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LCP、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2016-08-13 06:52陈晓阳福建省惠安县医院骨科福建泉州362100
中外医疗 2016年19期
关键词:股骨出血量骨折

陈晓阳福建省惠安县医院骨科,福建泉州 362100

比较LCP、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陈晓阳
福建省惠安县医院骨科,福建泉州362100

目的 研究LCP、DHS以及PFNA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划分为A、B、C组,A组15例接受LCP治疗,B组17例接受DHS治疗,C组30例接受PFNA治疗。结果C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8±1.1)周,显著短于A组的(14.5±1.9)周和B组的(14.7±2.1)周(P<0.05);A、B、C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41.9±95.2)mL、(462.3± 124.8)mL和(190.8±45.6)mL,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C组出血量明显少于A、B两组(P<0.05)。结论 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具备极高的应用有效性以及治疗安全性。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LCP,DHS and PFNA is appli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ork play a role.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62 case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atients,based on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will be divided into A,B,group C,A group of 15 patients received LCP treatment,group B 17 patients received DHS treatment,PFNA group C 30 patients received treatment.Results In group C fracture healing time was(12.8±1.1)weeks,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14.5±1.9)weeks of group A and group B(14.7± 2.1)weeks(P<0.05);A,B,C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341.9±95.2)mL,(462.3±124.8)mL and(190.8±45.6)mL,blood loss of group A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group B(P<0.05);The bleeding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group C A,B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In view of th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PFNA treatment has very high 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Key words]The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Dynamic hip screw;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发生在患者股骨干以及股骨颈交接位置,该部位大部分属于松质骨。该疾病病发率高,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现阶段,针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而LCP、 DHS以及PFNA均属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2-3]。为了研究LCP、DHS以及PFNA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为今后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该次研究方便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划分为A、B、C组,A组15例接受LCP治疗,B组17例接受DHS治疗,C组30例接受PFNA治疗,探讨3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该次研究样本,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划分为A、B、C组,A组15例接受LCP治疗,B组17例接受DHS治疗,C组30例接受PFNA治疗。A组男8例,女7例,年龄下限和上限分别为33岁和79岁;B组男、女分别为10例和7例,年龄下限和上限分别为27岁和83岁;C组男、女分别为18例和12例,年龄均处于44~87岁之间。A、B、C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8.3±14.6)岁、(69.8±12.5)岁和(66.8±11.9)岁。A、B、C组患者均接受相关骨科X线或CT检查,被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加入该次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等基础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A组15例接受LCP治疗,硬膜外麻醉后患者选择仰卧位,将其臀部抬高,选择大粗隆位置,沿股骨上段外侧方向将皮肤切开12 cm,切开皮肤、深筋膜以及股外侧肌、大粗隆及股骨上段均充分暴露。直视下复位,选择患者大粗隆部约1 cm位置,依解剖形状将选择好的LCP置于该位置,行固定处理,C臂复查证明固定效果良好后,冲洗创口之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B组17例接受DHS治疗,硬膜外麻醉后患者选择平卧位,将其臀部抬高。选择患者大粗隆下方行一个纵向的手术切口,逐层切开,暴露股骨大粗隆下方及股骨上段。直视或透视下针对患者骨折进行复位处理,同时维持牵引体位。选择患者大粗隆下方约2 cm位置进针,科学置入导针。C型臂透视检查确认导针位置准确后,测量深度后,置入长度合适动力髋螺钉,行固定处理,C臂复查证明固定效果良好后,冲洗创口后,规范缝合切口各层。

C组30例接受PFNA治疗,引导患者选择平卧位,将其臀部抬高,给予硬膜外麻醉。患者受伤的一侧呈轻度内收内旋伸直位。经C臂透视确认效果良好后,维持体位,选择患者大粗隆顶端位置行一个长度为4 cm的手术切口,分离臀中肌至大转子顶点位置后科学置入导针。将PFNA主钉科学置入,借助侧向瞄准杆给予螺旋刀片锁定处理,最后置入远端螺钉,将瞄准器以及插入手柄移除之后,将尾帽及时拧入。C臂复查证明固定效果良好后,规范缝合切口各层。3组患者均在手术后接受1~2 d抗感染治疗,并给予防深静脉血栓药物治疗。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屈伸训练以及股四头肌训练等,老年患者给予治疗骨质疏松和预防二次骨折。

1.3 临床观察指标

该研究针对3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统计,针对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患者进行计算,同时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探讨其应用效果。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经SPSS 21.0统计学软件针对A、B、C3组患者相关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手术时间等计量数据,数据对比实施t检验,通过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计数数据,行χ2检验,观察最终检验结果,如P<0.05,则3组患者在相关数据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A、B、C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与其他两组(P<0.05);A、B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表1 3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s)

表1 3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s)

注:与A、B组相比,*P<0.05。

组别手术时间(h)  骨折愈合时间(周)A组(n=15)B组(n=17)C组(n=30)1.3±0.6 1.4±0.5 1.3±0.4 14.5±1.9 14.7±2.1 (12.8±1.1)*

2.2 3组术中出血量

A、B、C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41.9±95.2)、(462.3±124.8)mL和 (190.8±45.6)mL,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C组出血量明显少于A、B两组(P<0.05)。

2.3 3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62例术后均得到随访4~11个月,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术后各并发症如表2所示。

表2 3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A、B二组患者在并发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发生在患者股骨干以及股骨颈交接位置,该部位大部分属于松质骨[4]。股骨粗隆位置属于人体股骨承受力较大的一个部位,因为其松质骨结构的特点,常常会存在加高的粉碎性骨折风险。近来来,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我国的病发率越来越高,以老年人为多发群体[5]。现阶段,针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牵引保守治疗方法很容易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引发肺部感染以及褥疮等并发症,随着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手术方式开始应用在该疾病的治疗工作中,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动力髓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以及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均属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较广泛的手术方式[6-7]。

该次研究发现,:C组骨折愈合时间为 (12.8±1.1)周,显著短于A组的(14.5±1.9)周和B组的(14.7±2.1)周(P<0.05);A、B、C 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41.9± 95.2)、(462.3±124.8)mL和 (190.8±45.6)mL,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 (P<0.05);C组出血量明显少于A、B两组(P<0.05)。根据赵洪普的研究,PFNA组术中出血量为(163.85±67.69)mL,LPFP组出血量为(320.00±112.67)mL,DHS组出血量为(303.02±172.98)mL,PFN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该次研究结果与赵洪普等[8]人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另外,PFN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CP组和DHS组,可能与PFNA内固定是一种髓内固定方式,能最大程度降低了股骨距区的压力,其螺旋刀片又可加强支持力与内固定的稳定性有关,可见PFNA内固定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更加安全可靠,1例PFNA内固定出现松动的原因可能在于骨折复位不良和内固定物位置不佳。这意味着,选择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加速患者骨折愈合,固定效果良好,且该治疗方法应用较简便,手术切口相对较小,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在今后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LCP、DHS以及PFNA均属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较广泛的手术方式,其中以PFNA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在实际治疗工作中,应具体分析患者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该次研究在研究样本容量上相对较小,因此其研究结果说服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尽可能扩大样本容量,获取更为科学和准确的研究数据,提高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1]王欣,金捷,时宏富,等.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分析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 (4):32-34.

[2]杨海林,张杰,董金波,等.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 (6):553-554.

[3]覃小武,韦东,李林峰,等.DHS、LCP与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13,8(4):447-449.

[4]程刚,刘耀明,贺云飞,等.LCP、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2,23(3):44-47.

[5]黄国平,徐永金,王俊新,等.LCP、DHS、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比较[J].医学综述,2014,20(22):4220-4222.

[6]陈建东,戴广兵,韩金龙.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26):45-47.

[7]刘韦兵.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DHS螺旋刀片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D].长春:吉林大学,2013.

[8]赵洪普,徐秋玉,吕玉明,等.三种内固定方法(PFNA、LPFP、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6):500-502.

Comparison of LCP,DHS and PFNA Treatment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HEN Xiao-ya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Huian County,Fujian Province,Quanzhou,Fujian Province,362100 China

R687

A

1674-0742(2016)07(a)-0014-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9.014

陈晓阳(1971.10-),男,福建泉州人,本科,骨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

2016-04-05)

猜你喜欢
股骨出血量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