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繁育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探析

2016-08-15 00:44黄清忠万祖轩
农业与技术 2016年23期
关键词:烟蚜放蜂烟苗

黄 浩 杨 颜 黄清忠 万祖轩

(1.黔东南州烟草公司镇远县分公司,贵州 镇远 557700;2.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贵州 凯里 556000)

镇远县繁育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探析

黄 浩1杨 颜2黄清忠1万祖轩1

(1.黔东南州烟草公司镇远县分公司,贵州 镇远 557700;2.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贵州 凯里 556000)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为害烟草的一种主要害虫。目前烤烟生产上主要是采取化学农药、物理、生物方法进行防治。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是专门寄生蚜虫的一种内寄生蜂。本文主要介绍镇远县烟区,在繁育蚜茧蜂进行蚜虫防治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各烟区开展蚜茧蜂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烟蚜;蚜茧蜂;繁育;探析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烟草的主要害虫,其不仅影响烟株生长和诱发煤烟病,而且还会传播多种烟草病毒,使烟草感染烟草病毒病[1]。蚜虫防治不及时,会导致烟草产量的降低、品质的下降,从而对烟蚜进行防治是烤烟生产中的必要环节。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化学农药、物理、生物方法等防治手段进行蚜虫的防治[2]。在化学农药防治方面,主要采用吡虫啉、抗蚜威等农药进行防治;其优点是防治效果明显、见效快,缺点是如果使用不当会降低烟叶安全性,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在物理防治方面,主要采用黄板对蚜虫进行诱杀,其缺点是没有针对性进行诱杀,在诱杀蚜虫的同时也会对一些益虫造成伤害;在生物防治方面,主要是利用蚜虫的天敌进行防治,比如:蚜茧蜂、瓢虫类等。其优点是,防治可持续性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缺点是技术要求高、操作步骤相对比较繁琐 ;防治效果虽好,但不直观。镇远县烟区主要采取通过人工繁育蚜茧蜂的方法,进行蚜虫的防治。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phidiidae)是烟蚜的重要寄生性天敌,通过繁育蚜茧蜂对蚜虫进行防治能大幅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烟叶农药残留,确保烟叶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镇远县烟区在繁育蚜茧蜂进行蚜虫防治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重点介绍繁育蚜茧蜂防治的2种方法:田间放蜂棚防治法和漂盘防治法,希望能够为各烟区开展蚜茧蜂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技术和经验交流的目的。

1 田间放蜂棚防治法

适用于集中连片的烟地,通过在烟地内搭建繁蜂(放蜂)棚,进行繁蚜、繁蜂、放蜂的操作,达到防治烟蚜的目的。

1.1 培育烟株

烤烟是烟蚜虫的主要寄主植物,选用烟蚜嗜食的烤烟品种,如k326、中烟100等品种进行漂浮育苗。在需要进行蚜虫防治的烟地搭建田间繁蜂(放蜂)棚,棚规格为长3m×宽3m×高1.8m,覆盖80目的防虫网。在烤烟大田移栽前25~30d,选择5~6片真叶的无病虫烟苗移栽,棚内栽烟4尨、每尨栽7株,共计28株[3],加强肥水管理,确保烟苗茁壮成长。

1.2 繁育烟蚜

在烟株长到6~8片有效叶时接蚜,每株接种烟蚜30~40头。采用撕叶接法,即将带有烟蚜的叶片撕成小片放在烟株中间部位叶片正面距茎杆约1/3处。在此期间要确保繁蜂棚完整、不受损坏,防止蚜虫的天敌,如:草蛉虫、食蚜蝇等进入棚内取食蚜虫,影响蚜虫繁育效果。可以采取在棚内挂置黄板的方法,扑杀蚜虫天敌。

1.3 繁育蚜茧蜂

要准备种蜂,将蚜茧蜂僵蚜放在试管内羽化,剔除重寄生蜂(重寄生蜂为寄生蚜茧蜂的寄生蜂),保存24h以上让其交配。当繁蜂棚内单株蚜量达到2000头以上时进行接蜂,按蜂蚜1∶50的比例确定接蜂量,将收集的成蜂放入繁蜂室内,任其寻找烟蚜寄生。在接蚜前,要清除棚内的黄板,防治伤害蚜茧蜂。烟蚜茧蜂繁育最适温度为22℃,湿度为75%,保持温度17~28℃,湿度为60%~80%,繁殖10~20d。在此期间,继续加强肥水管理,保障烟苗正常生长。

1.4 放蜂

在需要进行田间蚜虫防治的时期,通过放蜂棚顶端的持续放蜂口进行放蜂。持续放蜂口为一种放蜂装置,能够使棚内的蚜茧蜂放飞到棚外,而蚜虫不能飞出。通过调查统计,一个田间放蜂棚放蜂量为500~1200头/667m2,能够有效防治防治3.33~4hm2烟地。

2 漂盘防治法

适用于比较分散的烟地,用漂浮育苗盘进行育苗,在育苗盘内进行繁蚜、繁蜂、放蜂等操作,达到防治蚜虫的目的。

2.1 培育烟苗

采用漂浮育苗法,在标准的四连体烤烟育苗大棚内进行育苗。用烟叶生产上常规的160孔57cm×36cm× 6cm的泡沫塑料制成的育苗盘培育烟苗,采用隔一行播种一行的密度进行播种。要控制好烟苗密度,苗间小环境(通透性、光照强度或温湿度)受到烟苗密度的影响[4],从而影响烟苗的生长与下一步烟蚜的繁殖。在采用漂浮烟苗饲养烟蚜中,通常只注意增加烟苗数量来增加繁蚜量,忽视了烟苗密度对烟蚜繁殖的影响。密度过大,不利于烟苗生长;苗间通透性差,易形成高温高湿的苗间小环境导致烟蚜的霉变。密度过小,烟苗生长空间较大烟叶生长情况良好,较有利于烟蚜生长和繁殖。但是烟蚜的载体烟苗少了,不能培育较多数量的烟蚜。通过试验,用常规160孔漂盘进行育苗,采用隔一行播种一行的密度进行播种,繁蚜效果好。

2.2 繁育烟蚜

在烟苗长到6~8片有效叶时,选用健康无病未被寄生的无翅若蚜进行接蚜。在接蚜前,选用80目的防虫网制作繁蚜(蜂)罩,将繁蚜(蜂)罩安装在育苗水床上,将育苗漂盘罩住。采用撕叶法将带有烟蚜的叶片用镊子撕成小片,直接均匀地放在漂盘烟苗叶片上。待接蚜完成后,同样要在繁蚜罩内安装黄板,诱杀侵入棚内的蚜虫天敌,确保蚜虫的繁育量。接蚜后注意通风,防止蚜霉病侵染,繁蚜棚内温度控制在17~28℃、湿度为60%~80%的范围,繁殖烟蚜时间15~20d。

2.3 繁育蚜茧蜂

与田间放蜂棚防治法的接蜂方式一致,先将蚜茧蜂僵蚜放在试管内羽化,剔除重寄生蜂,保存24h让其交配。当单盘烟蚜量达到2000头以上时,按蜂蚜比为1∶50的比例进行接蜂。将收集的成蜂放入繁蜂室内,任其寻找烟蚜寄生。繁蜂棚内保持温度17~28℃,湿度为60%~80%,繁殖10~20d,用绵纱醮10%的葡萄糖水饲喂蚜茧蜂。

2.4 放蜂

根据防治需要,将繁育蚜茧蜂的漂盘(有配套的放蜂罩)放蜂装置带到需要进行蚜虫防治的烟地进行安置。放蜂罩的顶端与放蜂棚一样,同样是一个持续放蜂口,保障蚜茧蜂可以顺利飞出,而有翅蚜不能飞出,避免了有翅蚜对烟叶的危害。漂盘放蜂装置要安置在地势相对较高、排水顺畅的地带,避免积水影响放蜂效果。经过试验一个漂盘放蜂装置(内含4个漂盘)可以有效防治0.33~0.66hm2烟地。自动持续释放期间不使用广谱杀虫剂,使用其它药剂应远离自动持续释放装置。

3 两种繁育蚜茧蜂方式效果对比

田间放蜂棚防治法的优点是利用烤烟植株作为蚜虫寄主,相比漂盘防治法利用烟苗作为蚜虫寄主,能够为蚜虫提供更多的生长、繁殖空间,从而能够繁育更充足的蚜虫,所以繁育的蚜茧蜂数量更多、防治面积更广。缺点是需要在固定的地点搭建繁蜂(放蜂)棚和种植烤烟,相对投入成本较大、管理周期长。

漂盘防治法的优点是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繁育出一定数量的蚜虫和蚜茧蜂。因为烟蚜具有较强的趋嫩性,所以烟苗能很好满足烟蚜的生理特性,利于烟蚜的快速繁殖。并且放蜂方式比较灵活,当需要防治蚜虫时,可以随时将漂盘安置于需求出,做到精准防治蚜虫。缺点是烟苗的生存期相对较短,不能长时间作为寄主繁育蚜虫。

4 展望

利用蚜茧蜂防治蚜虫,已在镇远烟区取得一定效果。在降低烤烟农药施用、保障烟叶安全性和维护自然环境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但是利用蚜茧蜂进蚜虫防治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因此,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在繁育技术研究和防治模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4.1 探索成蜂放蜂法

镇远县烟区在利用收集的蚜茧蜂成蜂进行蚜虫防治方面也做过探索,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种简易收蜂器[5]收集蚜茧蜂后,带到烟地进行放蜂。这种方法,不需要搭建放蜂棚和利用漂盘,就可以进行放蜂,并且成本较低、效果明显。但是,这种方法适用于收集蚜茧蜂后要在短时间内放蜂,不然易导致蚜茧蜂的死亡。探索一种简易的存储蚜茧蜂的方法和装置,便于长时间的保存和运输蚜茧蜂,达到收集成蜂放蜂的目的。

4.2 建立专业化生物防治植保队伍

目前,蚜茧蜂的培育、保种等工作主要是由烟草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由于有限的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全面进行蚜茧蜂生物防治的需求,烟农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等参差不齐,也不能很好的开展蚜茧蜂防治蚜虫的工作。当务之急,必须组建专业的植保队伍,进行专业化的植保服务。植保队伍可以由烟农合作社进行组建,也可以由地方政府相关机构组建。可以采取向烟农收取植保金或者由烟草部门统筹专项补贴资金等方式作为植保队伍的资金保障,确保专业化植保队伍的正常运行。

4.3 提高大农业中蚜茧蜂防治蚜虫的比例

目前,在烤烟生产中应用蚜茧蜂防治蚜虫比较普遍,但在大农业中利用率不高。一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共同努力,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同样也如此,不仅局限于烤烟生产上烟蚜的防治,在大农业中更应该运用和发展这种可持续、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技术。只有这样,通过不同行业间的共同探索研究,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大农业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1]吴兴富.烟蚜茧蜂繁殖利用概述[J].中国农学通报, 2007,23(5):306-308.

[2]陈杰,付继刚.我国烟蚜防治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5(6):21-26.

[3]邓建华,吴兴富,宋春满.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的繁蜂效果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66-69.

[4]吕娅维,李宏光,刘春明.不同漂浮烟苗密度对繁殖烟蚜及烟蚜茧蜂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4(6):26-28.

S435.72

A

10.11974/nyyjs.20161114003

黄浩(1986-),男,贵州凯里,黔东南州烟草公司镇远县分公司,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烟草种植,生物防治。

猜你喜欢
烟蚜放蜂烟苗
放蜂
福建烟区不同世代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效应
提高樱桃坐果率措施有哪些
田间不同放蜂量防治玉米螟试验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发育表现
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技术研究
几种不同氮源配比营养液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赤眼蜂不同放蜂量对松毛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外源生长素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烟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寄主烟蚜饲养周期与饲养质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