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提升研究

2016-08-11 10:06周舟王宏虬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提升途径大学生就业

周舟 王宏虬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云南高校大学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难,创业难,用人单位招聘也难,形成云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新常态。作为大学生单纯的谋求学位、考取证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主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学校应设计符合大学生自身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系统的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应紧密联系社会、服务社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要创建并推动大学生联合培养与实习制度,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需要进一步重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增加就业岗位,构建创业平台,引导大学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状况 就业质量 提升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过去的“计划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配置模式。自主择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和择业自主性,但是,由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不足,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层次低,造成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再加上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的连创新高,“史上最难就业季”已持续了三年。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云南省达到13.8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云南省达到15.2万,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云南省达到16.2万;屡创历史新高。日益庞大的毕业生群体见证了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从数量来看,云南高校毕业生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高。据《云南省2014/2015学年初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云南省省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824451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3%。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6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7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0所;高职(专科)院校37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与东部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相比也差距明显。那么,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基础教育、高考招生、高等教育制度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都存在较大问题,社会文化、职业价值导向偏差也带来不少问题。所以,需要从教育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顶层政策设计、文化导向、职业价值等方面着力,通过多条途径形成合力来提升云南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

一、就业质量标准的定义

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的热点之一。就业率作为社会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参照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但就业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高校及其专业毕业生的市场供求状况,简单反映高校在某一阶段就业人数及其比例,是“量”的概念,无法全面反映毕业生流向、就业结构、毕业生满意度等复杂的就业现状,无法对就业进行“质”的评价。因此需要明确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定义。所谓就业质量应该是一个评价体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从就业机会的获得上体现就业竞争力;从薪资收入、工作环境等指标体现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从工作的稳定率、专业的对口率、职业发展空间等岗位特点体现职业发展趋势。总的说来就是人职匹配的程度。

二、云南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分析

1.大学生就业情况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盲目突出应试能力,在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基本缺失,学生在报考大学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倾向,同时对高校各专业的社会前景缺乏客观认识,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现行的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机制造成大量专业调剂,因此很多大一新生对录取专业不满意,难以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及专业学习。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生涯的概念认识粗浅,仅停留在“考证”、“职业热门”“行业收入”等问题上,职业能力准备严重不足。由此造成云南高校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造成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无法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行为茫然无措,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而就业之后违约率较高,跳槽、离职率也比较高。

2.云南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云南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多沿袭传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和职业咨询仅作为“点缀”,并未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培训和个体咨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还有相当距离。云南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仅仅是选修课,甚至几次讲座的水平上,而且关注的焦点是毕业生,较少能从低年级就开始职业生涯的引导和教育。这就造成云南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现状与全国相比处于明显滞后的地位。

其次,云南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上也存在明显差距,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起点低、质量差、理念落后,就业服务基本上是以就业推荐、就业派遣、外联企业、举办校园招聘会等传统形式为主,就业服务质量停留在粗放的就业集市的低水平上。

云南高校尚未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并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数据库”。云南高校尚未建立就业反馈招生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缺乏学校与毕业生回访机制。未能充分听取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3.用人单位未能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用人单位招聘时倾向于聘用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但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贫乏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没有实行实习生制度,这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所欠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基础教育为大学所提供的是应试型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校师资队伍存在制度缺陷,高校老师没有在用人单位工作过的经历和经验。由于人事制度、以及学校本身等多方面原因,学校进人条件都是要求博士学历,低于硕士研究生的学历不能入编,使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进不了学校。最重要的是教育管理体制的障碍,大学课程中普遍缺乏新内容,高校教师使用的教材,引用的案例,几年、十几年不变,这些都从机制上面影响了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影响学生与社会的接轨。

用人单位应主动与高校寻求人才培养协作的共识。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是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展的需要,在有利于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在实践中尽快成才。这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创建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发展的双赢局面。

4.人力资源保障和教育行政主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1)人力资源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

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在云南劳动力市场一直非常薄弱。人力资源保障部门首先是加强工作岗位需求信息平台建设;解决就业信息与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对接的问题。其次,创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引导就业方向。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制定政策、制度。目前,制度、政策的调整缓慢,例如:越是发达地区、垄断行业收入越高,与边远基层和落后农村形成强烈反差。应加快清理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各类限制性文件,出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保障文件,促进大学毕业生多层次、多渠道就业。

(2)高校发展与布局存在的规划问题

目前,云南高校数量达到69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成果。但是,云南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较大问题,办学定位含混不清,招生缺乏科学论证,招生与就业不挂钩,专业设置盲目无序,学科建设重叠浪费,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对应,培养质量与与行业要求背道而驰等等。例如:全省农林类、师范类院校数量过多,专业重叠,毕业生过剩。而工科类院校数量较少,专业发展不足,毕业生相对稀缺,用人单位招聘比较困难。所以,应该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协调高校的重组、整合、发展。比如:将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的农林类优势学科合并吸收省农科院、林科院合并建成农林学科优势的特色区域高水平大学——云南农林科技大学;将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的交通、机电、工业、工程类专业合并建设成为培养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区域高水平大学——西南工业大学。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就业工作考核把就业率作为重要指标。但是毕业生的就业率由学校调查填报,而非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失业或(待就业)登记制汇总形成,造成高校在就业率上注水的冲动。

三、对策与建议

第一,引导云南高校加强与行业、产业等用人单位的沟通,创建高校校长和企业家例行的峰会沟通机制;建立工程师、教师双向交流、交叉培养机制;建立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实训、实习、见习机制。

第二,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用人单位应完成角色意识转换,强化人才开发制度建设,推行规范化人才制度管理。用人单位要创建并不断推动大学生实训、实习、见习制度的形成。

第三,建立权威的就业公共信息的统计和发布制度。

第四,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搭建创业平台,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第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发展趋势等,研究和制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第六,对省属高校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协调高校的重组、整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虬,周舟,辛继龙.云南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2)

[2]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实例、解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王宏虬,王璐,汪飞.云南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5)

[5]吴秀霞.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6]杨琼.云南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科爱好者,2010(2)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提升途径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