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河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2016-08-04 09:57辛红侠代春芳曹卫东
东北水利水电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析

辛红侠,代春芳,曹卫东,杨 斌

(黄委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天水741020)



葫芦河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辛红侠,代春芳,曹卫东,杨 斌

(黄委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天水741020)

[摘 要]文中根据秦安水文站多年的水文原始资料,分析葫芦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降水量、水沙特性等葫芦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关键词]葫芦河流域;水沙特性;分析

1 自然地理概况

葫芦河是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渭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流域纵跨甘肃、宁夏两省(区),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月亮山,河源处海拔2570 m,至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石佛乡汇入渭河。葫芦河约五分之四的流域面积在甘肃省境内,河流基本为南北走向,左右岸流域大致对称,流域东、北均为六盘山山脉,南为秦岭山脉,西部为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流域绝大部分为黄土丘陵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发育,水土流失严重,是渭河上游重要的产沙区。

流域内较大的支流有18条,最大的支流有南河(1 129 km2)、水洛河、滥泥河(727 km2)、渝河,南北落差在1 200~2 200 m间,流域内水利工程较多,小(一)型以上水库有18个,提灌站等引水工程数目约一百多处。

流域年气候主要受大陆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雨雪稀少、干燥。冬春干旱少雨,夏秋多暴雨,其雨型夏季多对流雨和地形雨,对流雨历时较短,笼罩面积小,强度大,多是阵性降雨。秋季则多是阴雨连绵的华西秋雨,历时长,强度小,量大。一年内大部分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主要产生于夏秋,并且主要由若干次暴雨、洪水产生。

2  水沙特性

秦安水文站隶属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始设立于1955年8月,坐落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十里铺村,葫芦河下游的控制站,距河口37 km,控制流域面积9 805 km2,是国家重要水文站。断面附近河床由沙卵石组成,矩形河道,河段基本顺直,收缩系数接近1.00,两岸均无河堤,主河槽宽约80 m左右,两岸滩地为倾向河道的缓坡,滩地边坡稳定,边缘高2~4 m,滩地内为肥沃的农田,主要种植苹果和桃及其它农作物。

该站洪水多为暴雨和溃坝产生,洪水产生时总的特点是沙大、流急、为典形的山区性河流。历年实测最大洪峰为3 560 m3/s(发生在1973年)。(洪峰调查值为3 410 m3/s)。实测最大洪峰流量相应最高水位为98.65 m,调查值相应水位为98.90 m,历年最大含沙量为1 210(出现在1970年)。历年实测最大流速为7.58 m3/s。历年最大降水量731.7 mm(1961年)。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不均匀,一般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5-10月,且局部性暴雨多,多产生在5,6,7三个月,每年进入汛期,尤其在5月,出现第一次暴雨产生的洪峰,也出现该站最大的含水量。

根据该站近60年的水文资料观测分析结果,葫芦河流域内年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主要产生

在5~10月,如表1。

表1 5~10月径流量输沙量降水量表

其中大部分径流量、输沙量主要由暴雨后洪水形成。洪水过程断面大部分冲淤变化不大,但有少数洪水冲淤变化较大,主流靠右岸,水位~流量关系多为逆时针绳套线。洪水具有明显的山溪性河流特征和兼有大河洪水变化特点,有的洪水涨落变化比较快,有的洪水涨急落缓,有的洪水涨落达数天。

点绘历年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过程线如图1、图2、图3。由上图可知,历年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均呈递减趋势,80年代后递减趋势更加明显。80年代后洪水频次减少,洪水量级降低,90年代以来断流现象频繁发生。降水径流相关关系较差,径流量、输沙量相关关系相对较好,在中小水部分存在一定的关系。

图1历年年降水量过程线

图2历年年径流量过程线图

图3历年年输沙量过程线图

[中图分类号]TV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624(2016)05-0032-01

[收稿日期]2016-01-20

猜你喜欢
分析
0~6岁儿童行为测听与tb-ABR的相关性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
徐訏 40 年代“现代志怪” 的小说叙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