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①

2016-08-03 07:19胡少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应用

王 博,李 壮,胡少军,田 寅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①

王博,李壮,胡少军,田寅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教学中应用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10~2015-11本院肿瘤外科带教实习的5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观察组给予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的教学方法,对照组则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观察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并对教学方式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理论成绩(55.4±3.1)分以及实际操作成绩(37.5±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6±2.8)分、(30.3±3.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078,t=8.207,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P<0.05)。结论:在外科教学中充分利用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对肿瘤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临床医疗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学术团队有较高的意义。

关键词: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外科教学;应用

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是一项系统性、规范化的诊疗方案,是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础,对提高医院的肿瘤诊治效果以及护理服务质量有着较大的临床意义。2010年10月28-29日我国第二十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上对"肿瘤单病种规范化多学科诊治"的主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依据肿瘤单病种的病症特征、遗传特性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国内外研究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对肿瘤单病种采取规范化与个性化的管理,总结并归纳各方面的诊疗规范,并将其运用于各科室间,实现医院的学术紧密型结构。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主要是通过在以往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可靠的依据作为论证,再对某一类肿瘤病种的诊治情况、病种特点、发病规律等进行分析,提出系统性且最优化的诊治方案[1]。因此,在实施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管理,对医护人员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本次研究通过在外科教学中对50名实习本科生进行研究,探讨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10~2015-11本院肿瘤外科带教实习的50名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其中采用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教学方式的,设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5名,女10名,年龄21~26岁,平均(23.5±2.5)岁;对照组中男16名,女9名,年龄20~27岁,平均(23.8±2.6)岁。对两组实习生的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可知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将教材作为实习学习的主要材料及依据,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答疑。

②观察组:给予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的教学方式。采用我国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中国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对每位实习生发放一份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并针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病症的诊断及鉴别标准、肿瘤的分期分型情况以及各种不同的治疗措施等。由于肿瘤单病种的诊疗规范在设计及实施时要求护理人员进行照顾式的管理,临床通常可选用PDCA循环、临床路径或询证医学等管理措施[3]。本次试验选取临床路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宣教,以临床实际诊治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将其他多个病种进行对照研究,加深学生对不同病种之间的理解及认知。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将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标准,考试主要分为理论及实践操作两个部分,分数占比为3:2,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②对两组实习生进行调查,评估其对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共包含"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四个评级标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比较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学习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理论成绩(55.4±3.1)分以及实际操作成绩(37.5±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6±2.8)分、(30.3±3.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学习效果的比较(分, ±s,n=25)

2.2两组实习生学习对教学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学习对教学满意度的比较[n(%),n=25]

注:与对照组相比,χ2=6.818,P<0.05。

3讨论

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科学性、时效性、完整性、灵活性、标准性以及效益性等特点,需要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参与以及求证[4]。有学者表明,肿瘤病症相对较为复杂,且其致病因素及发病机理也各不相同,在进行临床分期以及后期的治疗方案时也需根据患者的差异性而做出不同的处理。为保障肿瘤诊治的规范性,国外有医院采取了程序化治疗的措施,我国在进行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时,也需要由科室专家、主任以及院方领导的共同协作。通过完整的诊疗规范,可对肿瘤病症进行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进而对其提供专业且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方案,其中包含了前期的化验检查,以及治疗期间的用药及护理措施,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及防治情况,从诊断、预防、治疗、预后等环节提出详细的诊疗方案,不断完善实施效果,并对肿瘤单病种的合理治疗不断优化及改进[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各大医院也逐渐成立了肿瘤单病种诊疗中心,学科的细分以及学术的综合性也对医护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不仅对临床医疗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提高了医疗团队的整体质量,还可将其应用于外科教学中,为医院多学科学术团队的储备做出一定的贡献[6]。本次研究通过对50名外科教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55.4±3.1)分以及实际操作成绩(37.5±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6±2.8)分、(30.3±3.0)分,其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在外科教学中也可发挥较好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对肿瘤病症的全面、系统性的认识,也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局限于教材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实习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对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进行评估,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差异显著,说明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的实际应用价值更高,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更高的教学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外科教学中充分利用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对肿瘤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临床医疗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学术团队有较高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正祥,杜秀平.恶性肿瘤的诊疗思维策略[J].医学与哲学,2013,34(2):70-72

[2]张丽瑞,李奇灵,李旭,等.在妇科临床教学实践中加强肿瘤精准诊疗知识介绍的必要性[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4):905-908

[3]郑春雷,高红,赵福强,等.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58-259

[4]张丽娟,魏万里.案例学习教学法在临床肿瘤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4):426

[5]李改兰,贺莉,侯玲君,等.肿瘤全程管理在肿瘤学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5,(13):1561-1562

[6]沈丽达,谢琳,李科,等.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伦理问题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92-93

作者简介:①王博(1971~)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通讯作者:田寅(1962~)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gyz0528@163.com。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3-0023-02

(收稿日期:2016-03-02)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