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

2016-08-19 09:27
初中生世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潘建伟磨刀引力波



面孔

潘建伟

潘建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团队于1月8日以“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研究成果,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潘建伟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实验室。他和团队一起研究探索,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先后六次获得英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突破等荣誉。英国《自然》杂志指出:“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十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吴锦泉

2016年2月14日晚,吴锦泉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吴锦泉,一位88岁高龄却仍在坚守老手艺的磨刀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将磨刀积攒下来的一枚枚硬币,捐给灾区和慈善机构。他每月生活费不超过300元,而捐出的善款却超过了4万元。老人多次通过南通市红十字会向灾区、残疾儿童、智障孩子、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还在所在街道成立了“爱心一元社”。老人做善事、热心公益、奉献社会、帮助他人是一以贯之的行动,数十年如一日;他生活十分俭朴,几乎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都用于帮助别人。他以能帮助他人为最大的乐趣,帮助过的人、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

胡一鸣

美国当地时间2月11日,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在华盛顿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在参与建造、维护仪器,分析数据的1000多位科学家中,有一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胡一鸣。2007年毕业于崇明中学的胡一鸣,是清华大学博士后,目前正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是LIGO科学合作组织成员之一。胡一鸣在崇明中学就读时的原校长董耀棠也对他记忆深刻。董耀棠告诉记者,当时胡一鸣填报高考志愿只填了南大天文系一个志愿。“他跟我说,一定要考南京大学天文系,今年不行明年再考,明年不行后年再考。我听了,觉得他的理想非常高远,而且意志很坚定,因此我就没有再劝他,而且我激动之余,还给南京大学校长写了一封推荐信。”

责任编辑:李剑见习编辑:张雪韵email:xueyun0618@126.com

猜你喜欢
潘建伟磨刀引力波
磨刀人与磨刀水
磨刀不误砍柴工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量子之父”潘建伟的拳拳孝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量子力学催生第三次产业变革
磨刀的人
发现引力波
新春“引力波”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