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泥林的泥土之美

2016-08-05 09:16徐树春
旅游纵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错落布苏乾安县

徐树春

旅行摄影,多关注沿途峭拔耸立的山岩,往往忽略泥土所形成的地貌,过松嫩平原的吉林乾安县,偶然听说这里有一处泥林景观非常特殊, 而且已被辟为国家地质公园,不禁产生了些许疑问,在这块无山少石的平原地带会有怎样的奇景呢,好奇心使我们改变了原来的行程,驱车前去探个究竟。

乾安泥林位于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镇境内,是近几年才有的名字,当地人只知道它原来的称呼叫“狼牙坝”, 顾名思义,是一片形似锯齿、状如狼牙、参差不齐的土林地貌。我们在乡间公路上拐来拐去赶到泥林景区的时候, 天已近黄昏,望着连绵起伏、沟壑纵横的景象顿生一种苍凉之感。

这里是大布苏湖的湖岸台地,很早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平坦的冲积平原, 后因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地质岩性、地表水、地下水和风力作用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如今这种奇特的潜蚀地貌。地质专家称泥林为“假喀斯特”和“类喀斯特”地貌。大布苏湖是蒙语盐碱湖的意思,地表土多是盐碱的结晶体和沙砾的结合体,由于缺少植被,雨水冲刷流失,日积月累形成空洞,地表土就坍塌下切,形成高低错落的泥林,但是虽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高大泥林景观仍完好地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乾安泥林集中在大布苏湖东岸, 长约7.5 公里,宽约1 公里,沟壑纵横,叠峦起伏,数以万计泥柱如林,连峰接岭,土壁陡峭,景区内有18 条百米以上的侵蚀沟,有“土林”和“蘑菇状土柱”,还有侵蚀陡崖、金字塔状的“土塔”,有的外形像“土桌”“土堡”“土坎”等奇形怪状,各具形态, 纵横交错。

沿着泥林中的小道盘桓,仿佛走进了奇幻城堡,攀援而下,如翻山越岭, 时而处处碰壁,时而曲径通幽,数以千计的泥柱拔地而起,奇形怪状的丘壑错落相连。不时还能看到巨大的沟壑,而在沟壑中又形成有如森林般的土塔、土柱、土桩等。有的似宝塔矗立, 有的似倚天长剑,长岭侧立,错落有致。

2009年乾安泥林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乾安泥林脆弱的碱性土层

奇形怪状的丘壑错落相连

乾安泥林是微缩的山峰峡谷

岁月切削的土丘气势恢弘

乾安泥林沟谷纵横,各具形态

乾安泥林如同历史老人满目沧桑

泥林南端是峡谷区,横七竖八的数十米的深沟大谷交错发育,给人一种“处处万丈深渊,条条深不可测” 的感观。泥林中部是典型的山峦古堡、祭台和庭榭。看上去古朴辉煌,群峰掩群楼,泥林北端则是地下泥林,平地一望无际,这种“宝湖四周各异样, 泥林奇镜又不同”也是当地人们世代未解之谜。

当地已故作家赵显和先生的《中国乾安泥林记》,道出了泥林的深邃: “石林甲天下,泥林天下甲。风雨雕刻, 形象变幻,日日月月添姿色,春夏秋冬又不同。晴日,壮哉组练从天来, 人间有此堂堂阵;雨时,怒涛顷刻卷泥丸,十万军马吼鸣瀑;雾中,四方迷惑共一色,水气山烟人徘徊;风起, 瑶池姐妹弄琴弦,笑撒脂粉漫尘寰; 雪飘,神翁仙女齐横笛,吹落琼花到世间。二华里宽猛虎踞,十五华里长龙盘。仙人若知此胜景,何攀昆仑寻层城。”

世代生活在大布苏湖畔的人们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

夕阳为乾安泥林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由于泥林的特性不会像山岩那样坚硬,经历一场大的风雨就会改变形态,今天的塔林到了明天也许就会成为城堡或其他,所以乾安泥林的神秘更能吸引游人,去探寻那一份真实与虚幻,去留住那难以复制的瞬间。

猜你喜欢
错落布苏乾安县
不规则的秩序
鹅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褶皱艺术
鸭、鹅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字法学习要点
乾安县林地保护风险及效益分析
步步荷花
激活乾安历史遗迹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增添文化吸引
向大作家学写作秘诀
——读《曹文轩教你写作》有感
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