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双慧眼》课堂实录

2016-08-09 06:25吴贤友
学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时事评论投影同学

□吴贤友

《借我一双慧眼》课堂实录

□吴贤友

【开课性质】教学示范课

【开课篇目】借我一双慧眼——时事评论写作指导

【开课班级】澳门培华中学高二丁班 28人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投影新闻图片和配诗

鹅的爱情

与君吻离别,相送到村口。

夕阳长身影,自此各天涯!

一顾泪两行,再顾碎肝肠。

此去无归期,生死两茫茫!

(学生集体朗读)

师:“夕阳长身影,自此各天涯。”“长”的读音?

女1:cháng,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使得鹅的身影有被拉长的感觉。(鼓掌)

男1:zhǎng,有光才会有影子,没有夕阳影子是不存在的,有了夕阳才会有身影,所以用zhǎng。

师:我觉得读zhǎng有一种动态的美,把夕阳的变化写出来了,写出了相顾的久远和彼此的深情;cháng写出一种静态美,把世间最美的瞬间凝固下来,宛若雕塑,动人心魄,也很好。一个字读音不同,理解就有差别,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情韵。

其实,我关注这幅图片和这首诗的不是它的内容,而是它传播的速度之快和范围之广,在情人节一天之间传遍世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生:通过网路)

师: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环境非常闭塞,有一天早晨我听广播,“伟大领袖毛主席告诉我们……”后来我才发现,那天早晨听到的话是毛主席在一年前说的。而现在,电视、手机、电脑的普及,澳门今年已经全面开通4G了,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

同学们手持手机,我们好像对天下事无所不知,但据我的调查,很多同学都被缤纷的资讯裹挟,他们在资讯世界里迷失了自我。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我和同学交流的时候说,年轻人应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是我们真的有关心么?这就是选择今天这节教学内容的原因。

二、开门见山,了解学习内容

投影课题:借我一双慧眼——时事评论写作指导

投影学习目标(生齐读):

1.了解时事评论的文体;

2.学习时事评论的写作技法;

3.在纷乱的资讯时代学会理性思考。

师:什么叫时事评论?

男2:时事评论是关注最近的大事,先分享然后跟大众谈论我的一些观点的做法。(生鼓掌)

师:他刚才说是和大家一道分享“我”的看法,有没有其他的同学来补充?

女2:我想来补充这位同学的发言,时事评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属于评论的一种,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因此,时事评论是具有议论文的特点,会选择一个观点然后进行论证,提供论据,对自己选择的人和事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所有的分论点都会根据中心论点展开。(生鼓掌)

师:请坐,看她说得多好,她说时事评论是议论文中的一种,把新知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中,非常难得;第二,她说要有自己的观点,明确的观点,说出了时事评论的要害。我这也有一个对时事评论的较为公认的定义。

投影:时事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和现象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新闻体裁,被称作是“报纸的心脏”。

师:大家看定义,是对现实生活现象的评论,五年前或十年前的事情是不是时事?(生:不是)时事评论具有及时性,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我们的时代。那么我们如何关注我们的时代的呢?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

男3:比如朝鲜的氢弹事件,以及香港的旺角暴乱,还有台湾的大选以及寒潮来袭。(生鼓掌)

师:从周围到世界,他无所不知,我想给后面的同学增加难度——用一句话概括你知道的新闻或时事?

男4: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南海问题美国高调介入。(生鼓掌)

师:关注了两会,国际问题您也关注了。一般我们和别人介绍时事的时候要准确,常用表达方式就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或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问下同学:要不要加上时间?说明原因。

男5:我认为要,因为时事评论要实效性,就是最近发生的事情。(生鼓掌)

师:我认为不要,我们看报纸的时候,你们报纸的标题有时间么?有一些有,有一些没有,这个话题大家以后去观察,因为时事评论是最近发生,最近发生的往往不用时间。

关于时事评论的写作应该要明确两点:首先是对时事的关注,关注久了,你就会对最近发生的事件敏感,你敏感就会有想法,就能写文章了。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新闻事件来了解时事评论写作的思维过程。

三、庖丁解牛,展示写作过程

(一)弄清事实,确定论点

投影:2016年1月14日,是江苏泰州统考的日子。在泰兴济川中学,一名36岁吴姓女教师在监考中死去,等到交卷结束才被发现。仔细问了孩子整个的考试过程,(看到吴老师有异常表现),同学们相互之间也窃窃私语,但是孩子们也只是以为老师是睡着了,那么大的呻吟声孩子们也觉得很恐怖,但是还以为是老师打呼噜,这个常识的缺陷真的很可惜。……他们交卷的时候,看到老师是睁着眼睛,嘴角有白色泡沫的,可是还是没有孩子觉得异常。

师:读了这段文字后,您对这些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用一个词?

男6:我认为是“麻木”。

女3:我认为是“荒谬”“无知”。

女4:我觉得是“可怜”。(师:谁可怜)学生可怜。

女5:我认为是“虚假”,中学生对常识不应这么无知,我认为这则新闻有虚假的成分的。(生掌声)

投影标题:《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中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

师:新闻有观点,有批判吗?他批判的对象是谁?学生和制度。后面还有一段评论:

投影:也真为教育的失败惋惜,孩子们学会了考试、交卷,却完全没有了生活基本的常识!!今天的教育体制真该醒悟了!!拼命地看中分数,教出了一群生活中的小傻瓜!!

我也曾这么想,但我是一名老师,社会对教育的批评,我一直很警惕,我觉得应该深入地了解之后才能发表我的观点。我们接着看投影:

投影:多家媒体迅速跟进,很快澄清了事实:学生们发现女教师情况异常后,边急救边打120,校长和其他教师也迅速赶到。

师:看完之后大家是否和我一样有被愚弄的感觉?其实,这是当前新媒体时代的一个常见现象,叫做“翻转新闻”

投影:两段文字其实是当前新媒体时代出现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名为“反转新闻”,某条新闻刚出来时,舆论会把矛头指向某一方,可新公布的细节会使新闻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态度立刻随着新剧情情绪化地摆向对立的另一个方向,被同情的受害者瞬间成为被唾弃者,被攻击的作恶者立刻成为被同情者,180度的情绪大挪移就在一瞬间。

师:我非常佩服这位同学,她看出了“虚假”!要能洞察世事,需要有一双“慧眼”,需要有智慧,需要自己小心求证。在这个网路发达的时代,资讯传播非常之快,很多的资讯不准确,不真实,甚至是捏造的,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资讯,这更需要我们的客观理性。

(二)广泛积累,迁移联想

投影:2016年1月16日14时40分许,就读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二年级中国女留学生江玥驾驶一辆宾士轿车,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繁忙的百老汇路与麦克林托克路十字路口等待红灯时,遭大卫斯所驾汽车追尾。

随后,江玥车内的一名男性乘客下车察看该车损坏状况,却发现大卫斯拿着一把手枪下车走来。坦佩市警方说,大卫斯走到江玥轿车的驾驶座一侧,朝车内连开数枪。江玥中弹后对该车失去控制,撞上一辆搭载五人的汽车。

师:一种观点是说这位留学生在美国驾车横冲直撞,引起“路怒”被杀;后来经过美国官方调查真实原因,是这位叫大卫斯的女子精神有异常,是一起典型的谋杀,新闻从一开始的报导到最后的结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

投影新闻图片: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

师:你看画面多么和谐啊,火车在上面呼啸而过,藏羚羊自由自在地穿越。这副图片是2006年6月大庆晚报记者拍摄的,获得了CCTV“《影响2006》年度新闻记忆”特别节目的新闻图片十佳铜奖,摄影记者刘为强一举成名。我曾去过西藏并呆了15天,没有看见一只藏羚羊。青藏铁路是2006年7月正式通车的,有人说铁路修建对当地的生态没有任何的影响,你们的看法呢?(生:有。)有,影响非常之大。2008年,有一个摄影爱好者发现这副图片是PS的,很快,记者和报社也承认了事实。

投影新闻图片

师:“上海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这场景我非常熟悉,我小时候就生活在这样的情景中,这副图片出来之后,网上一片对上海姑娘的批评,而对那个男孩抱以同情,网上出现了一些关键字,诸如“凤凰男”“城乡差异”等。有意思的是,后来发现这是一则典型的假新闻,但它投合了某些人的意愿,可以帮助他们宣泄情绪。

(三)探究根源,寻求对策

师:我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在我们的网路上有那么多不真实甚至是有意捏造的新闻?根源是什么?

生小组讨论

男7:原因有很多,纯粹好玩;然后有些是人云亦云;或者有政治目的。(生鼓掌)

女6:我觉得有些是会关系到利益的问题,因为在网路上你的评论如果有很多人看的话就有点击率,点击率越多获得的网路分数越多,所以人们才会炒作一些新闻。(生鼓掌)

女7:我来分享自己的几个观点。第一有些缺少了辨别真相的能力,人云亦云;(师:一个是缺少能力,一个是缺少理性)第二个是内部管理不完善,还有监管不力,政府不打击造假者,或者打击不够重;(师:监管不力,好)还有就是刚才同学说的获取点击率,为追逐利益,发布一些不实新闻。(生鼓掌)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我还全面。我是这样概括的。

投影:

客观原因:传播途径的纷乱,传播速度的竞争,名利驱动。

主观原因:思维惰性,理性缺失,放纵情绪。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假新闻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女7:关于后果,我觉得最近发生的事情有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周子瑜事件。在韩国发展的一位原台湾地区的艺人叫做周子瑜,她在韩国商演挥舞了中华民国国旗。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后来一个叫黄安的人在微博里大肆宣扬,引起一些风浪。当时在中国大陆没有关注,后来媒体关注,台湾的媒体把周吹捧成是台湾之光,并造假说“大陆线民疯了”,夸大大陆线民的反应让台湾线民去愤怒,然后再影响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线民就真的愤怒了,双方开始口水战。周的公司逼迫其像ISS一样念稿,后来,这件事件愈演愈烈,我觉得台湾媒体主导了这件事情的火焰。当时正好在台湾大选前,据不完全统计,这次的风波为台湾绿营至少贡献了50万的选票,可以说间接导致了大选的结果。周是一个小孩子,才15岁……(生鼓掌)

师:这多可怕啊!这么一个新闻被政治操控或者说操控了政治,引起了社会的混乱。

女8:包子的新闻,后果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影响了小贩的生活。

女9:假新闻可以毁掉一个人,有些不实报导让人被判进监狱,再出来已经荒废了人生的大好时光,有些东西是无法挽回的。

师:我把它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对个人的精神伤害;第二个是社会层面,如浙江的地震假新闻,本来没有这回事,但我们有人去捏造的话,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假新闻有深刻的根源,有严重的后果,一个现代人,应该怎么做?

投影:难道就没有办法吗?

师:讨论下,每一组请一个代表发言。

女10:我们组觉得面对假新闻的时候应该保持理性,每个人都有脑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每次看到一篇报导,应该做更深入的搜索,不要人云亦云。(生鼓掌)

师:嗯,保持理性,小心求证。

女11:我们觉得要辨认真假,不要轻信,我们应该理清思绪去面对。(鼓掌)

师:对,不盲从。

男8:我们要先想一想,理性分析,验证真假。

男9:(粤语,教师聆听,请同组同学用普通话翻译)我觉得,我们可以表达观点,但我们要为自己的言说承担责任。

师:民主社会的一大标志就是,既要有言说的自由,又要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

女12:不要变成幕后推手,因为现在网路很发达,不知真假就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生鼓掌)

师:我也有几点想法,看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

投影:

1.肩负道义,承担公民责任;

2.遵循常识,敢于质疑;

3.小心求证,不被舆论裹挟。

师:真的,在这个世界上,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上。

总结:我们今天讨论了时事评论的写作问题,我们平常说的都是怎么写,其实,解决了写什么的时候,表达就显得很容易。当我们看到一则新闻的时候,我们了解情况,想想根源,想想结果,想想我们的办法,文章的深浅取决于我们想得深浅。

四、举一反三,提炼思维方法

师:我们说写作难,其实是没有打开自己的思维,不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智慧审视生活。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时事评论的写作,就是这样一个打开思维的过程。

首先,发现现象不能就事论事,应要学会联系,想到同类的事,评论的不是一件而是多件事,文章更有深度和广度,更有价值和意义。

其次,我们要学着寻找事情的根源,想想它的后果和影响,并提出应对的策略,学会理性思考,这是我们作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时事评论写作的基本思维方法。

当然,我更想知道:这节课以后,当我们面对新的新闻事件和现象的时候,大家会不会也拿起我们的笔去写一写呢?我非常期待。

(作者单位:安徽省含山县第二中学)

[责编潘务正]

猜你喜欢
时事评论投影同学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找投影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