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破解环保投资与油气成本难题

2016-08-19 01:40王红林马献珍
中国石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去路岩屑压裂液

□ 王红林 马献珍

多管齐下破解环保投资与油气成本难题

□ 王红林 马献珍

□ 华北工程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技术人员在仪器房分析压裂参数。 马献珍 摄

目前,受低油价的冲击,油井生产亏损,天然气生产进入微利时代,加之国家出台新的环保法,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标准,要做到依法合规生产,就要增加环保投资,气田有效开发的门槛进一步抬高。

华北油气分公司积极探索压裂返排液循环再利用,为废固物寻找理想去路,加强试气井天然气回收,既降低环保投资成本,又满足环保需求,有效破解了环保投资与油气成本之间的难题。

废液循环再利用

大牛地气田每年施工200余口钻井,仅钻井、压裂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废液就有40多万立方米,处理这些废液不仅难度大,而且费用高。

为使压裂返排液能够重复利用,2014年以来,华北油气分公司前线指挥部在大牛地气田进行试验,将压裂返排液收集在一个可拆卸的泥浆池内,经沉淀处理,保留其液内有效成分,节省部分压裂材料,经过两口井的压裂试验,达到预期目的。

“与新配置的压裂液相比,这种压裂液,放置的时间较短,施工衔接要保证顺畅,必须在三天之内完成施工,否则可能会变质。”该分公司生产运行处处长王斌说。

这种探索意义重大,一口井的压裂液需要3000立方米,返排出井口的压裂液按70%计算,能够用来重复配置的压裂液大约2000立方米,不但可以节省废液处理费,不用再回注地层,也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减少了污染。

最近,该分公司与两家从事废液净化处理的服务商进行了交流沟通,达成合作意向,今年将计划进一步扩大试验。

同时,华北石油工程公司在大牛地气田也建起钻井液处理站,及时处理回收利用不达标的泥浆,以及将废弃泥浆分离成符合环保要求的水和固化物。该站放置有容纳1000多立方米泥浆的储存罐,配备大型板框压滤机。经现场运转,每天可处理150立方米泥浆,重新用于钻井施工,明显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量,降低了钻井成本。

让固废物有合理去路

华北油气分公司自2013年以来探索运用钻井液不落地装置,利用在地面搭建的移动池子盛放钻井液,取代传统的在地表深挖的钻井液池子,节省了土地,消除了污染隐患。然而,这些留在现场的钻井废弃岩屑的去路成为一个大难题,他们先后尝试了多种处理方法进行破解。

2015年,气田钻井施工大面积推广运用钻井液不落地装置,每口井都产生大量的废弃岩屑,堆积在现场,这些岩屑的去路成为制约气田发展的瓶颈。华北油气分公司安全环保处积极想办法,对岩屑有害性重新申请鉴定。

“我们将岩屑样本拿到北京,经国家环境监测局检测,钻井岩屑被定性为一般固废物,这样一来,就降低了环保处理标准,为岩屑的去路找到了可靠依据。”该分公司环保处副处长屈玉成说。

今年,他们积极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沟通、解释,依据国家鉴定标准,商讨将废弃岩屑用来回填煤矿采空区,这样可以彻底解决钻井废弃岩屑的去路。

另外,随着气田发展,可部署的井位越来越少,他们通过采取超长水平段水平井施工,最长水平段达到1700米,避开气田环境敏感的区域,让这些区域的气井发挥作用,降低投资风险。

加大天然气回收力度

气田每年都有100多口新井诞生,这些新井在投产之前,要经过压裂试气、防喷排液环节,把井内压裂液排出地面,气井才能正常产气。往年,试气期间,井内的天然气要放空烧掉一部分。

每口气井要放空10天左右,烧掉的天然气少则十几万立方米,多则几十万立方米,浪费惊人,且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为彻底掐灭“天灯”,气田前线指挥部与采气一厂等单位联合技术攻关,通过对试气流程改造、改变放空管线的走向,让放空烧掉的天然气直接进入集气站,避免气田“火炬”燃烧现象,平均每口井可回收天然气几万立方米。

同时,针对气田的边缘井、新井暂时不能接入输气管道的情况,他们对这些气井进行现场CNG、LNG回收。2015年,全年累计回收天然气4000多万立方米。

“今年,我们加大天然气回收力度,引进更先进的技术装备,全年计划回收天然气5000万立方米,争取1亿立方米。”王斌说。

2015年,他们还对在气田施工的部分钻井队的柴油动力设备进行改造,使用天然气替代柴油,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避免了施工现场柴油落地的污染。与使用柴油动力设备相比,每口井可节省成本2万元。今年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燃气动力设备的使用范围。

(作者单位:华北油气)

猜你喜欢
去路岩屑压裂液
岩屑床清除工具携岩效率仿真分析
大斜度井岩屑床清除工具研制与应用
耐高温交联酸压裂液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低渗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及评价
人工井场岩屑集收系统的优化改进
后生可畏
页岩气钻井岩屑运移规律仿真分析
人生在世
趣 图
可在线施工的反相微乳液聚合物压裂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