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①

2016-08-03 07:19杜燕全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手足口病治疗小儿

杜燕全

(广西北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西 北海 536000)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①

杜燕全

(广西北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西 北海 536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评价。方法:以2013-01~2014-01在本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利巴韦林,在对照组方法上给予治疗组患儿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总病程和疱疹、口腔溃疡、发热等症状的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病程和疱疹、口腔溃疡、发热等症状的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治疗;小儿

肛周、足、手部出现疱疹或皮疹,发热等是手足口病临床主要症状,学龄前儿童为疾病的多发群体,夏季与秋季多发,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重症如心肌炎、肺炎、脑膜炎等,对症治疗、抗病毒、其他支持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1]。本文主要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01~2014-01在本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以《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实用儿科学》为依据,80例患儿均符合疾病相关的诊断标准。疱疹或皮疹存在手足掌部位,不痛不痒,一些患儿在膝部、肛周也有;发热伴流涕、咳嗽等症状,起病急骤,38.5℃以上的平均体温;表现出流行病学特征。排除合并心肌炎、脑炎、肺炎重症患儿以及疱疹性口炎、口蹄疫患儿。将80例患儿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中,患儿年龄在7个月~5岁,平均(3.22±0.68)岁;男患儿21例,女患儿19例;病程7h~2d,平均(1.48±0.18)d;13例无发热,27例发热。对照组中,患儿年龄在9个月~6岁,平均(3.79±0.78)岁;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病程7h~3d,平均(1.54±0.32)d;15例无发热,25例发热。两组患儿的病程、发热情况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80例患儿进行常规对症治疗,以退热治疗体温超过38.5℃的患儿,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给予对照组患儿利巴韦林进行治疗。以10mg/kg·d剂量的利巴韦林含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4999)服用,分三次进行,1疗程为5d。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儿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95)进行治疗。需依据患儿的年龄调整剂量。一日3次,1/3支每次为年龄小于1岁患儿用药方法;一日3次,1/2支每次为年龄在1~2岁患儿用药方法;一日3次,2/3支每次为年龄在2~4岁患儿用药方法;一日3次,1支一次为年龄大于5岁患儿用药方法。

1.3效果观察标准

患儿体温达到正常水平,口腔溃疡、疱疹、皮疹消除,没有出现并发症为痊愈;患儿体温达到正常水平,口腔溃疡、疱疹、皮疹改善明显为好转;患儿发热反复,口腔溃疡、疱疹、皮疹无好转或有并发症为无效。痊愈率与好转率计入总有效率,对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总病程,即疱疹消退、口腔溃疡消退、退热时间,并做组间的数据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对比分析

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对比分析[n=40,(%)]

2.2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治疗组的疱疹、口腔溃疡、退热症状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病程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

3讨论

EV71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原因,疾病具有自限性与传染性的特点,预后较好[2]。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粪便,也可经破裂疱疹、唾液分泌物传播,婴幼儿是主要的患病者,因婴幼儿具有免疫力差的特点,尽早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多个地区发生,数十人死亡,引起很大的关注,对症处理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并无特效治疗方案。以中医中药方法对本病进行治疗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3]。从中医角度出发,手足口病为温病中时疫范畴,为热证、实证,肝、心、脾、肺为病位,经口鼻侵入,其转变规律为卫气营血,在体内与湿热进行搏击,于肌肤外透并上熏口咽,形成手掌、臀部、足底、口舌疱疹,溃疡、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不断险恶,其迅速转变会引起惊厥、神昏、高热等症状,严重时内闭外脱。对于该病的治疗防变证很重要,需及早发现,并尽早进行诊断与治疗[4]。以辨病分期结合辨证分型的原则为依据进行治疗,分为三种辨证论治,即普通型、恢复期、危重型。解毒透疹、清热利湿为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黄芩、板蓝根、苦地丁、蒲公英四种药物提取液共同组成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黄芩具有燥湿泻火的功用,板蓝根能够凉血,苦地丁具有消肿活血的功用,蒲公英能够散结解痈,清热解毒是以上中药的共同作用,将之合用有明显的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清热的效果,透泄表里之邪,从而治愈疾病。并且,黄芩、板蓝根、苦地丁、蒲公英四味药经现代药效学研究证明在抗菌方面也有较广的效果,其中板蓝根、蒲公英还能够抗病毒[5]。

作为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较为广泛,利巴韦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磷酸化产物对病毒合成酶如肌酐单核磷酸脱氢、RNA多聚酶等进行竞争性抑制,使鸟苷三磷酸降低,控制感染,对病毒蛋白质或RNA的合成进行阻止,抑制或杀灭多种病毒。但在抑制EV71型和柯萨奇肠道病毒方面的作用还未明确证实。本研究中,对对照组与治疗组患儿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案,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且各项症状的改善时间以及总病程均小于对照组。因此,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使用效果更为突出,适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光成.阿昔洛韦联合清热解毒颗粒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660-2661

[2]岑宝兴.不同护理方法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4):139-140

[3]吴亦栋,陈东,周俊,等.肠道病毒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IgM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05):355-359

[4]王凤荣,于文丽,曹国君.890例手足口病门诊护理的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05):115

[5]李战华,田培超,陈瑞,等.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9):12-14

作者简介:①杜燕全(1978~)女,广西北海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儿科方向。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3-0166-02

(收稿日期:2015-11-13)

猜你喜欢
手足口病治疗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