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研究

2016-08-08 00:28王志国
水利技术监督 2016年3期
关键词:凌源市水管农田水利

王志国

(凌源市凌河保护区管理局,辽宁凌源122500)

凌源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研究

王志国

(凌源市凌河保护区管理局,辽宁凌源122500)

农业生产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干旱、洪涝都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极为必要,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仍存在不足,本文首先对凌源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随后提出了规范该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凌源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引言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北纬40°35′~41°26′,东经118°50′~119°37′。凌源市处于辽西丘陵地带,平均海拔552m,最高海拔1256m。由于距离海洋较远,且受燕山阻隔,当地气候为半干旱型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温度8.2℃。境内河流交错纵横,有大凌河、渗津河、青龙河、西大川河4条主要河流,总河流长度达1164km。

凌源市农民收入依赖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凌源市农业用水现状为:需求量大、利用率低。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1.2%,但灌溉用水利用率不足50%,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差距。水利工程建设固然重要,但科学管理才是推动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关键。

1农田水利发展管理中的问题

1.1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薄弱

凌源市农田水利发展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基础较为薄弱。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中,一直采取多头管理方式,其工程建设除了受到县级政府部门管理外,还有可能受到一些临时机构管理,如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等[1]。这种现象往往导致管理成本增加,有时部门行政活动经费也会从项目建设资金中扣除,致使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通常情况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管理分散,各项目自行管理建设资金,导致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不统一,资金使用率降低,未能科学、合理分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财政对支农建设资金引导力下降,增大成本管理的难度。

除资金管理上的问题外,节水管理也存在着较多问题。水管单位可能缺少对农田水利项目的了解,对自身管理工作也难以准确定位,因而有时会在没有经营独立权与独立法律地位的情况下行使事业单位部分职能,但由于权力与地位缺失,水管单位在工作中受限,其积极性也大受影响[2]。另外,水管单位的收益依靠水费,与供水量成正比,因此水管单位会忽视节水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

1.2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足

随着社会发展,凌源市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多,但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凌源市很多农田水利设施使用年限已经超过10年,加上检修、维护等工作不足,设施已经出现严重老化,设备难以正常运行。水利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大部分资金需由政府来承担,企业或是看不到收益不愿投入,或者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投入,而农户个人则更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统计显示,政府多将建设资金的来源寄希望于农户,而农户则更希望政府来承担[3]。农田水利工程相关建设仍需各方面的协调配合,需要政策与资金方面的双重扶持。水利工程投资意愿情况见表1。

表1水利工程投资意愿统计%

1.3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凌源市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近年来已经逐步建立了包括水利管理站(乡镇)、群众管水组织、工程专管机构在内的农田水利基础性服务体系。有各类水利服务组织共35个,可分为行政管理协调组织、专业技术服务组织、群众自我服务组织[4]。其中以群众自我服务组织规模最大,虽然该组织在相关救灾与建设工作中表现出色,但是不具备专业性、科学性。群众组织,顾名思义其主体为广大的农户,农户多从事农业生产,在农业发展上,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与经验,但在水利建设上他们缺少专业素质。因此,农户工作并不能真正做到为水利建设服务。由于技术缺失,很容易导致工作中出现失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

1.4水利建设供给产权处理不当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产权分配实行税费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政策,但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了主体缺失情况[5]。水利工程建设后出现责任不清等问题,中央政府认为应当由当地政府承担相关资金投入,事权与财权相对应;而地方政府则认为应当由中央来担负资金投入,因为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从农民角度来说,农民本身就面临着经济压力,他们无力承担相关建设支出,而政府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对象;但也有观点认为:水利工程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因此费用也应由农民自己承担[6]。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构建

2.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三个保障”

“三个保障”即政策保障、技术保障与资金保障。

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基础产业建设中占据首要地位,灌溉决定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水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当对水管单位的利益进行保障,以提高其节水积极性。应当明确水管单位的地位与性质,如果将其设定为企业单位,那么水管单位的收费行为就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相关的管理,政府可做辅助性的指导,但不可对其进行操控;若将其设定为事业单位,那么水费收取标准应当由政府决定,并适当给予水管单位经济补贴。在水费计收政策上应当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考察,既要保证水价在农户的承受范围内,又要保证水管单位能够有序运行,以实现供水经济的正常循环。另外在管理上,政府应当总揽全局,细化工作交由下级组织管理,并且让农户也积极参与到管理中。

技术保障是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的关键。应当在农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推广新型水利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节水是凌源市农业发展的重点,应当不断转变思想,不但要治水节水,还要进行科学的水资源调配。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应当引进人才与设备,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

资金是开展水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国家在进行投资建设时,可通过政策鼓励来拓宽融资渠道,让企业投入资金辅助农田水利建设开展。另外鼓励农户参与到建设中,共同维护水利工程运营。

2.2明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产权供给

农田水利建设已逐渐成为公共财政建设支出的重点内容,应当逐步将事权与财权建立对应关系。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投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村委会、农户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农民除了是投资主体外还是主要劳动力。

针对发展现状,应当逐步建立以“一”为主体,以“三”为补充的产权供给机制。“一”是指中央政府。在水利建设中应当以中央政府为建设主导,根据其决策,确定项目建设位置与规模,主要资金成本也由中央政府承担。“三”则指各级政府、农户、金融体系。农户作为最大收益人,应当积极参与到后期项目维护中。部分具有高收益性的水利设施,可通过拍卖等形式交由农户自主经营处理。

3结语

凌源市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近年来农田水利管理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仍有很大调整与上升空间。本文结合凌源市农田水利管理现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4个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规范该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希望为其他地区农田水利管理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1]李继杰.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1):13-15.

[2]赵德奎.盘山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6):63-64+103.

[3]刘志强.农田水利重点县灌排改造工程对设施农业的推动作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08):45-47.

[4]姜训宇,段生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问题刍议[J].水利技术监督,2011(06):27-29.

[5]曾燕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2(06):70-72.

[6]张扬.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14(03):41-42.

S27

B

1008-1305(2016)03-0036-02

10.3969/j.issn.1008-1305.2016.03.016

2016-04-07

王志国(1977年—),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凌源市水管农田水利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凌源市博物馆藏辽瓷精品简述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首席水管工
小赛和水管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凌源市下朝阳沟辽墓清理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