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015年湖南省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2016-08-15 07:54唐小明王昌建何世成王卫国邱立新鲁杏华
动物医学进展 2016年7期
关键词:调查抗体

唐小明,王昌建,林 源,何世成,王卫国,邱立新,鲁杏华

(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 410014)



2014年-2015年湖南省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唐小明,王昌建*,林源,何世成,王卫国,邱立新,鲁杏华

(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 410014)

摘要:为了解湖南省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状况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2014年-2015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343个不同规模猪场血清样品7 049份,采用ELISA方法开展PRV 抗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160个规模猪场中,检测免疫猪血清3 415份,PRVgB抗体合格数为2 206份,合格率仅为64.60%,表明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不确实;343个规模猪场中,210个规模猪场PRVgE抗体阳性,场阳性率61.22%;检测猪血清样品7 049份,PRVgE抗体阳性数为1 661份,阳性率为23.56%,其中2014年PRVgE抗体阳性率为21.71%,2015年PRVgE抗体阳性率为25.17%,呈上升趋势。全省14个市州的规模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感染,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明显,永州感染率最高,长沙感染率最低。不同养殖规模PRV的感染率不尽相同,其中,存栏数200头以下PRV感染率较高,存栏数500~1 000头感染率较低;种猪场免疫抗体优于商品猪场,PRV感染率较商品猪场低。结果表明,PRV在湖南省感染普遍存在,疫苗免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临床病例,但仍然无法根除隐性感染,对规模猪场伪狂犬病采取综合防控和净化措施势在必行。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血清学;抗体;调查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猪感染后无奇痒症状,主要表现为母猪的繁殖障碍、仔猪的高病死率和呼吸道疾病。伪狂犬病呈全球分布,通过实施根除计划,美国、荷兰等国家已经扑灭了该病,在我国该病广泛存在,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缺失疫苗对该病进行免疫预防,由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2]。配套使用PRV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血清中PRV野毒抗体进行检测,从而监测猪群中PRV野毒感染情况[3],淘汰确认感染的猪只,从而净化伪狂犬病[4-5],由于疫苗的使用,近来我国有效的控制了猪伪狂犬病的发生。但自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6]。为了解湖南省猪伪狂犬的免疫及野毒感染状况,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湖南省160个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进行免疫抗体监测,343个规模猪场进行感染抗体的调查,以期为湖南省猪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待检血清2014年-2015年采集湖南省14个市(州)343个不同规模且免疫过猪伪狂犬病病毒gE缺失疫苗的猪场,根据随机采样原则,每个猪场采集血样20份~30份,无菌采集血液样本2 mL~3 mL,静置2 h~4 h,3 000 r/mim离心3 min,取上清至灭菌离心管中,置-20 ℃保存备用。共采集血清样本7 049份。

1.1.2试剂PRVgB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和PRVgE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美国IDEXX公司产品。

1.2方法

血清样品抗体检测均按照IDEXX公司生产的PRVgB抗体与gE抗体检测试剂盒严格操作说明书进行。该次调查检测的血清样品来自用 PRV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猪场,如果PRV gE抗体阳性,则判定为PRV野毒株感染。在对猪场结果判定和统计时,如果猪场有一个样品判定为阳性,则判定该猪场为野毒感染阳性场。对结果运用SPA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不同年份不同饲养类型PRVgB抗体检测结果

对160个不同规模猪场免疫抗体检测中,58个为种猪场,102个为商品代猪场,共计3 415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VgB抗体检测,2014年血清样品1 379份,抗体合格数为893份,合格率为64.76%(893/1 379);2015年血清样品2 036份,抗体合格数为1 313份,合格率为64.49%(1313/2 036),不同年份之间PRV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不明显(P>0.05);种猪场血清样品1 305份,抗体合格数为1 020份,合格率为78.16%(1 020/1 305),商品场血清2 110份,抗体合格数为1 186份,合格率为56.21%(1 186/2 110)。表明不同饲养类型PRV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

2.2不同年份规模猪场PRVgE抗体检测结果

在监测的343个规模猪场中,2014年监测场数为160个,血清样品为3 266份,PRVgE抗体阳性场数为97个,场阳性率为60.63%(97/160),样品阳性数为709份,样品阳性率为21.71%(709/3 266);2015年监测的场数为186个,血清样品数为3 783份,PRVgE抗体阳性场数为113个,场阳性率为61.75%(113/186),样品阳性数为952份,样品阳性率为25.17% (952/3 783);呈上升的趋势(表1)。

2.3不同地区规模猪场PRVgE抗体检测结果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共监测来自湖南14个市(州)343个规模猪场,血清样品7 049份,经PRVgE抗体检测,场阳性数为210个,阳性率为61.22%(210/343),血清样品阳性数为1 661份,PRVgE抗体阳性率为23.56%(1661/7 049)。14个市州均存在PRV的感染,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明显,其中永州地区场阳性率和个体阳性均为最高,分别为78.57%(22/28)和36.21%(193/533),长沙场阳性率与个体阳性率最低,分别为34.38%(11/32)和9.78%(67/685)(表2)。

2.4不同养殖规模PRVgE抗体检测结果

对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PRVgE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存栏数小于200头PRV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32.59%(410/1 258),200头~500头阳性率为28.75%(552/1 920),500头~1 000头阳性率为17.22%(348/2 021),大于1 000头阳性率为20.05%(371/1 850)。小型规模猪场PRVgE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规模猪场(表3)。

表1 不同年份规模猪场PRVgE抗体检测结果

表2 不同地区规模猪场PRVgE抗体检测结果

表3 不同养殖规模猪场PRVgE抗体检测结果

2.5不同季度规模猪场PRVgE抗体检测结果

对不同季节养殖规模的猪场PRVgE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第1季度PRVgE抗体阳性率最低,为18.31%(417/2 278),第4季度PRV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9.94%(356/1 446),第2、3季度PRV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17%(267/1 020)和23.60%(544/2 305)(表4)。

表4 不同季节规模猪场PRVgE抗体检测结果

3 讨论

3.1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情况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但建立猪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十分重要[7]。本次调查中,对全省采集的3 415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免疫抗体检测,抗体合格率仅为64.60%,其中种猪场抗体合格率为78.16%,商品场抗体合格率为56.21%。谢海波等[8]研究指出,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才能有效的预防该病的流行。湖南省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种猪场免疫抗体水平略低于80%,而商品场抗体水平远低于80%的群体保护水平,本次调查虽没有对所有血清样品进行免疫抗体检测,但部分检测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湖南省伪狂犬病免疫的实际状况,免疫效果不理想、不确实,发生该病的风险较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未选择优质高效的疫苗、没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及缺乏有效的疫病监测手段是造成免疫效果不确实的重要原因。母源抗体对仔猪免疫的干扰,是导致免疫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

3.2猪群野毒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共采集全省14个市(州)343个规模猪场,统计血清样品7 049份,结果显示,规模猪场PRVgE抗体阳性率为61.22%,血清样品的PRVgE抗体阳性率为23.56%。相比较于周绪宾等[9]报道的血清样品阳性率14.80%,猪场阳性率63.40%,血清阳性率出现的大幅升高,猪场阳性率变化不大;相比较于占松鹤等[10]报道的血清阳性率18.96%,猪场阳性率66.67%,血清阳性率出现小幅升高,而猪场阳性率出现小幅下降。相关报道[11]表明,PRV野毒感染在我国猪场中普遍存在,但不同猪场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与本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本次血清样品检测结果未对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统计分析,但整体情况反映湖南省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污染面积大,感染程度较严重,并呈现上升趋势。

按照不同地区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全省14个市(州)PRV野毒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PRV野毒感染率最高的为永州,场阳性率为78.57%,血清样品阳性率为36.21%,根据采样调查结果,该地区采集的血清样本中,中小规模猪场较多,养殖场防疫意识相对淡薄,导致PRV野毒感染率偏高,这与吴波平等[12]报道中小型规模猪场PRV野毒感染率较高相一致。PRV野毒感染率最低的为长沙,场阳性率为34.38%,血清样品阳性率为9.78%,近年来,长沙地区大力推进规模猪场PR的净化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场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远低于全省整体阳性率。

按照不同养殖规模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存栏小于200头存栏猪场PRV野毒感染率最高,200头~500头存栏猪场次之,500头~1 000头存栏猪最低,不同养殖规模PRV野毒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别,中小规模猪场感染率较高,中等以上规模猪场感染率较低。引种检疫不严、免疫程序不合理、生产水平低下是造成中小规模猪场PRV感染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按照不季节规模猪场PRVgE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第4季度PRVgE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达到了29.94%,其次为第2季度,第1季度最低,为18.31%,监测结果表明,气候也是影响猪伪狂病野毒感染的因素之一。

当前,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方法,PRVgE基因缺失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地阻止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但仅靠疫苗免疫不能彻底控制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结合高水平的生物安全措施,定期开展血清学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免疫、监测、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及淘汰感染猪只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控制,以达到最终净化的目的,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克恭,李明.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理论与应用[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王莉娟,陆明哲,陈义平,等.PR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6):42-44.

[3]旅素芳,郭广军,魏凤,等.猪伪狂犬病病毒gE-/gI-/TK-多基因缺失活疫苗对猪的安全性与免疫力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4,35(4):1-5.

[4]Mikulska Skupien E,Szweda W,Procajlo Z.Evaluation of specific hummoral immune response in pigs vaccinated intradermally with deleted Aujeszky’s disease vaccine and challenged with virulent strian of Herpesvirus suis type1[J].Pol J Vet Sci,2005,8(1):11-16.

[5]Grabowska A K,Lipiska A D,Rohde J,et al.New baculovirus recombinants expressing pseudorsbies virus(PRV) glycoproteins protect mice against lethal challenge infection [J].Vaccine,2009,27(27):2384-3591.

[6]彭金美,安同庆,赵鸿远,等.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差异性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3,35(1):1-4.

[7]吴文辉,金爱华,方桂明,等.上海部分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J].畜牧兽医,2011,43(6):102-103.

[8]谢海波,何小华.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和预防措施[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6):212-213.

[9]周绪宾,秦云,丹尼,等.2007年规模猪场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分析[J].猪业科学,2008,25(10):84-90.

[10]占松鹤,刘华,周迎春,等.安徽省规模化种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5,36(3):124-127.

[11]张显浩,陈瑞爱,李冰,等.2012年-2013年我国集约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5,36(3):133-136.

[12]吴波平,黄文华,金颜辉,等.福建省2010年猪群伪狂犬gE抗体监测报告[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8):57-59.

收稿日期:2015-12-22

基金项目:农业支撑计划项目(2014NK3037)

作者简介:唐小明(1978-),男,湖南邵阳人,硕士,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研究。*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S852.659.1;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038(2016)07-0123-04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Porcine Pseudorabies in Scaled Pig Farms of Hunan Province During 2014 to 2015

TANG Xiao-ming,WANG Chang-jian,LIN Yuan,HE Shi-cheng,WANG Wei-guo,QIU Li-xin,LU Xing-hua

(HunanprovincialCenterforAnimal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hangsha,Hunan,410014,China)

Abstract:A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munization and infection status of 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 in scaled pig farm in Hunan province.By means of random sampling,7 049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343 different scale pig farms during 2014 to 2015.ELISA method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PRV antibody serology survey.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160 scale pig farms,3 415 immune serum samples were detected,PRVgB antibody qualified number is 2 206,the qualified rate is only 64.60%;In 343 scale pig farms,PRVgE antibody is positive in 210 scale pig farms,a positive rate of 61.22%.PRVgE antibody positive number is 1 661 in 7 049 serum samples,positive rate is 23.56%,Among them PRVgE antibody positive rate is 21.71% in 2014,PRVgE antibody positive rate is 25.17% in 2015.There was clear difference in prevalenc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the highest was in Yongzhou,the lowest was in Changsha.There are varying degrees of PRV infections in scale pig farms of 14 cities of Hunan province,PRV infection rate is higher in less 200 head pig farms than in 500 to 1 000 head pig farms.The immune antibody titer in breeding pig farms is superior to that in commercial pig far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V infection is widely prevalennt in our province,the vaccine can prevent clinical cases to a certain extent,but still not be able to eradicate the recessive infections.P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purification are imperative in scale pig farms.

Key words:Porcine pseudorabies;serology;antibody;investigation

猜你喜欢
调查抗体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抗α-fodrin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Gly-HC1/EDTA放散法用于HDN抗体放散试验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