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国家经济学专业留学生培养经验探析

2016-08-11 10:06王维然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济学留学生教学

摘要:中亚国家由于受计划经济思维影响极深,致使其对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认识存在不足。而大量受过规范经济学训练的中亚学生回国后将会对各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产生影响,从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产生推动作用。在培养过程中,要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来设计课程体系,以实现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经济学 留学生 教学

自从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阿斯塔纳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国内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出现了一波高潮。在已发表的研究中,主要是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大量论述,其次是关于中国推动沿带国家建设基础设施、进口资源和能源的通道方面的建议,而对于丝绸之路如何为沿带国家创造利益方面研究较为缺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会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漫长过程,沿带国家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来推动本国参与到在这一进程中,因此如何培养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人才应该成为研究的关注点。

本文在总结了培养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着力培养受过规范的经济学专业训练的留学生,这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会发挥基础性作用。随着这些学生学成回国,他们会对本国如何参与国际竞争、适应国际经济规则、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方面提供新的观点和思路。

一、制定恰当的培养计划

培养留学生,需要针对留学生的特点设置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该是立足于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其目标在于培养受过规范经济学专业训练的学生,而不是仅仅以学习汉语为目标。

在以往教学实际中,发现大部分留学生对于自己留学所树立的目标就是学习汉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即与其国内的现实需求有关(随着大量中国企业前往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活动,很多掌握汉语的中亚国家民众因从事翻译工作而获得了较好的收入),也与他们本国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有关。中亚国家受计划经济影响很深,到现在对于发展经济的观点仍多为计划经济思维,例如认为政府能够而应该在发展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为改变这一观念,需要设置的课程能够讲解清楚市场经济的体系、作用以及市场配置资源能够起到政府无法发挥的作用。这不仅需要理论的讲解,同时也要强化案例教学,特别是从中国的发展经验来设计案例。因为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很强的感召力,他们普遍希望了解中国经济如何在短短30多年里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作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来看,其经验比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中亚国家更具有针对性和相似性,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前往往对本国经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看法是偏向计划经济思维的,而在学习后,则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观念。理解了融入国际市场、开放本国经济的必要性,也认可了外国企业在本国投资、发展的重要性。其思维的开放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适当前延专业与汉语结合的培养方式

留学生在学习中,因具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往往自认为能够与中国学生日常交流,就一定能够进行专业学习,故要求和中国学生同班授课。但实际上,其汉语远不能达到开展专业学习的基础。在安排留学生加入到中国学生班级后,留学生普遍感到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也无法理解所讲授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在留学生的预科阶段,就安排老师为其开设经济学的专业基础课,讲解经济学相关专业词汇和概念,为其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选学中国学生课程能够让留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汉语基础较为薄弱,同时认识到掌握日常汉语还远不能达到开展专业学习的程度,这会使得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转变。在意识到自己的汉语与专业知识的差距后,留学生也就接受了教学管理和安排,并且能够努力学习以跟上中国学生的水平。

三、研究与教学相结合

在设计留学生培养课程时,要考虑到留学生对本国的关心与感情,开设研究中亚国家经济发展路径的专业课程。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现状与特点的讲授,会使学生不但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更准确的认识本国经济的特点,对如何发展本国经济、开展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关系有了更为积极的看法。

而开设针对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课程,是以老师所开展的中亚经济研究为基础的。老师对中亚经济研究的越深入,其讲授的内容就越能得到学生的共鸣,这样也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

留学生们是离开家庭、祖国来到异国求学,在融入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存在很多困难,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孤独感,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关怀学生,对其生活、思想状态要有着深入的了解,对其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也要积极想办法予以解决。这可以有效地拉近老师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感情上有归属感,认可自己是学院的一份子。这样在有问题和矛盾发生时,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很好的沟通,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

在关爱学生同时,要制定的合理的规章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由于种种原因,如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各国教育体系和特点以及学生个人性格,部分学生往往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较为自由散漫。如果不能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应有的管理,会使得其他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导致整个学习风气的下降。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要严格公平的执行。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学生所犯错误,绝不姑息迁就。但对于学生合理合法的要求,也应该予以满足和保护。这样,学生就能够真正从内心认可学校的管理,即使受到了处分,他们也清楚这是因自己错误所致,而不会对学校管理产生情绪上的对立。同时也能让其他学生清楚的了解哪些事不可做,从而使学习风气不断改善。

综上所述,在培养留学生过程中,要取得较好效果,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培养体系,始终以培养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育作为核心,并以此来开展全方位工作,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提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王维然,1971—,男,山东聊城人,博士,副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一体化。

猜你喜欢
经济学留学生教学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