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出版业何去何从

2016-08-09 16:13宋华丽
出版广角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

【摘要】2016年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第十年。在全民阅读风气的推动下,出版业应加强纸质精品出版,同时将新媒体时代下的浅阅读、碎片化、快餐化特点视为一种机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扩展出版的空间。

【关键词】全民阅读;精品出版;电子阅读

【作者单位】宋华丽,青岛出版集团少儿期刊中心。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社会各界对阅读的倡导,以及公民自身意识的提高,全民阅读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如火如荼,推动我国国民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全民阅读链条中,出版社居于上游,是阅读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是全民阅读活动最直接的拉动者,贡献力量最大,体现了出版业的社会文化角色担当。“我们出版业的所谓发展,只是在经济规模意义上的发展,而在促进全民阅读的意义上,这种发展是乏善可陈的。”[1]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这样描述出版业在全民阅读中的角色, 这句话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出版社对促进全民阅读起到多大的作用?反之,全民阅读又给出版发展带来何种意义?

二、全民阅读呼唤精品出版

当下,中国图书出版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出版市场日益庞大。对大部分人来说,阅读已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出版社是图书的直接生产者、全民阅读的水源地,出版物则是出版社塑造自身形象的关键。在日渐膨胀的出版物市场中,精品永远倍受青睐,能有效提高全民阅读的质量,而粗制滥造、模仿跟风的产品却大大降低了全民阅读的意义。

1.减少跟风出版,减少粗糙产品

在面向全民阅读的产品中,大众图书是知识普及的重要类型。十多年来,就家庭教育类图书来说,从2000年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到2009年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两部畅销书让家庭教育图书门类从无到有,从有到大,掀起了阅读高峰。出版社的成功策划和引导,使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为之一新,为全民阅读的书单增添了一抹有价值的亮色。

同时,在家庭教育类图书的阅读风潮下,我们看到,这两部图书背后跟从着数不胜数的模仿者。《哈佛女孩刘亦婷》畅销之后,冠以“哈佛”二字的家庭教育图书瞬间爆棚,子虚乌有的内容也打着这一旗号充斥市场。比如《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哈佛大学给青少年的人生规划课》《哈佛凌晨四点半》《哈佛不眠夜》《哈佛家训》《哈佛理论》等,多达几十种,至今摆放在书店的显眼位置。《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再掀家庭教育阅读高潮后,市面上涌现的跟风书达40余种,网上随意搜索,就能看到诸如《好妈妈也是好老师》《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好妈妈胜过好医生》等名称,从标题、封面到内容,无一不是刻意模仿拼凑之作。这些粗糙的跟风书和伪书,利用制作者的强力宣传和广大读者的不辨真伪,挤压精品图片的生存空间,获得一本万利的利润。

由这两次家庭教育类图书的出版风潮可以看出,出版市场的跑偏,让本来潜力颇大的教育图书门类变得狭隘,造成出版资源的无端浪费,也造成对广大读者的误导,直接降低了全民阅读的意义。在这方面,出版行业的主管部门责无旁贷,要以更完备的法律条例规范出版市场、监管图书市场,对全民阅读负责。

2.精品出版物永远受青睐

做优秀产品的提供者,阅读潮流的引路人,这是出版社的责任和义务。出版社应面向大众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多出版有社会价值、有文化积淀的优秀产品。

2015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民众的数字阅读率为58.1%,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与之相应的是,近六成国民仍倾向于阅读纸质读物[2]。作为出版从业者,我们应该认识到,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共同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以往我们谈论出版业的转型,多着眼于数字化、电子化带来的冲击,缺少对当下所处的出版市场的反思。精品纸质出版物依然备受欢迎,欣赏、选择优秀纸质出版物的读者大有人在。与其说电子化给纸质出版带来挑战,不如说电子化对纸质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出版要做的是调整自身结构,转向精品制作,减少粗制滥造的现象。

三、全民阅读刺激电子出版的增长

2015年,亚马逊公司在《中国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认为,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正变得浓厚,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睡前、节假日、上下班(学)途中等碎片化时间成为读者的主要阅读时间;三是电子设备对读者阅读量的提高有明显作用,通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受访者比例高达78%。作为出版从业者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两点启示:一是出版业还在谈论电子化对出版行业的冲击、纸质出版向数字化的艰难转型是否有现实意义;二是读者的阅读口味、阅读习惯已经超前进入电子化时代,呈现供需不对称的情形。反过来,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全民阅读带给出版业的变革方向。

1.浅阅读、碎片化是一种机遇

以往提到电子阅读时,我们描述最多的就是浅阅读、碎片化、快餐式,认为电子阅读无法达到纸质阅读的深度和营养,算不上“真正的阅读”。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置身于电子阅读氛围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浅阅读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阅读方式。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代人的时间呈现碎片化状态,他们愿意且不得不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 “在时间被肢解得相当碎片化的都市生活中,移动阅读可以使碎片化的时间得到比较好的利用。”[3]值得注意的是,读者选择碎片时间进行阅读,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希望在零碎的时间中获取有益的知识。那么,出版社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读者的碎片时间能够有效利用,才能适合读者需求,提高浅阅读的质量?

如果说,传统出版行业正处于分蛋糕的状态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的机遇是一块全新的蛋糕。已有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人正加入手机长文章阅读行列,乐意阅读和分享高品质的文章。此前,大多数出版商认为电子设备只能进行短小文章的浅阅读,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确切的[4]。出版社作为阅读的引导者,要坚信内容为王,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出版更高品质的内容。可以设想,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和读者意识的变化,浅阅读、碎片化这些贴在电子阅读上的标签,会逐渐在时代的进程中被摒弃。

2.用电子手段传播精品

人们有目共睹的是,越来越多的儿童正使用电子设备阅读。与其担忧青少年用电脑消磨时间或阻拦儿童玩手机游戏,不如利用这些便利的电子设备向他们呈现更有益、更有营养的东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手机传播知识的方式也成为主要途径。在发达国家,包括NG Kids(《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在内的多家著名科学杂志都在纸质版和网络版的基础上,制作了APP版的电子期刊,在纸质刊物之外推送更多精彩内容,不仅可以看,也可以听,还可以动手。同时,不少出版机构、科研教育机构、网络技术公司也在联手开发科普软件,比如扫描天空识别星座的天文类应用“星图”,能自动识别花草树木的植物类应用Leafsnap,以及在游戏中学习各国文化的地理类应用Planet Geo……这些富有动感的有趣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目前,我国在向青少年传播知识的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平面化书本,已有的电子产品多集中在教辅领域,在课外方面还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和盈利空间。在笔者从事的少儿期刊行业,纸媒与电子化的结合方式大多是将纸质内容做成数字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扫描纸质刊物的二维码获得更多知识,等等。如前文列举的国外有趣、实用的原创型电子阅读资源还很稀缺,电子出版的市场尚待开拓。

国内外的出版实践说明,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业与互联网、科技、教育、电视等行业的跨界合作将会越来越普遍。传统出版业要想生存下去就不能闭门造车,要拥抱技术变革,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这也是全民阅读带来的需求。在全民阅读时代,出版物的载体无论是纸媒还是电子设备,已经不再重要,还有其他更多、更重要的问题等待我们去关注和面对。

出版物的电子化趋势也预示着,阅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用“看书”,高科技手段已将人们的阅读方式延伸到五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求知的意义上来说,全民阅读也具有了更包容性的含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作为追求社会效益的思想引领者,还是作为追逐经济效益的生产商和销售者,出版业要走的路都还很长。

[1]李昕. 做书——感悟与理念[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EB/OL]. http://www. chuban. cc/yw/201504/t20150420_165698. html,2015-4-20.

[3]聂震宁. 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J]. 现代出版,2015(1).

[4]美国《大西洋月刊》电子版,http://www.theatlantic. com/technology/archive/2014/01/sit-back-relax-and-read-that-long-story-on-your-phone/283205/.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
倡导全民阅读工作研究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基于不同媒介的阅读推广模式探析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