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马踏飞燕”

2016-08-22 05:58慕俊红
关键词:武威市武威天马

□慕俊红

国宝“马踏飞燕”

□慕俊红

1969年,在甘肃武威县(现武威市)城北雷台老槐树下,发现一处东汉晚期大型砖石墓葬。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中后室等部分组成。通长40米。该墓虽经多次盗掘,但仍幸存许多文物。经发掘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器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余枚,铜车、马俑90多件。在这批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的铜马中,有一座铜奔马重7.15公斤,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一足踏踩飞燕,三足凌空飞腾,它就是驰名中外的国宝“马踏飞燕”。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是“守张掖张君”之墓,约于公元186-219年。

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宾努亲王访问兰州,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时,看到了这件稀世珍宝。郭老感叹道:“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就算拿到世界上去,也是一流的艺术品。无论从艺术构思的巧妙、工艺技术的高超,还是从结构力学的角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并将其定名为“马踏飞燕”,挥毫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豪迈诗句。郭老返回北京后,立即约当时文物局负责人王冶秋商定将铜奔马调京,充实故宫正举办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马踏飞燕”参展后,立即在世界各地引起轰动,各国报刊连续报道,从此“马踏飞燕”的名声大振,并作为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文化的象征在10多个国家展出,成为轰动世界的文物精品。

关于“马踏飞燕”的正确命名,长期以来存在着争议,曾有“马踏龙雀”“青铜奔马”“天马”“马神—天驷”等多个名称,对马蹄踩踏的飞鸟,也有 “飞燕”说、“乌鸦”说、“龙雀”说、“飞隼”说、“飞鹰”说、“鹰鹞”说等争论。但多数学者认为马踏的不是“燕”而是“隼”,因为燕的尾羽是典型的叉形,貌似剪刀状,而马蹄下的鸟尾呈楔形,应是游隼的体型特征。

马踏飞燕

从甘肃武威历史沿革考证,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西汉政府在原休屠王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汉书》记载,武帝非常爱马,他把从大宛国引进的武威的马,赐名为“天马”。传说这种马出的汗像鲜血一样,所以人称“汗血马”。武威自古至今就是良马的繁殖、交易基地,有“凉州畜牧甲天下”的誉称。因此,在武威发现大批铜奔马并非偶然。

隼鸟,不仅飞行急速,而且凶猛,是猎取其他动物的猛禽,其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狩猎活动是分不开的。至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牧民,骑在马背上,手托猎隼,狂奔在广阔的草原上,发现猎物,放飞猎隼捕捉,这是他们获取食物的重要手段。因此,驯化猎隼、游隼,已成为他们的传统文化。 “马踏飞燕”称为“马踏飞隼”是符合事实的。多年来,“马踏飞燕”的名称已闻名遐迩、家喻户晓。对其名是“燕”还是“隼”,无关紧要,并不影响其艺术和科学价值。

从艺术上分析,“马踏飞燕”是东汉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珍宝,在中国雕塑史上代表了东汉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无论其神采的表现,还是高超的铸造工艺,均已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更令人折服的是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奔马姿态,十分不容易。然而中国默默无名的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以燕衬马,使奔马的动势凝固在闪电般静止的空间,使铜马显得活灵活现。该作品不仅重在传神,更重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对照,几乎无一处不合良马的尺度。汉代雕塑艺术家大胆的构思,以浪漫的手法塑造出的“马踏飞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拍案叫绝。

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城标

从力学上分析,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如何保持天马立而不倒的平衡,这是一个难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部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找到了重心落点,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了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身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这一艺术形象不仅构思奇特、造型优美,而且完全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完美地塑造了天马与飞鸟运动速度与整体的平衡。“马踏飞燕”巧妙的构思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使之蕴含着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充分表现了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铸造技艺。

“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并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此后,凡有“马踏飞燕”参加的文物外展,都以它作为海报和宣传画的主图案。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中国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民将仿制24K镀金的“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责任编辑 秦秀林]

猜你喜欢
武威市武威天马
探秘海天马的海马养殖经——访济州海天马代表卢暹
重任在肩
天马寨两咏
莫道武威是边城,文物前贤启后生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生态优先 逐绿前行——武威市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作品赏析(7)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如浮云伴天马,共演西游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