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实证研究

2016-08-11 01:59广东省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林斯敏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微信

广东省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林斯敏



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实证研究

广东省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林斯敏

摘要:在移动技术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中,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智能终端辅助口语教学成为可能。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移动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某中职一年级60名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实验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的运用是否能提高口语成绩。本研究结合微信的优势,设计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并进行初步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的运用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成绩,中职学生也乐于接受基于微信的口语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微信 口语教学新模式 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尽管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在说的要求上,提出以下具体要求:给出简单的要求和指令;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日常会话;简单描述个人和日常生活情况;运用“交际功能项目表”中的功能进行简单交际。

针对这些要求,广州市中职教研会每学期将围绕大纲中提到的43个话题共22套试题进行英语口语统考。实际的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却面临很多困难。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缺少真实的语境,口语水平有限,缺乏实际运用的条件。从口语应试的角度来看,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口语训练,课后也无法一一辅导,有时传统的口语考试也让学生和教师过于疲惫,学生的口语考试成绩不理想。

随着移动终端突飞猛进的发展,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辅助中职生口语训练成为可能。尤其是时下非常受欢迎、易操作、交互性强的微信更适合应用于中职口语教学。

二、微信及其在口语教学应用的研究概述

1.微信简介

2011年腾讯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微信(wechat)。它设计人性化,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便捷,整合了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源,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途径即时发布信息。同时,微信还提供了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下图为微信的主要功能:

微信的主要功能

2.基于微信的口语教学应用的研究现状

目前,很多专家学者都认识到微信在移动语言学习领域的潜力,基于微信的外语语言学习研究和实践成为热点。英语学习的微信公众平台有很多,如每月发一期、以过关游戏形式呈现的“英语流利说”,发送图文、视音频信息的“天天英语”,着重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译、写、读并进行人工批改作业的乐闻携尔“空中课堂”等。这些公众平台说明基于微信的英语学习潜力无限。

目前基于微信的英语学习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知网搜索关于“微信”的相关研究论文的研究角度集中在基于微信大学自主学习模式建构,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始以及辅助英语教学等应用的初步探讨。有关“微信”及“口语教学”的研究凤毛棱角,更不用说核心期刊。微信作为学生普遍使用的通信软件,具备应用于英语听说教学的功能已被广大一线教师认可,它也是学生非常认可和希望应用于英语听说的学习手段。

针对这一需求,有学者基于微信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作了实证研究。此研究在调查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微信的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模式并进行初步的实践应用。

有学者从微信的功能出发简述其在辅助英语口语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有学者结合微信的便捷性、交互性、多模态性、资费少等优势提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

由相关研究可知,大部分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为主,少见已中职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针对英语口语进行专门性的研究为数较少,所做的研究并非完善的实证研究。

因此,本文拟从实证角度探究微信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运用的可行性,以期改善中职英语的口语教学,提高中职生英语口语成绩。这不仅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结果,而且致力于为一线教师利用微信促进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方法和借鉴,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三、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基于学习者个人经验、信仰、心理和观点之上的自我探索、知识建构和意义协作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微信上的各种资源进行自我探索。对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构建知识,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协助,共同进步。

2.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指借助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精短的知识内容。它融合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的特点,扩展了学习场所,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特别是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学习的活动更具情境性,学习者能在情境中内化和利用知识,实现与情境的互动;移动学习的内容是随着学习者的时间、地点需求发生变化的,这为学习者打造了“无缝学习”的环境,改变了学习方式。

四、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的实证研究

1.研究问题

通过实验研究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的运用是否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成绩?

(2)中职学生是否接受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

2.研究对象

本实验在广州市某中职一年级新生中的两个平行班进行,笔者将所教的A班设为控制组,B班设为实验组,每班参与实验的人均为30人。经过第一学期的英语口语期末考前测发现,控制组与实验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两个班的英语授课教师都一样,每周的授课课时均为4节,授课内容基本一致,唯一区别在于口语训练的方式和考试方式不同。控制班学生使用传统的口语训练方式和考试方式,而实验班借助微信进行口语训练和考试。经过调查,实验班参与实验的学生都配有智能手机,而且在教室和宿舍里均可以使用无线网络,具备借助微信进行口语训练和考试的条件。

3.实验过程

本实验历时八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单元口语测试。表1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实验组的操作过程为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

表1 控制组和实验组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

经过8周实验后,控制组和实验组已经把统考内容的43个话题和22套试卷学习完毕。后测时,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生都在语音室完成口语测试。考试内容均出自43个话题和22套试卷,是广州市口语统考的范围。笔者及两名有经验的教师针对口语试题的题型制定以下评分标准:

表2 口语测试评分标准

实验后,两名有经验的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客观评分。

4.实验结果

本实验结果采用SPSS 18.0软件对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口语前后测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控制组与实验组前测的口语总分均值差别不大(为0.4分)且P值为0.24>0.05,因此两个班在实验前英语口语整体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 控制组与实验组口语前测总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表4 控制组与实验组口语后测总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如表4所示,实验组口语总分为75.5分,比控制组高4.2分,且P值小于0.05,表明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后测总分均值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基于微信的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的运用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成绩。其中,控制组与实验组每小题的各分值比较如表5:

表5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朗读短文及看图回答问题方面中各维度的均分都比控制组高。这表明基于微信的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的运用不仅能总体提高中职学生口语测试的成绩,也在各维度的比较上占有优势,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5.质性分析

为了对量化实验结果进行补充,实验结束后我们还对基于微信的口语教学新模式的实验组随机选取好、中、差各两名学生进行访谈。此访谈旨在探讨中职学生是否接受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笔者对学生访谈的回答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他们对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有以下体会:

(1)学生愿意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使用微信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口语训练机会,他们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获得他人的即时评价和反馈,提高口语能力。

(2)学生喜欢利用微信进行单元口语测试,这样可以节省已往的考试时间,使教师有更多机会反馈口语测试情况,同时学生考试过程中也不会过于紧张。考试过程中的微信语音能保存下来,便于日后反馈和评价。

(3)学生认为微信能增加学习英语的机会,尤其是教师推荐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学习材料可以拓宽学习英语的途径。现在他们更有热情学习英语,乐于练习口语,说出的句子和单词比以前多了,口语表达自然比以前好。

因此,访谈结果可以得知,中职学生接受基于微信的口语教学新模式。

五、结论与讨论

经过八周的实验和访谈结果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基于微信的中职口语教学新模式的运用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成绩,并且中职学生接受基于微信的口语教学新模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微信作为一种移动技术支持移动学习的模式,具有移动学习的所有优势。微信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学习者不再“失声”。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甚至是口语测试时使用微信进行轻松自由的学习,一来可以减轻口语表达的紧张情绪,二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接受英语学习内容。

克拉申指出,课堂上英语学习的焦虑感(怕出错、怕丢面子、怕教师批评等)与学习失败相关,英语成绩的好与差可以通过焦虑程度区分。微信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给外语学习带来的焦虑感,学生在亲切自然的环境中练习,焦虑感和自卑感逐渐消失,自然增加了中职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和效果。

其次,微信使英语口语学习具有社交性,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口语交流平台。微信教学可以使用“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多种交互方式。这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到的自我探索、知识建构和意义协作过程。本研究中,教师通过微信发布学习任务或学习材料,学生随之发布各自的作业,教师及同学能对其做出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教师营造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氛围,可以加强以作业为中心的互动交流,学生口语学习的主动性更大。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也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根据语言输入理论,语言习得有赖于大量的有效的语言输入。教师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的运用为英语口语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输入平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课时有限、输入量不足的缺陷,有助于英语口语在课外的习得。同时,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易于加强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加强语言学习从而导致输出量增加。

六、结束语

通过此次实验,学生和教师都体验到基于微信的中职学生口语教学新模式具有可行性。实践后,学生的口语成绩以及学习口语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笔者预期的效果。虽然本实验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为日后的教学和研究给予很多启示。笔者定会以此次实验为基础,继续探索基于微信的口语教学新模式,这对于辅助课堂教学,弥补传统课堂的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 洁,王以宁.移动技术促进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

[2]柴阳丽.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

[3]王丽萍.微信在大学生英语口语移动学习中的探索与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4

[4]张 欢.基于微信的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上) [J].电化教育研究,1997

[6]陈维维,李 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

[7]李泮池.浅析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

[8]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9]周晨蕊,孙 众,沈海娇.基于移动社交的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效果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5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042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微信
微信
微信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