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结合饮食习惯调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2016-08-08 02:14顾会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肌醇食量厌食症

顾会芬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结合饮食习惯调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顾会芬

目的 探讨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结合饮食习惯调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符合厌食症标准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甘草锌颗粒,1~4岁,0.75g/次,2次/d;5~6岁,1.5g/次,2次/d。观察组口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1~4岁,5ml/次,2次/d;5~6岁,5ml/次,3次/d。在此基础上再辅以饮食习惯的调整。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愈39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过敏、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结合饮食习惯调整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显著增强食欲,增加食量,改善精神,促进生长发育,临床显效快,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 饮食习惯调整 小儿厌食症

厌食症是指食欲减退或缺乏的症状,是儿童消化功能紊乱、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起病多较缓慢,病程较长,发生多无明显季节性[1]。其可由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也可由药物或精神因素等原因所导致,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均可能发生,临床上常以1~6岁小儿多见。厌食病因不一,治疗方法较多[2]。 本院采用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结合饮食习惯调整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本院厌食症患儿110例,男63例,女47例,1~3岁69例,4~6 岁41例。诊断标准:(1)食欲减退或缺乏>1个月,无主动觅食欲望,见食不贪,甚至拒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健康儿童,进食量较前减少1/3~1/2。(2)面色少华,形体偏瘦,精神尚可或萎黄,无腹膨。(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4)排除感冒、肺炎、药物以及各种系统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因素。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急慢性疾病、寄生虫等其他疾病[3]。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1~6岁。对照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1~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的比较[g/L(±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的比较[g/L(±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服药前  服药后观察组 55 102.32±15.46 119.44±5.16*对照组 55 101.51±13.34 111.32±4.24

2.3 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生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变,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过敏、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厌食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除身高、体重和皮下脂肪与同龄儿童有差异外,无明显阳性体征,临床上也无经典用药。厌食症患儿长期进食量减少,可造成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严重者甚至三大营养素缺乏[5],表现为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特征,进而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诱发其它疾病,最终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等。

引起厌食症的原因较多,西医认为厌食的发生与人体胃肠道疾病,消化道变态反应及机体锌缺乏,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和中毒,以及精神、情绪异常变化,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有关。引起厌食症常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另一种是饮食习惯的影响。因不合理喂养导致小儿厌食,大多数表现在贪吃零食、偏食、乱给“营养品”、一些高蛋白高糖滋补食品等,反而使食欲下降;家长过分注意儿童进食,担心孩子食量不足,反复诱导或以威胁、恐吓手段致使患儿产生拒绝进食的逆反心理,导致厌食。患儿胃肠道功能处于发育时期,内分泌紊乱可能影响患儿体内激素的改变,使食欲受到影响;交感神经的内脏反射可引起胃肠平滑肌运动和消化液分泌的紊乱,胃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能导致消化液分泌降低,酶的活性减低[6]。饮食习惯的调整能让患儿规律性的胃排空和血糖自然降低引起饥饿感进食[7]。

本资料显示,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结合饮食习惯调整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显著增强食欲,增加食量,改善精神,促进生长发育,临床显效快,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安全.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0,16(20):65~66.

2 金飞燕,郑彬,黄正国.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9):55~56.

3 杨静,刘欣.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联合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分析.光明中医,2014,29(2):343~344.

4 徐飞.赖氨酸肌醇维B12用于小儿厌食症治疗临床观察.中国伤残医学.2013(9)277~278.

5 韦彦成.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联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503~504.

6 郑军,丁丹丹.1 6例厌食患儿不良饮食习惯调查.陕西中医,2011,32(7):796~798.

7 郑玲.科学合理指导小儿厌食症患儿4 0例体会.吉林医学,2010,31(30):5427.

314500 浙江省桐乡市妇幼保健院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甘草锌颗粒(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5g/包,1~4岁,0.75g/次,2次/d;5~6岁,1.5g/次,2次/d。观察组口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1~4岁,5ml/次,2次/d;5~6岁,5ml/次,3次/d。在此基础上再辅以饮食习惯的调整:(1)改善进食环境,纠正家长担心孩子食量不足的心理状态,不强迫,不恐吓,让患儿在愉快的环境中进餐。(2)调整饮食结构,科学合理喂养,不乱吃零食,不过食冷饮、甜品,少喝饮料,定时定量进餐,生活规律。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 疗效判断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食欲、食量、体重、面色、精神状态及血红蛋白含量等的变化情况。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项下“厌食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饥饿感强,食量增加>1倍,达正常儿童水平,进餐时间缩短>50%,精神状态好,面色红润,类似正常同龄儿,原有症状基本消失,体重增加。好转:食欲较前好转,食量略有增加。有饥饿感,面色与精神状态改善,原有症状体征减轻。无效:食欲及症状未见改善[4]。以治愈加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肌醇食量厌食症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低蛋白质日粮添加植酸酶和肌醇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肌醇对肉兔养分消化率、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弱弱虎”健身记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肌醇对鲫鱼组织脂肪、蛋白质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食量与健康
复方牛磺酸肌醇口服液抗小鼠体力疲劳的实验研究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