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用一碗重庆小面征服女金领

2016-08-17 11:11夏半月
知音·上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面店小面

夏半月

一个卖重庆小面的小摊主,意外邂逅了三十年前的小学女同学;他的小面一碗卖五块钱,而她是注册造价工程师,年薪三十多万。可偏偏他们就是相爱了,他有勇气奋起直追吗?他又是否能拿下这个女精英?这样高低杠的爱情,如果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反应呢?

30年后再相聚,“白骨精”嫁给“三无青年”

2010年1月12日,王剑梅陪姑姑出去办事,经过国营建设机床厂家属区一间小面摊时,姑姑忽然对王剑梅说:“这是你小学同学的面店,上次他还问我是不是王剑梅的姐姐呢”。竟然还有一位三十年前的老同学记得自己,她觉得挺惊喜,干脆停了车,和姑姑一起走进了这间小面店,去见见到底是哪个小学同学还清晰地记得她的名字。一进门,她就认出了正在揉面的小学同学秦云。

秦云,1968年11月出生于重庆,王剑梅比他小两岁,两人是小学同学。秦云自小调皮捣蛋,成绩基本倒数,而王剑梅的成绩很好,差生和优等生本来不会有太多交集,但王剑梅就是喜欢桀骜不驯的秦云,放学后常常一起玩,捉蚱蜢,扑蝴蝶,开心得不得了!小学毕业后两人就分道扬镳了,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王剑梅以优异的成绩一路升学,最后成了一名注册造价工程师,做工程审计,年薪三十万以上;而秦云在一所普通初中混了三年便告别了校园,卖过卤肉做过火锅,后来和母亲搭了一个小面摊,每碗小面五块钱。

“小面王”秦云和金领妻子王剑梅

时光飞逝,转眼就过了三十年。秦云看着眼前的王剑梅觉得美极了,一身淡紫色大衣,长发高高挽在头上,成熟优雅。秦云憨笑着说:“老同学,还记得我不?我是秦云。”王剑梅想起了三十年前那个笑容灿烂的小男生,“你是秦云!”

秦云一边不停挑面一边和老同学聊着,见状,王剑梅也不好久留,和秦云互相留了电话后,便走出了小面馆。这时,秦云追上来问她是否方便出来吃饭。王剑梅爽快地说:“方便,反正我是单身!”

没想到当天下午,王剑梅就接到了秦云的电话。晚上七点,两人在饭馆边吃边聊,回忆着当年的趣事囧事,就像回到了那个天真可爱、充满了童稚的纯真年代。聊天中,秦云得知王剑梅和前夫结婚后,一起经营一桩小生意,刚结婚时,两人感情挺好,但慢慢地,她和前夫常常因工作决策上的意见相左,争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当着员工的面吵得不可开交,两个要强的人回到家也会冷战或吵架,搞得家里鸡犬不宁。慢慢地,感情吵没了,只好劳燕分飞,她带着女儿生活。而秦云呢,因为老婆跟妈妈的关系处不好,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心力交瘁,最终也离婚了,孩子归前妻抚养。

没想到三十年后再见面,都已经是在“围城”里走了一圈的人。两个旧时玩伴,在这样一个正确的时间相遇,不早不晚,那么熟悉和亲切!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他们在一起了。这个男人仍然像三十年前那样真诚、朴实,每天接王剑梅下班,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她,种种的体贴入微让王剑梅心里充满了温暖。接触过的男人里,有博士、有处长,论社会地位和学历文凭都比秦云强,但感情这个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特别是经历过失败婚姻的王剑梅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名利地位都是浮云,那些身外之物并不能带来幸福,找一个人像秦云这样,真心地为自己着想的男人才是真幸福!

秦云和王剑梅在“老太婆摊摊面”馆前

当时的秦云并不是面馆老板,当家的是他母亲,可能是他母亲一直防着他前妻的缘故,所有经济大权都一手掌握,秦云当时被王剑梅戏称“三无青年”:无房无车无存款。但王剑梅不介意,两个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开心和舒心,一起努力,面包总会有的。

然而对于他们的结合,王家父母激烈反对。王剑梅的父亲是国营建设机床厂的工程师,母亲则是某企业的党支部书记,而秦云的父亲则是机床厂的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相差极大。妈妈气急地对王剑梅说:“你自己条件这么好,找个秦云那样的男人,你这是要倒贴吗?”王剑梅也急了,跟妈妈说:“妈,别人怎么看我不管,我只知道他对我好,关心我,这样不就行了?他没房我有,没车我也有,再说他能吃苦又聪明,能养活自己!”

听说王家人激烈反对,秦云也急了,变着法子做各种好吃的送给两位老人,即使受到冷落,依然风雨无阻,还真诚地跟他们说了自己做大小面摊的计划。在秦云持之以恒的“笼络”下,一个月后,王剑梅父母终于默许了。搞定了岳父母这一关,秦云向王剑梅求婚了。那时面摊已交给了他打理,白手起家当老板,终于存够了买戒指的几千元钱,在周大福买了一枚黑珍珠戒指,对王剑梅说:“我现在没钱,等我有钱了,再给你买宝马车。”王剑梅幸福地笑了。

为了完成王剑梅的心愿,秦云陪着她在丽江玩了一周,旅途中的相处,王剑梅越发觉得秦云贴心细致。2010年6月,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秦云问王剑梅:“剑梅,人家都是男方准备房子车子,到我们这是你倒贴,你觉得委屈吗?”王剑梅温柔一笑,说:“这有什么委屈的,咱们结婚了,我的还不就是你的?只要我俩一条心,和和气气的,好好努力,将来房子车子都不是问题。不过有一条,我性子急,我要是脾气不好的时候,你得多让着我。”秦云抱着王剑梅开心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啊,我们多商量,不吵架,以后我都听你的。”

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摸清脾性机智应对

秦云和这个高学历的“白骨精”在一起后,就提出想把小面摊做大做强。虽然在2009年底他们这个毫不起眼的破面摊被广大食客评为“重庆小面50强第一名”,但王剑梅还是给秦云提建议,为了让别人认识了解他们,得先给小面摊做个网站。

那时小面摊还是秦云的母亲当家,老人家觉得面馆卖那多年了,不需要什么网站,不愿意出那6000块钱的网站建设费。老人家难以说服,王剑梅干脆直接自己拿钱给秦云去办了这事并亲自设计撰写了所有的内容,随后王剑梅又通过网络推广扩大了面馆的知名度。最后结果证明,这一招很有效,好吃的小面加上宣传,最后央视导演找到了秦云,做了央视九套“嘿,小面”的纪录片。自从这件事之后,秦云对王剑梅的眼光和胆识更加敬佩,将她封为家里的“军师”。他把自己想升级店面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征求她的意见。王剑梅说:“这个事情我有计划,但你得听我的。”秦云猛点头:“一定的。”

2014年,他们用了大部分的积蓄,在万象城美食街新开了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面店,从装修风格到餐具订制,大小事情都是王剑梅在操持。新店开业后,由于店面位置好,装修高档,再加上秦云的手艺确实好,慕名前来吃面的食客越来越多,面店生意蒸蒸日上。也许就是这样,秦云对王剑梅基本上是言听计从,有关店铺上的管理决策都由王剑梅来做决定,他主要负责把小面味道做好。

在一起时间久了,秦云摸清了妻子属于“顺毛摸”类型,所以他每次跟家里人、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夸王剑梅又能干又贤惠,自己中了大奖,才娶了这样高学历高素质的老婆。王剑梅觉得他也就是嘴上说一两次,没往心里去。谁知道秦云每次跟朋友谈起妻子,都是赞不绝口,王剑梅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一天晚上,秦云下班回家,听见王剑梅正在厨房里叮叮咚咚,准备放下包就进去帮忙,没想到听见妻子跟他说洗手吃饭了。以前都是自己做饭,她洗手吃饭,秦云觉得她有点异常,便试探地问道:“老婆,今天公司又有谁惹你生气了吗?”王剑梅说没有,秦云接着问:“那你怎么……”王剑梅端出一盘看相不怎么样的青椒炒肉丝,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笑着说:“你天天夸我贤惠能干,我总得要往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啊!”听完,秦云才放心了,看来这招还真有效啊。以后,慢慢就变成了秦云做饭,王剑梅洗碗,或者两个人一起做饭,再也不是秦云一个人在厨房忙碌,王剑梅在客厅看电视的模式了。

秦云宠老婆,几乎事事都听老婆大人的,但王剑梅大大咧咧的粗线条性格,时间长了,难免会踩到对方的“地雷”。婚后第二年,有次朋友几个在外面聚餐,王剑梅看秦云吃相不好,当着朋友的面直接说:“秦云你吃饭小声点,就你一个人动静大。”秦云脸色顿时不好看了,放下筷子说去洗手间一趟。王剑梅察觉到了秦云的不快,也没说下去了。

回到家,秦云一脸不快地坐在那,王剑梅也没吭声,秦云憋了一会说:“剑梅,你以后有什么事在家里直说没关系,但在朋友面前,你还是要给我点面子吧。”王剑梅也意识到自己白天有点过了,破天荒地跟秦云道歉,说:“今天是我不对,以后我注意。”

以后,每次秦云要带朋友回家里,总会提前跟妻子商量好,平时不做饭的王剑梅就会提前准备好饭菜,在家里忙前忙后,端茶倒水,把秦云的朋友招呼得很周到,给足秦云面子。等朋友一出门,秦云直呼“老婆大人辛苦了”,那个收拾洗碗的人就换成了秦云。而秦云在王剑梅的影响下,也慢慢开始注重自己的仪表,比以前彬彬有礼多了。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老太婆摊摊面知名度越来越高。2014年5月30日,央视一套节目《舌尖上的美食2》第七集,秦云的“老太婆摊摊面”作为重庆小面唯一入选的一家面店,足足占了两分钟的镜头。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小小的面店前站着几百名食客,都拿着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着秦云打料挑面的样子。看着秦云熟练淡定专心的样子,努力认真的男人最帅,王剑梅顿时觉得他变“高大”了!之后各地的美食节目陆续找上门,有人直接带着现金要求当学徒加盟。

因为规模扩大,2014年9月,王剑梅只好辞了职,专门回来打理生意。秦云负责一心一意做面,有时候,王剑梅问他的意见,他总说:“你做主就行了。”这种相处模式也让王剑梅很舒服,像她这样强势而有主见的女人,就是要找一个能把自己的话听进心里去的男人,这样两人才不至于火星撞地球,家无宁日呀。

巧妙理顺各种关系,家和事业也强大

摊子大了,事情又多又杂,事事要管的王剑梅难免脾气大。每当王剑梅发脾气时,秦云总是哄着她,顺着她。他记住了王剑梅的月经周期,那几天总是让着她。回到家里,时不时地帮她按按脚,揉揉肩,贴心到让王剑梅再也发不出火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再怎么要强的老婆,遇到像秦云这样百依百顺的“耙耳朵”老公,心都会被软化的。慢慢地,王剑梅也放下身段,帮秦云手洗衣服、擦脏鞋子、洗臭袜子等。秦云又惊奇又感动地说:“剑梅,你变了好多啊。我觉得你越来越爱我了。”王剑梅调皮地答说:“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又不是石头人。”

经过上一段“强强对抗”的婚姻后,王剑梅已经深深懂得了“家和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这个道理。她在两边老人问题上也是一碗水端平,逢年过节还会送礼物给婆婆,自己的妈妈过母亲节买礼物也会给秦云的母亲买礼物,不会厚此薄彼。有一次,婆婆不小心掉了一个金戒指,不开心了好几天,王剑梅知道后,便主动陪婆婆去选了一个新的送给她,婆婆露出了笑脸。婆媳二人相处融洽,这让秦云长舒了一口气,他再也不用过两头受气的日子了。

除了处理好婆媳关系,他们也懂得为对方着想。秦云和王剑梅刚结婚时,王剑梅的女儿已小学毕业了,但对这个来“分走”妈妈的爱的男人比较冷淡。秦云知道他跟王剑梅是要过一辈子的,跟“女儿”的关系肯定也要搞好,这样才能亲如家人。为了笼络女儿的心,他每天早上起来给她煮早餐,吃了再送去学校,还经常买各种她爱吃的水果送到学校。这份体贴,连王剑梅也承认自己做不到。王剑梅对女儿是散养,穿衣吃饭这些小事都是她自己管自己。而秦云如此细心,女儿对他越来越依恋,最后不仅开口叫“爸爸”了,甚至对他比跟妈妈还亲密。

秦云对自己女儿好,王剑梅自然也对他女儿好。他们的面店生意好起来后,她主动提出要秦云多付一倍的抚养费给他女儿,常常把她接过来带她出去玩,给她买吃的穿的,尽量做到跟自己女儿相同的待遇,来弥补秦云不能把女儿带在身边的遗憾。

能相互着想,加上秦云对妻子的包容,家里果真几乎没有“打仗”。不过,秦云也有固执己见的时候。随着面店生意的火红发展,每天来吃面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徒弟也越来越多,王剑梅从市场调控的角度考量,从2012年起,分别提了几次学徒的价格。但每次秦云都反对,他担心调价会影响整体的生意。但王剑梅坚持自己的立场,苦口婆心地分析给秦云听,再从管理好品牌的角度细细解释调价的必要性,秦云就是不同意,还劝王剑梅不能“胃口太大”。王剑梅想说这完全不是一码事,但看他坚决不肯的样子,王剑梅只好暂缓此事。被他否定后,王剑梅隔一两个星期又找机会跟他提这事,如此反复四五次,每次都苦口婆心地从各个角度分析调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秦云终于同意了。

事实再次证明了调价的正确性,因为只有控制徒弟数量才能保证质量!秦云对王剑梅说:“老婆你真厉害!这几年真亏你,那么耐心地跟我这个管理‘白痴一次次地讲。”王剑梅笑着说:“家是两个人的家,事业是两个人的事业,无论谁有什么想法,任何一方都不能一意孤行,彼此尊重,才能和和美美,家庭事业双丰收啊。”

中国有句古话:“家和万事兴”,秦云和王剑梅夫妻俩遇事有商有量,互相包容,相互“抬庄”,事业自然也红红火火。从2010年到现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重庆老太婆摊摊面”就从一个小小的面店发展成了一个在全国各地拥有800多家加盟店、3000多学徒的小面帝国。而结婚时只能住在女方家里的两个人,已经联名买了几套房子,秦云也实现了当初的诺言,给老婆买了宝马车。今年春节,辛苦一年的两人决定奢侈一回,到欧洲度假。在法国游玩的时候,王剑梅非要去住偏僻的古堡,说是浪漫。结果,夜里十点钟突然停电,周围一片漆黑。王剑梅怕黑,连上厕所都要秦云陪着去,秦云笑她说:“平时看你胆子那么大,原来也有胆小的时候啊!”王剑梅娇嗔地说:“我再胆大,终归是个女人啊!笑什么笑!”

现在,夫妻俩成立了自己的餐饮连锁公司,王剑梅提出让秦云当董事长。她说在外人眼里,董事长还是比总经理官大啊!即便如此,秦云还是毫不顾忌地当着外人的面开玩笑:“哎呀,你们别看我在外面是个威风的董事长,回到家,我照样得帮老婆按脚揉肩!”

是啊,夫妻相处,家人相处,总要有一方先付出先妥协,另一方感受到爱总会被感染而进步,才能共同成长,这,才是幸福的秘诀。

编辑/杨晓婷

猜你喜欢
面店小面
猫店长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品质特点及评价标准建立
老家的小面
重庆小面的文化与经济学解读
三个小面人
重庆的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