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特早红李

2016-08-08 09:51
农业知识 2016年26期
关键词:扣棚露地栽培效唑



新品种
——特早红李

特早红李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国外引进的试材中选出的早熟李子新品种。特早红李综合性状优良,果大质优、早实丰产,风味甘甜爽口,适应性广。其平均单果重76克,果皮红色,果肉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品质上等。特早红李露地栽培,6月上旬果实着色,6月中下旬成熟(泰安)。定植第4年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563.2千克。

特早红李既适宜露地栽培,也适宜设施栽培。

一、特早红李露地栽培技术

1.建园。选择交通便利、地势高亢、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建园,土壤要求pH7.0左右的平原、丘陵均可栽培。加强土肥水管理。

2.整形修剪。适宜采用多主枝开心形树形,干高40~50厘米,主枝4~5个,主枝角度45~50°,在主枝上直接着生大、中、小型结果枝组。

3.花果管理。特早红李两性花,花量大,虫媒花。能自花结实,但自花结实率低,应配授粉树栽植。并做好疏花疏果工作。

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主要有细菌性穿孔病、李红点病、李小食心虫、李实蜂、桃红颈天牛等。防治措施:冬季彻底清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源、虫源;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初花期喷50%辛硫磷1000倍液;谢花后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或50%多菌灵500倍液;幼果期喷敌杀死3000~5000倍及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此后视虫情喷杀虫剂;果实膨大期喷杀虫剂和广谱性杀菌剂;6月上旬到果实采收期交替喷50%多菌灵5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杀菌剂2 ~3次。

二、特早红李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1.定植。设施栽培3月底定植苗木,苗木规格同露地栽培苗,配植授粉树,以红美丽、早美丽或者是秋红为宜,比例为15%左右。栽植株行距1米×2米,适当浅栽,栽后灌水。2天后覆土起垄,垄高20厘米,上宽50~75厘米,下宽75~100厘米。定植后定干,干高30~40厘米,南低北高。

2.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掌握前促后控的原则。7月15日以前促进树体成长、尽快扩大光合面积,7月15日以后控制树体旺长、促进花芽形成。当年定植的幼树秋季可不施基肥,已结果树于扣棚前施足基肥。7月15日前,每次追肥后灌水,视土壤水分状况确定灌水时间、次数、灌水量。7月15日后至落叶前,除非特别干旱不再浇水。雨季注意排水。扣棚前灌1遍透水并覆地膜,至谢花后除地膜,不需浇水。硬核期和果实膨大前期结合追肥浇小水。

3.整形修剪。树形采用多主枝开心形。5月中下旬,选留方向、角度、长势合适的4~6个新梢做预备主枝,其余疏除。新梢长6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枝,并进行多次摘心促发分枝,扩大树冠。7月中下旬选3~4个预备主枝培养为永久性主枝,拉枝至60°角,其余预备主枝拉至80°作辅养枝。背上直立旺长枝反复摘心控制,或从基部疏除。

落叶后扣棚前进一步调整树体结构,疏除无花枝、过密枝、病虫枝。扣棚萌芽后及时抹除背上旺梢,新梢长15~20厘米时及时摘心控制。采果后重回缩结果枝组至基部分枝处,控制树冠大小,使树形紧凑。

4.化学调控。主要通过喷施多效唑(PP333)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7月下旬至8月上旬喷15%多效唑3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花后喷15%多效唑300倍液控制果前梢旺长,提高坐果率,增大果个。

5.花果管理。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大,缺乏传粉媒介,不利于授粉受精,需要花期放蜂或人工授粉等方法加强授粉,提高坐果率。

6.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是细菌性穿孔病,花前喷40%代森锌5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花前和花后10天各喷1次2.5%扑虱蚜2000倍液防治。

7.棚室内环境调控。提高地温。扣棚前20~30天覆地膜,预先缓慢升高地温至15℃以上,避免气温高而地温低对树体生育造成不利影响。

保温。特早红李需冷量为650小时左右。自然条件下,在山东各地12月15日前后已顺利通过自然休眠,可以扣棚升温。升温循序渐进,先在白天拉起1/3草苫,再拉起1/2草苫,最后全部拉起,整个过程持续7~10天。

调控温湿度。不同生育期对温度和湿度要求不同,要按所需温湿度进行调控。

(王贵平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邮编:271000)

猜你喜欢
扣棚露地栽培效唑
韭菜扣棚后的管理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无纺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应用技术及作用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设施和露地栽培对金针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
多效唑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效果浅析
保护地樱桃休眠期的 管理
“达赛莱克特”品种草莓温室栽培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