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甲醇产业多指标创历史新高

2016-08-19 01:40于芃森
中国石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二甲醚烯烃走势

□ 于芃森

上半年我国甲醇产业多指标创历史新高

□ 于芃森

下半年G20峰会、秋季例行检修、沿海甲醇制烯烃工厂投产等因素,将更大程度考验甲醇市场的弹性。

2016年上半年,国内甲醇市场震荡小幅上行,在经历去年底大幅下滑之后,内地市场于去年12月开始反弹,并在春节后逐步发力,河北、山东、江苏一带传统下游普遍开工接货,市场缓慢升温,甲醇价格逐步走高,于一季度末达到半年来高点。进入二季度,国内甲醇供应逐步恢复,需求逐步转好,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踯躅不前造成甲醇下游需求偏弱,传统下游接货放量有限,甲醇制烯烃工厂刚需支撑价格平稳。在5月中旬西北甲醇制烯烃装置大规模集中检修之际,国内多地市场价格再度大幅下滑。在部分下游、贸易抄底接货之下,国内市场于月底反弹。总体来看,在经历去年底大幅下滑行情之后,上半年我国甲醇产业整体运行尚可,产量、进口量、下游消耗量均创历史新高(见图1)。

图1 2016年1-6月份我国主要甲醇市场价格走势图

表1 2015-2016年上半年国内甲醇表观消费量对比

产能、产量、进口、表观消费均创历史新高

据中宇资讯不完全统计,我国1~6月总计生产甲醇约2100万吨,较去年同期1920万吨增加约180万吨,增幅9.3%。1~6月我国约进口甲醇415万吨,较去年同期260万吨增加155万吨,增幅59.6%。出口(转口)甲醇约2万吨,较去年同期13.7万吨下降11.7万吨,降幅85.4%。国内甲醇表观消费量约为2513万吨,较去年同期2170万吨增加343万吨,增幅15.8%(见表1)。

2016年1~6月,我国仅新增投产甲醇装置20万吨/年,但总量已达到7800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52.7%,各方面数据表明,我国甲醇产销均创历史之最,今年全年有望再创新高。而在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我国甲醇及下游产业整体价格走势却不尽如人意。

图2 2016年上半年原油、甲醇及部分甲醇下游价格走势图

甲醇及下游产业价格创2008年以来最低

2015年,全球经济下滑,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整个能源化工市场处在诸多不利的因素下。2016年初国际油价一度跌破30美元/桶,在失去原料价格支撑之后,相关产品大多举步维艰。甲醇及下游产品与原油价格走势关联度较大,其中甲醇制烯烃、甲醇制油、甲醇燃料、MTBE、二甲醚直接与原油挂钩,在超过70%的下游用量走势欠佳之际,国内甲醇价格也创近年来新低。

1~2月适逢中国农历春节,各个下游开工都创造了年内的低点,甲醇及下游价格走势几乎是一条直线。春节过后,国内外相继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国内经济开始反弹,甲醇于一季度末取得较大增长。但因部分下游产品持续亏损、需求下滑、产能严重过剩等影响,走势欠佳,整体拖累甲醇产业链数据走势,在5月中旬国内甲醇制烯烃产业集中检修之际,市场再度整体走低(见图2)。

2016年上半年,国内甲醛行业在房地产业复苏的条件下得到较大恢复,但走势依旧坎坷。农历腊月,持续的需求下滑使国内部分甲醛企业开工大幅下滑,部分企业甚至将企业停产放假期定为25~35天。春节期间,国内甲醛行业开工率一度降至不足15%。但在春节过后,甲醛产业开始全面复苏,4月开工率达到50%,成为一季度末甲醇及下游产业整体复苏的最大“功臣”。但5月中旬开始,伴随着雨季的来临,开工率下滑至45%左右。

二甲醚产业的整体低迷,是国内甲醇及下游产业走势欠佳的重要原因。据中宇资讯统计,我国拥有1400万吨/年的二甲醚产能,理论上每年可消耗甲醇1900万吨,但由于政策、需求及利润等原因,国内二甲醚产业开工一直低迷,春节期间更是出现了仅3家企业在产、产能利用率不足2%的尴尬局面。在原油价格下滑、液化气市场走低之际,二甲醚产业持续萎缩,多数企业亏损严重。

上半年,国内醋酸行业整体表现良好,开工、下游需求都保持了比较旺盛的状况,成为甲醇及下游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因国内近年新增醋酸装置较少,而酸酯的需求一直较为平稳,价格走势虽未取得突破,但需求及开工较为稳定,整体走势相对偏好。

MTBE产业受国际油价的巨大波动影响走势持续大幅波动,加上国内MTBE企业的相对集中,开工及甲醇用量的变化往往能对北方甲醇价格走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4月在北方炼厂大规模春季检修之际,北方主要MTBE厂家普遍开工不佳,成为上半年北方甲醇市场中期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醇市场未来考验重重

2016年上半年,我国总计已建成甲醇制烯烃装置(MTO/MTP)约20套,产能达966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甲醇制烯烃生产国,西北黄河河套地区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制烯烃生产地。其稳定而巨大的甲醇消耗量,成为我国甲醇产量、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据中宇资讯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我国约有1100万吨甲醇用于各类烯烃的生产,约占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的45%左右(见表2)。

表2 截至2016年6月国内已建成甲醇制烯烃装置统计

1100万吨的甲醇消耗,已经是欧洲、美洲全年都难以达到的数据。也正是甲醇制烯烃的大量消耗,才使得国内甲醇的产销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年神华榆林60万吨/年MTO装置的开车,使得陕北地区基本沦为甲醇输入地,而4月内蒙古中煤蒙大60万吨/年MTO一次试车成功,更是大大减少了西北甲醇的外销量。据中宇资讯监测,2014年,西北地区有160万吨左右的甲醇经由天津港转港发往华东、华南地区套利,但在2015年陕北地区延长中煤和中煤榆林两套60万吨/年MTO装置,以及宁夏地区宁夏宝丰60万吨/年MTO装置开车之后,这一数值便降至不足40万吨,今年上半年仅有10万吨左右。

华东、华南丧失了国内原料甲醇的来源,被迫加大进口量。但外采型甲醇制烯烃企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出现较为集中的检修,而甲醇的生产不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则会对市场产生较为严重的冲击。例如5月中旬,大唐多伦46万吨/年MTP,宁夏宝丰60万吨/年MTO,宁夏宁煤两套总计100万吨/年MTP装置先后检修,其减少的外采量完全流入国内其他地区的甲醇市场,短短10天之内造成宁夏地区甲醇价格下滑13.8%,陕西地区下滑11%,华北地区下滑8%。

此外,9月在杭州地区召开的G20峰会将更大程度考验甲醇市场的弹性。据中宇资讯不完全统计,G20峰会期间,宁波富德60万吨/年MTO装置将停产约25天,浙江兴兴60万吨/年MTO将在25天内减少约60%左右的用量,整个华东地区牵扯的企业总计将减少20万吨左右的甲醇用量。要知道,西北集中检修的4套甲醇制烯烃装置,也不过是减少了12万吨左右的甲醇。在4月72万吨,5月92万吨,6月80万吨的巨大进口数据之下,8~9月减少的20万吨用量将如何消化,将成为检验国内进口市场的一场考试。

2016年下半年,因英国退出欧盟、国际油价持续盘整等一系列负面作用信息的发酵,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难有较大起色。对于甲醇而言,G20峰会的召开或将甲醇传统的金九银十利好抵消,国内部分甲醇制烯烃工厂将选择在这一时间段进行例行的秋季检修,甲醇用量将受到较大影响。故三季度甲醇或将窄幅上扬,但幅度有限,四季度国内甲醇市场面临较大变数,沿海新建甲醇制烯烃工厂若能如期投产,则国内甲醇价格有望继续攀升,反之则有可能再度陷入低迷。

(作者单位:中宇资讯)

猜你喜欢
二甲醚烯烃走势
MTBE装置醚后碳四中二甲醚含量高的原因及优化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LNG与二甲醚替代船用柴油经济性分析
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中烯烃结构及其加氢性能对重汽油馏分辛烷值的影响
新一代烯烃催化裂解技术实现工业转化
甲醇制烯烃分离流程现状及发展
英镑未来走势如何演绎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