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2016-08-11 10:06季红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信力程度信任

摘要:政府公信力的高低代表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及配合程度,它关系着政府能否高效运行,同时也是代表社会稳定的一个核心因素。只有公民相信政府,才会更积极的配合他们的工作,政府的政策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执行。然而,在实际中,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公民对政府失去信任,如强拆政策导致的自焚事件等,这些情况的存在已经影响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因此,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已经迫在眉睫了。

关键词:公信力政府公民

近期,人才房画饼充饥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人才愿意考虑去厦门各个领域工作,首先吸引他们的就是可以申请厦门市人才住房。在房价飞速增涨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最好的吸引政策。但是由于厦门市出台了新的规定,不仅不能申请,而且已经到手的住房也可能会不翼而飞。这一事件的发生,反映了政府的言行不一,也拷问了政府的公信力。在这样的背景和情况下,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已经非常迫切了。

一、政府公信力的概念和内涵

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西方要比国内早。各位学者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视角不同,导致对它的概念解释也不同。吴威威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形象和产生的社会信誉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应。 唐铁汉认为它是政府的影响力、感召力、同化力、吸引力。 薄贵利认为它是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

通过各位学者对政府公信力的定义,以及结合信任的概念,本文将政府公信力定义为政府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社会利益,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等来获取公民的信任,即公民对政府行为的认可程度。公民对政府信任程度的高低取决于政府的行为,高效合理的政府行为能够博得公民的信任,相反低效且不民主的行为也会损害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公信力其实就是一种信任程度,它是一种无形资产,需要不断的积累。高效的工作能力,工作人员的廉洁程度等,这些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倘若公信力的程度高,则代表这公民对政府行为的满意程度高,也表示公民对其工作的认可程度高。并且,政府公信力的程度高则会增强公民对政府工作的配合程度,特别是在公共政策执行方面,也会积极的配合。

二、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在了解了政府的公信力以及现实中发生的种种情况,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也不只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也包括时代的变化以及公民过高的期望。但本文研究的主要就是政府方面的原因,即政府不良的行政行为导致原本具有的公信力下降。

1.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

公民相信政府的主要原因是高效的工作能力、廉洁的作风建设、权力运作的透明度以及为民负责的态度。其中透明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如果是一个高效但又不透明的政府,公民什么都不知道,只能被动的接受政府的各项指令和安排,这样的政府能让公民信任吗?可见,透明度在公信力中的重要地位。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就是要求政府在第一时间将有关信息公开,掌握信息公开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动的公开信息。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公民有时获取信息的时间比政府公开信息的时间还要早,这就使得自己处在被动地位。特别是在突发性的事件中,更要快速准确的传达信息,而不是遮蔽隐瞒。如湖北石首事件,它的起因就是认为厨师非正常死亡而引起的。法医在调查死亡原因后将尸体停放在酒店大厅,进而引起了不明真相的群众的围观,导致道路阻塞。随后,越来越多的群众聚集,并与维持治安的民警发生冲突,致使人员受伤和公共财物的损坏。在事件逐渐平息之后,突然流传出了在该酒店下水管道发现两具尸体,挖出多块骨骸的流言,致使该事件愈演愈烈。之后,家属要求再次详细的检验尸体,给出具体的说法。在家属的要求下,政府组织权威专家进行尸检,并把死因公布于众。在这起群体性事件中,为什么会演变的越来越激烈,主要就是因为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开、传播相关信息,让流言在第一时间占据了人脑。如果政府及时处理,并快速有效的把信息公开,传播出去,掌握最佳时间,也不会出现事件加剧的现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主要就是因为小道消息的传播占据了第一时间,政府发布的信息处在被动位置。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公民总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和热点事件。因此,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增强透明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加强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倘若是一个廉洁且高效的政府,公民会相信这个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他们考虑和服务的,反之则是政府工作人员把自己的私人利益放在首位,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公民就不会再信任政府。当前,使得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频繁曝出的官员贪污腐败案。且一些贪污案并不是单个官员的贪污,而是贪污官员之间结成了一张网,形成了一个个“帮派”或团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如石油帮,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被宣布涉嫌严重违纪,接收组织调查的一周内,冉新权、王永春、李华林、王道富也相继被查出有违纪现象,需接收组织调查。他们曾经都在石油系统内担任高管职务,因此他们也被戏称为石油帮。

公民把自己的部分权力让渡给政府,政府行使公共权力,依靠公共资源进行决策和规划,因此,政府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应打造服务型政府。在接连曝出的贪污腐败案的情况下,急需严惩腐败官员,加强廉政建设。

3.强化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危机事件是指社会上突然发生的,具有突发性、意外性、破坏性和紧急性。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 因为危机事件是不能预料的,所以不能提前做到详细具体的应对措施。而且它的破坏范围广,破坏力度强,这就表明政府在处理这类事件时要有极强的能力。

虽然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能预料的,但倘若政府能快速准确有效的处理危机事件,减少公民的损失,公民从中可以看到政府极强的责任意识,因此会留下良好的印象。相反的,如果政府对危机事件进行隐瞒,但又由于现代网络的快速传播能力,公民很快就会了解详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增加公民的不满情绪,也会破坏政府在公民心中的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如故宫门事件,就是因为故宫博物院管理方在处理过程中接连出现失误,导致故宫四重门扩大为十重门。

三.结语

公信力高的政府才能获得公民的信任,才会相信政府是在维护他们的利益,因此政府才能在公民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和措施有很多,本文提出的三点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总之,公信力的塑造就是要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参考文献

[1]吴威威.良好的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J].兰州学刊,2003(6)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7)

[3]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社会[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2)

[4]薄贵利.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5)

[5]赵修安.地方政府“公信力危机”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3年(11)

作者简介: 季红,1990年,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研究生学历 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公信力程度信任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表示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路径浅析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