包括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对研究生指导效果均有一定影响[6]。Prpic探讨了承担或参与重要科研项目、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的机会对年轻学者科研产出的作用[7];有学者认为研究生参与导师研究课题对于培养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导师指导下承担部分科研工作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效果更为明显[8]。还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来自社会产业的经费资助对科研产出有显著影响[9]。

2.学术地位

学术地位是表征科研人员研究能力的指标之一。导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排名对其自身的科研产出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博士生的科研活动和科研产出[10]。有研究者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样本,通过对物理和化学专业136位已毕业博士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影响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因素,导师的学术地位、学术经验和指导精力对科研绩效均有显著影响[11]。另有研究者发现导师的学术地位和受资助情况影响学生的科研绩效[12]。

因此,导师的科研活跃度和学术地位对博士生的科研绩效有一定影响,但鲜有大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以23161名博士生、4574名博士生导师为样本,分析导师的人口学因素、学术地位、科研活跃度对学生科研绩效的影响。但因博士生的某些人口学因素也可能对科研绩效产生影响[13-15],研究对博士生的人口学因素进行控制后考察导师因素对学生科研绩效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样本来源

样本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2006年~2012年入学的23161名博士研究生以及相应4574名博士生导师,样本学生均为已毕业状态。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京内外115个研究所为教育基础和延伸,拥有以院系和研究所师资组成的导师队伍,本研究中所涉学科主要为理科和工科。

2.变量测量

研究提取了学生的人口学变量、攻读方式、培养类型、学科、科研绩效、学位课平均分、获得总学分、论文受资助来源;导师的人口学变量、职称、行政职务、专家身份、发表论文成果、主持国家级项目数量、省部级项目数量、项目经费总额。博士生科研绩效用在学期间被SCI和E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影响因子之和进行衡量。其中,博士生导师的学术地位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职称、专家身份。导师的学术活跃度用六个指标衡量:以学生毕业时间前推五年为节点,导师发表的中文论文数量(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英文论文数量(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主持的国家级项目数量,主持的省部级项目数量,主持的项目经费总额,学生学位论文的受资助来源。

三、数据分析

1.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1、表3可见,男生数量约为女生的两倍,多数学生为汉族;硕-博连读生数量远远超出普通招考学生数量,约占60%;超过90%的学生为非定向培养,理学和工学的学生比例超过95%,60%以上学生的学科为理学,人文社科博士生样本量较小。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金支持的学位论文比例约为38%,受到“973计划”或“863计划”项目基金支持的学位论文比例约为29%;学生入学时的平均年龄为26岁左右,平均学习时长为3.57年,平均发表SCI论文篇数为1.84篇,SCI论文影响因子之和为4.2,发表中文核心期刊篇数平均为0.5篇,学位课平均分为80.77,平均获得总学分10.25分,入学时导师平均年龄约为47岁。

关于导师情况(见表2、表3),多数博士生导师为男性,比例近90%;研究员(教授)在导师队伍中占大多数;36.5%的导师肩负行政职务,超过整体导师数量的三分之一;院士的比例为6.5%,长江学者比例为0.3%,“千人计划”人才的比例约为0.9%,“百人计划”人才的比例约为20.3%,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比例为12.2%。导师发表的中文论文的篇数平均为1.79篇,英文论文10篇,主持国家级项目数量1.67项,主持项目经费总额平均约为2347万元。

表1  学生变量描述性统计1

2.相关性分析

对连续变量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见表4),学生入学年龄与科研绩效呈显著负相关(r=-0.104,p<0.01),学习时长与科研绩效呈显著负相关(r=-0.061,p<0.01)。学生的学位课平均分和获得总学分与科研绩效呈显著正相关(r=0.049,p<0.01)。导师年龄与科研绩效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025,p<0.01)。导师的英文论文篇数与学生科研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22,p<0.01),中文论文数量显著负相关。科研项目情况方面,导师主持的国家级项目数量与学生的科研绩效呈显著正相关,主持项目的经费总额与科研绩效显著负相关。

表2  导师变量描述性统计1

3.回归分析

以博士生科研绩效为因变量,以学生年龄、民族、性别、学科、攻读方式、培养方式、学习时长、学业成绩为控制变量,以导师年龄、导师性别、导师职称、担任行政职务情况、导师专家身份、导师学术成果、论文受资助来源、导师主持项目数量和金额为自变量,预测导师的人口学因素、学术地位、科研活跃度对学生科研绩效的影响。

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见表5),学生的入学年龄和学习时长对科研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学生的性别、民族、是否为硕博连读、是否为定向培养对科研绩效均无显著预测作用;获得总学分对科研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入学时导师年龄显著负向预测科研绩效,导师年龄越大科研绩效越低。担任行政职务的导师对科研绩效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导师学术地位对博士生科研绩效有显著影响,其中,“百人计划”人才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导师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导师的科研活跃度对学生科研绩效有显著影响:导师发表英文论文篇数对学生(英文)论文影响因子有显著正向影响,导师发表中文论文篇数对学生(英文)论文影响因子有显著负向影响。

表3  学生、导师变量描述性统计2

表4  学生科研绩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四、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在控制了学生年龄、民族、性别、学习成绩、攻读方式、培养类型和学科的基础上,通过23161名博士研究生和4574名博士生导师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实践启示。

1.研究结论

(1)博士生个人因素对科研绩效的影响。博士生年龄对科研绩效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课程学习期间的总学分和学位课平均分与科研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总学分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博士生科研绩效。

(2)导师因素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影响。导师年龄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博士生的科研绩效,担任行政职务的导师对博士生科研绩效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导师的学术地位因素中,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才、“百人计划”人才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相较于没有专家身份或其他专家身份的导师,对博士生科研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百人计划”人才和杰青导师相对于无专家身份的导师对于博士生科研绩效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导师的科研活跃度因素中,导师主持的国家级项目数量与学生的科研绩效呈显著正相关,但主持项目的经费总额与科研绩效呈显著负向相关,导师发表英文论文数量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博士生的科研绩效。

2.实践启示

(1)入学年龄低的博士生在国外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方面更有优势,因此,建议进一步提高贯通式培养学生的比例,以弹性学制打通硕士生、博士生培养阶段,简化重叠环节,优化培养过程,增强科研活动的持续性和专一性。因为,相较于同一位导师的普通招考博士生,硕-博连读生在硕士生阶段已与导师有相互了解和磨合,并可尽快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问题,有充足时间将选题做深入,并发表更好的科研成果。

(2)具有前沿性、深度和广度的课程能够为博士生后续科研绩效带来增值效益,否则,会出现学习绩效与科研绩效无显著线性关系,或反向预测的情况[12]。选修较多课程并且课业成绩好的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勤奋上进的特征,并且导师对修课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学生个人特质和导师的高标准要求相结合对日后的科研工作产生有益影响。因此,虽然研究生已步入以研究为主的学习阶段,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视,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质量,为博士生获取前沿知识打好基础;导师和博士生在入学初期应高度重视课程选择,保证上课质量。

表5  以学生科研绩效质量为结果变量的回归方程预测结果

(3)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对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科研人员,如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才、“百人计划”人才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适当倾斜招生名额,均衡科研资源,使学生在高水平科研环境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博士生与承担重点课题的导师合作,对其科研绩效有增益价值。但高额经费的课题项目经费未必能够带来博士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探索性的、纵深性的高水平课题有助于博士生获得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导师应减少博士生参与横向的、应用性的课题,把精力多用在纵向的、探索性的课题中,通过博士生期间的学习,做出有创新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4)合理建设导师队伍,推行导师指导小组模式。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指导模式依然以一个导师对一个或多个学生的形式为主,虽然某些实验学科已形成了导师指导小组模式,但尚无高校对此做出明文规定。导师小组能够使各位导师之间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有效吸收来自多方的科研经验和资源,避免因单一导师指导带来的认知偏差。例如,年长导师具有科研、指导经验丰富的优势,但可能由于精力有限引起对科研前沿接触不足、指导不及时等弊端,对学生科研成果带来负面影响;无行政职务的导师能够将更多精力用于科研和指导学生,学生能够与导师充分交流,导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疑惑,对于顺利推动学生做出研究成果大有益处。导师指导小组中,指导经验丰富的年长导师可与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青年导师相配合,担任行政职务的导师配合以一位无行政职务的导师,同时注意性别和年龄的平衡。

[1]ANDERSON E M,SHANNON A L.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mentoring[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8,39:38-42.

[2]VENTRISS C.The rating system:determining what constitutes a qual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program[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1995,1:142-153.

[3]WHITELY W,DOUGHERT T W,DREHER G R.Relationship of career mentoring and socioeconomic origin to managers’and professionals’early career progr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331-351.

[4]HOGAN T D.Faculty research activity and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training[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81,16:400-415.

[5]PAGLIS L,GREEN S,BAUER T.Does adviser mentoring add value?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entoring and doctoral student outcome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6,47:4.

[6]叶松,瞿海东,蒋国俊.博士生导师队伍考核评估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6):34-38.

[7]PRPIC K.The publication productivity of young scientists:an empirical study[J].Scientometrics,2000,49:453-490.

[8]赵世奎,张帅,沈文钦.研究生参与科研现状及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49-54.

[9]GULBRANDSEN M,SMEBY J C.Industry funding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s'research performance[J].Research Policy,2005,34:932-950.

[10]YOAKUM J C.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home economic education faculty in public doctorate-granting university[D]. Columbu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93.

[11]蔺玉.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12]CHOW C W,HARRISON P.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uccess in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insights of“influential”accounting autho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1998,16:463-472.

[13]ASMAR C.Is there a gendered agenda in academia?The research experience of female and male PhD graduates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J].Higher Education,1999,38:225-273.

[14]POGROW S.The effect of age on the attitude and performance of doctoral students at Stanford University[J].Education,1998,98:78-81.

[15]ELLIS E M.The impact of race and gender on graduate school socialization,satisfaction with doctoral study,and commitment to degree completion[J].The Western Journal of Black Studies,2001,25:30-45.

(责任编辑周玉清)

袁康,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190;王颖,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北京100864;缪园,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与学位部副部长,北京100049。

10.16750/j.adge.2016.07.015

猜你喜欢
博士生导师学术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V eraW an g
导师榜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