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梨质量下降的调查报告

2016-08-15 00:48厉建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3期
关键词:调查质量

厉建梅

(东宁市果树蔬菜管理总站,黑龙江东宁157299)

苹果梨质量下降的调查报告

厉建梅

(东宁市果树蔬菜管理总站,黑龙江东宁157299)

摘要:苹果梨是东宁市的特色地产果,在黑龙江省只有东宁市才能安全生产。近年来苹果梨品质明显下降,果农迫切期盼政府给予重视,早日解决这一难题,针对这一难题,对苹果梨品质下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报告总结如下。

关键词:苹果梨;质量;调查

1苹果梨生产现状

东宁市现有苹果梨3.1万亩,占梨类面积的72%,占果树面积的一半以上,产量4300万kg,产值8900万元。主要分布在全市3个乡镇的15个村屯,从事苹果梨生产的的果农3000多户,已经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2苹果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薄弱

果园基础设施简陋,大部分果园缺乏灌溉条件,只能通过原始的浇灌,甚至靠雨水灌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遇到严重旱情,果树的生长普遍发育迟缓,果实失水皱缩,果个小,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甚至导致形成的花芽多、质量差,影响第二年产量和果品质量;道路交通条件差,造成卖果难以及影响果品价格。

2.2生产技术不高

果园密度过大,树体生长紊乱,修剪不合理,树冠郁闭,通风条件差,光照不足,果实着色差,糖度低,影响肉质含量与外观美。农药频繁使用以及浓度过大,对果品品质和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苹果梨是自花结实较低的品种,人工授粉不足影响果实的坐果率以及果实形状,果实的品质大大降低。

2.3管理不到位

果园管理粗放,导致果园园地杂草丛生,间作不合理,树体衰弱,效益低下。不疏果或者疏果不合理,树体超载,果个小,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少,风味变差。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使用简单等特点,但是化肥养分单一,肥效期短,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果园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有害物质积累,影响果树根系的生长。有的果园甚至弃管,致使病虫害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苹果梨的积极性。

2.4采收时间过早

采收时间早晚对苹果梨果品质量和产量影响很大。近年来,采收过早现象较为突出,苹果梨没有达到正常成熟,即使经过后熟也没有正常成熟苹果梨的风味,失去了原有风味,还影响产量,而且早采把苹果梨的招牌卖倒了。东宁市苹果梨最佳采收时期为10月上旬,近年来部分果农为早销售,将采收提早到9月中旬,苹果梨含糖量的增加主要是在果实生长后期,过早采收导致苹果梨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

2.5营销方式滞后

我地区果树生产多以分散的单个家庭进行生产,果农只抓生产,缺乏找市场及销售经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尚未建起来。果农采摘果实后,只等外地客商来给个差不多的价钱买走,价格完全由别人控制,这种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大部分家庭苹果梨产量少,只能速卖为宜,一部分种植户不是没地方存果子,就是市场知识贫乏,营销信息闭塞。部分果农在家等着上门收果,果实采收后由于不能及时出手,再加上运输保管不当,造成果实摩擦、变黑、腐烂,降低了果品品质,影响了果品商品价值。

2.6包装质量差

虽然果农实现了用纸箱装果,但是每箱15~30kg不等,包装粗放,不能用纸包单果。由于苹果梨果实表皮之间摩擦造成果皮变黑,严重影响了果实外观,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有的果农即使定做专用水果纸箱,也没有统一标识,没有品牌效应,没有市场知名度,果品价格上不去。

2.7政策扶持不到位

果树产业的发展还未列入国家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果农担心的资产保全性问题无法解决,所有风险均有种植户承担,一旦遭受自然灾害,果农将损失惨重,苹果梨产业作为我市特色果树产业,并未得到优惠政策以及政府与财政补贴的大力支持。另外,政府及职能部门在苹果梨产业发展上引导、技术指导、政策扶持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3应对措施

3.1因园制宜,实行配方施肥

部分果农对自己的果园每年需肥种类和需肥量并不清楚,不是根据果园产量、树势及土壤养分的状况进行施肥,而是卖肥料的说什么肥好就用什么肥,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果园施肥种类、数量和配方,施肥时间、次数,要依据果树不同物候期(生育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和养分比例、果树的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以及果园土壤养分、土壤质地、树势、目标产量等因素来决定。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我市部分果园施肥过量的问题,分析研究‘苹果梨’生长所需要的土壤、肥料等必要因素,给出平衡施肥的科学配方,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指导果农搞好施肥,为提高果品质量提供营养保证。

3.2加强管理水平

3.2.1辅助授粉。辅助采用人工授粉的形式,花期选用‘朝鲜洋梨’花粉、‘鸭梨’花粉、‘雪花梨’等优质花粉,进行人工点授,每个花序点授边花2个。

3.2.2树形树势。树形5年生以下小树采用纺锤形,树高3m左右,干高80~90cm,留主枝6~8个,同侧主枝内间距50~60cm左右,8~10年生树逐步改造成半圆形树形,15~18年逐步改造成开心形,保留基部主枝3个左右。

3.2.3有机灌溉。利用鱼鳞坑、树盘覆草、树周围挖坑等措施,充分发挥有机灌溉作用。鱼鳞坑是在树的周围,主要利用自然界的雨水;树盘覆草是利用果园间的自然杂草,当草长至50~60cm时刈割覆于树盘周围,或者用玉米秸秆、稻草、杂草等进行覆盖树盘,厚度为15~20cm,起到保墒作用;树周围挖坑是在果树的周围挖30~40cm深、30cm×40cm大左右的坑,填充一些干草、秸秆等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提高土壤贮水能力。

3.2.4果园生草。果园行间种草,选择优良牧草,如紫花苜蓿、早熟禾等在果树行间种草,通过生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力。

3.2.5病虫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控方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避免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生产绿色果品。虫害多为苹果蠹蛾、梨大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梨蚜虫、梨木虱等,病害主要有梨黑星病、干腐病、轮纹病等。

3.3适时采收

过早采收,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应适时采收,分期采收,采收根据果个大小、果皮着色、含糖量、果实硬度、种子变褐色等,我地区最佳采收时间为10月上旬,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果实阳面着红晕,底色黄绿。采收人员必须带手套进行采摘,要轻拿轻放,避免磕碰,减少损伤。

3.4包装

果实采摘后装箱要进行分级,按照《东宁县无公害苹果梨生产技术规程》分级标准进行,外销的采用专用的苹果梨专用纸箱,规格不宜过大,用纸或网套包单果,包好后按层装入箱内;精品果采用物美价廉的精包装、小包装、透明包装,以提高果品价值。

4发展建议

4.1领导重视,政府支持

建议政府重视苹果梨产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方面给于政策倾斜,对于干旱、冰雹等客观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保险性补贴,充分调动果农发展苹果梨产业的积极性,对绿色果品基地建设给予补贴,促进果品优质化。

4.2加强果业技术指导

苹果梨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产业,有的技术需要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否则,技术不易到位,我市苹果梨种植面积3.1万亩,果业技术干部只有2人,每1.5万亩果园才平均1个技术干部,应增加果业技术人才,以便对全市的果业生产形成较好的技术服务。可以将全市果业生产技术人才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培训,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聘用为乡村技术干部,以解决技术干部缺乏的现实。同时,应与省内农业大学果品研究所联合,建立新技术苹果梨试验示范基地,以先进的科技推动苹果梨种植业的进步。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简介:厉建梅(1981-),女,农艺师,主要从事果菜技术推广工作,E-mail:ljm20120604@126.com。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3.035

猜你喜欢
调查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质量投诉超六成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