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人才租赁创新模式研究

2016-08-11 01:59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陶咏梅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创新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陶咏梅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人才租赁创新模式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陶咏梅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面临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人才租赁以其灵活多样的就业模式,成为平衡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以高校为主导的毕业生人才租赁创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人才租赁 创新模式

一、人才租赁的相关理论

1.人才租赁也称 “劳务派遣”,指人才租赁单位与劳动者确定劳动关系后,与实际用人单位签订人才租赁合同,并按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派送本单位的劳动者到实际用人单位工作。

2.人才租赁的优势

人才租赁打破传统单一的用工模式,大大提高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是人力资源市场三方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用人单位为提高用工弹性,规避法律风险和降低用工成本,选择在非核心业务上聘用派遣员工。劳动者通过人才租赁模式可获得更多就业信息,快捷进入工作岗位。租赁公司通过提供专业的人才租赁业务获取自身收益。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更符合现代就业的规律性,能够快速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

3.人才租赁的分类

人才租赁一般分为常雇型人才租赁和登记型人才租赁。前者指人才租赁单位与劳动者建立长期劳动关系,合同期内全面承担雇主责任。后者指劳动者只是在人才租赁公司登记,当租赁公司有劳务派遣协议后,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协议终止时劳动合同随即终止,租赁公司不再承担任何雇主义务。

我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派遣暂行规定》等法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这明确了我国今后的人才租赁形式必将以常雇型为主,维护被租赁者的权益,提高其工作稳定性。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状况

目前,我国城镇所需就业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还有相当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与社会岗位要求难以衔接,出现人力资源供求结构性失衡的现象。同时,我国的公共培训服务体系未建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不健全。

2.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状况

国际劳工组织(ILO)认为,就业力是指人通过培训和教育而获取的就业、晋升以及应对环境变化的资本和能力。在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缺乏合理规划,导致其就业状况雪上加霜。

三、以高校为主导的人才租赁创新模式

高校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足够的就业信息来源以及求职经验,这会降低社会人力资源整体配置效率,造成人才浪费和社会不稳定。人才租赁公司可起到信息中介平台和整合三方利益的作用。在传统的人才租赁三方模式中,被租赁的劳动者的利益常常缺乏保障,受到侵害。以高校为基点的人才租赁创新模式,可以有效保护派遣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提高社会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效率。人才租赁创新模型如下图:

大学毕业生人才租赁创新模型图

人才租赁公司必须与高校毕业生签订两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即使在“空租”时期,人才租赁公司也需要向高校毕业生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标准的工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工作管理关系,人才租赁公司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租赁协议,构成劳务合作关系。高校的主导作用体现为:一,随时将经筛选的就业信息传达给毕业生;二,监督毕业生与人才租赁公司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监督派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待遇、工作情况等,有效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三,根据多方反馈的信息,高校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高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或人才租赁公司的需要,对在校学生采取“订单式”培养,建立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捷径。

四、结束语

人才租赁多元化的就业模式能够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政府必将出台更多有利于人才租赁业发展以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我国“十二五”《促进就业规划》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以多种灵活方式促进就业。根据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一个可预见的趋势是,各地政府将基于公共福利视角,允许高校逐步开展以毕业生为服务对象的非营利性质的人力资源派遣业务,使高等教育能更加广泛和切合实际地服务社会,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使命。

参考文献:

[1]姜婷玉.PW公司人力资源派遣管理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4

[2]Peter T.Knight.Employability and Goo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3

(本文系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以高校为基点的大学毕业生人才租赁创新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B065号)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244

作者简介:陶咏梅,女,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创新模式
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索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