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杨树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6-08-08 09:51
农业知识 2016年26期
关键词:白粉溃疡病分生孢子



夏季杨树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夏季杨树病害主要发生在枝干和叶部。

一、杨树枝干病害

(一)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1.症状。以水渍状病斑为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边缘不明显,手压病斑有褐水流出,后期病斑下陷,呈灰褐色,中央有裂缝。

2.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5~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9月形成第二个发病高峰。潜伏侵染是杨树溃疡病的重要特点,当树势衰弱时,有利于发生病害。

(二)杨大斑溃疡病

1.症状。初期病斑呈水渍状,色暗,随后病斑下陷,黄褐色至黑色,后期病皮往往纵裂,表面生出许多扁圆形突起的小黑点,潮湿时溢出乳白色至黄白色短柱状的分生孢子角。

2.发病规律。3月上中旬开始发病,形成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5月为发病盛期。管理不善、立地条件差、生长衰弱的林地发病重;移植时伤根过多,栽后灌水不及时易诱发此病;不同品种和无性系,发病程度不同。

二、杨树叶部病害

(一)杨树白粉病

1.症状。发生在杨树叶上的白粉病有两大类型:一是白粉层和闭囊壳主要产生在叶片表面;二是稀疏的白粉层和闭囊壳主要产生在叶片背面。叶片发病初期,叶表面或叶背面出现淡黄色褪绿斑,随后形成厚薄不等的白粉层,病害严重时,也危害苗木嫩梢。

2.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子囊孢子成熟后成为初侵染来源。病害多在夏季发生,秋季发病较重。病菌能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生活适宜温度在11~28℃。隐蔽的光线有利于生长。秋季苗木徒长,枝叶幼嫩,发病严重。

(二)杨树黑斑病

1.症状。该病一般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病斑为针刺状发亮的小点,后扩大成直径1毫米左右的、近圆形黑褐色的病斑,中间出现1个乳白色胶粘状的分生孢子堆。严重时,病斑密集造成叶片提早脱落。

2.发病规律。该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在落叶或1年生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次年5~6月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7月至8月上旬若高温多雨、湿度大、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病害易于暴发流行。

三、防治措施

(一)干部病害防治措施

1.及时清理病虫害苗木,就地烧毁防止蔓延。

2.对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剂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

3.病斑刮除。对于抗病性较强的病树,可用小刀或钉板将病部树皮纵向划破,划刻间距3~5毫米,范围稍超越病斑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刷涂上选择的药剂,涂药后再涂以50~100毫克/升赤霉素以利于伤口愈合。

4.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可用过氧乙酸和腐必治或灭腐灵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还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波尔多液或松脂酸铜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白。

(二)叶部病害防治措施

1.烟雾机防治。对于高大的3米以上树木,可组织专业队采用6HY-25型烟雾机集中进行施烟防治,药物可选用8%百菌清烟雾剂,防治时间应掌握在无风早晨5~9时或傍晚17~20时。

2.树冠喷雾防治。在发病期间,可用4%禾甲安、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药1次。

3.加强营林管理。增施有机肥、土杂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性;雨后要及时排除林地积水;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减少侵染源。

(赵燕 夏明辉 满蓉花)

猜你喜欢
白粉溃疡病分生孢子
蔬菜白粉虱 秋防正当时
鸡 妈 妈
冬季溃疡病高发 防治须加强
涂白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北方杨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