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变电运行人员内部流失原因及对策

2016-08-11 10:06江天缘魏杜娟魏巍刘恒方钟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供电企业对策

江天缘 魏杜娟 魏巍 刘恒 方钟

摘要:当前,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如何利用企业文化、体制、制度及办公环境等软硬件,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保持一线员工队伍稳定,越发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变电运行作为企业核心专业,维持本专业员工队伍稳定性,对于供电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供电企业 变电运行人员 内部流失原因 对策

一、变电运行人员现状

某市级供电公司变电运行专业原有运行人员达到100多人,由于种种原因现有人员仅66人,其中中层管理人员1人、技术人员1人、技能人员64人。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占生产人员的86%以上,高级技师、技师占比36%,员工队伍年龄结构层次相对比较合理。随着该供电公司所属的变电站也将越来越多,变电运行专业现有人数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加之员工内部流失现象的存在,也必将给安全生产有序开展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发展。

二、变电运行人员内部流失的原因

1.期望与现实不符

近年以来入职的新员工普遍有着较高专业学历,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变电运行岗位上工作,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与社会接触的深入,越发感觉到现在的工作枯燥、单调、乏味与当初的理想相差甚远。他们渴望在工作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亮点,一旦有机会,就会离开变电运行岗位去别的工作岗位。

2.变电运行工作性质打乱了生活规律

变电运行工作多为值班岗位,监控台工作为工作一天一夜,休息两天两夜,在离市区较远的集控站或变电站,上班基本上是三天或四天一轮换,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方式,尽管下班后有相应的休息时间,但是生活规律因工作性质而打乱。另外,变电运行员工,不论节假日,只要轮到上班就必须坚守岗位。节假日与家人的团聚、正常的人际交往也都会因工作性质不能同步。他们宁愿选择一个作息时间正常的岗位,来保证工作、生活、学习的平衡。

3.缺乏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近几年来新招大学生都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加之工区的“导师带徒”制度的执行,使得他们技能水平提高的速度大大加快。他们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有的已经骨干,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而公司相应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并不系统全面:首先表现在新员工引进后的安置上,新员工的见习期比较长,从事的工作杂,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大,对工作容易产生不满;其次是培训,针对变电运行的专业培训虽然在逐年增多,但是很多培训都是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明显,不能真正使员工在培训中获益,这样就会使员工有抵触培训的情绪;最后是晋升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论资排辈现象依然存在,晋升缺乏公开、公平。

4.变电运行人员面临职业枯竭的危险

变电运行工作责任大,安全要求高,工作地点固定,工作枯燥乏味,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心理波动,产生心理疲劳,进而出现心理枯竭。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枯竭就是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厌弃工作的一种感受,包括心智枯竭、加之枯竭、行为枯竭等。众所周知,人的心理状态决定着人的行为,进而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状态,人们都希望以健康的心理投入到工作当中。变电出现的心理枯竭现象也是变电员工宁愿放弃高岗级工资离开变电去岗级相对降低的岗位工作的原因之一。

三、应对策略

1.健全和完善激励竞争机制

(1)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薪酬的作用不仅在于保障人才的基本生理需要,还可以满足人才的尊重、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同时也代表了公司对人才价值的认同。公司应该针对变电运行员工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薪资待遇,可以进一步向变电运行岗位倾斜。当然不能盲目的加大收入差距,可以增加激励性工资的变动范围。这样一方面不仅可以鼓励员工通过提高自身技能业务水平来提高收入,从而调动变电运行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公司其它专业员工不至于觉得受到不公平的薪酬待遇,而失去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

(2)建立竞争性的福利体系。完善的福利体系,这不仅能给员工带来较大的方便和满意度,还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应该建立有竞争性的福利体系,避免“大锅饭”式福利的出现,这样才能发挥福利的最大作用。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公司可以把KPI绩效考核体系和360度绩效考核体系相结合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以此来衡量员工的工作,通过记录、奖惩,告诉员工企业需要什么,哪些行为得到认可值得鼓励,哪些行为应当禁止,从而更有效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使员工自觉的学习和提高技能水平以符合公司发展需求。

2.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员工安心工作的有效保证。变电运行专业管辖的几个集控站虽然地理位置有差异,但是集控站里的工作生活设施比较完备。也就是说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好的,但仅仅由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不够的,还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公司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可通过组织一些团体活动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加强同他们的情感交流,使他们释放工作压力,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才能立足本岗位,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风采。

3.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体系

(1)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体系。供电公司是以安全生产为前提的,公司可以通过对变电运行专业安全员进行心理咨询培训,使其能够胜任该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职务,各个变电站、集控站分别设置心理咨询联络员,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变电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防止心理枯竭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工作效率,增强对变电运行岗位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注重情感留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深入员工生产和生活中去,创造一个充满情和爱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不仅能激发爱岗情怀和责任意识,还能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归属感。

4.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留住人才的一项重要砝码。公司应该根据员工的价值观、兴趣爱好、职业意向等情况,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为其规划职业生涯。

(1)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公司应根据变电运行岗位实际为变电运行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这样新员工进入变电运行岗位后,能够对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和以后的晋升空间有大概的了解,让他们对未来有一份憧憬,从而决定自己的去留方向。如果选择留下来,会为争取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实现个人与企业的最佳组合,从而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工作状态。

(2)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公司在为变电运行人员提供各项有针对性的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培训的效果。通过对每次的培训进行四级评估来确定培训的效果,为以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通过培训开发,不仅提高了员工素质、技能水平、工作效率,而且还使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另外,还要把用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员工对变电运行岗位的认识,树立良好的工作信心,鼓励他们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总之,变电运行人员内部流失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只有多措并举,不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员工的满意度,才能更好的让员工立足本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供电企业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