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郊区新城建设规划特点与展望

2016-08-23 00:42彭攀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建设规划发展机制

彭攀

摘要:新城建设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郊区化又是城市居住区位变化的共同趋势。因此,加强对我国郊区新城的建设与规划是今后住宅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郊区新城建设规划特点与发展现状,针对新时期的发展策略和前景进行展望,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我国郊区新城的发展能够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郊区新城;建设规划;发展机制

前言:随着我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的大规模发展。根据相关的数据得知,从1978年到现在,我国城市建设年增长率为15%,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总人口增长为原来的2.2倍,行政区域面积增长为原来的3.2倍;经过数据分析得知2012年底,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远超4万km2,城市化率已突破50%。在这个时间段中,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园、新城区、大学园等城市新兴空间不断涌现和演进,直至新城建设的到来。新城市的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对于全国来说,大量新城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地区存在盲目建设,导致建设不符合当地城市的发展现状。因此新城建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联合国的相关分析预测在2050年我国城市转化率将达到7396左右,在未来的时间中,我国新城的建设仍然会出现告诉增长的现象。但是我国新城的建设机制和规划还不够健全完善处于初级阶段,并且没有相关的理论作为依据。因此,有必要基于对国内现有新城建设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关键问题并进行系统剖析,评估国内新城建设现状,为下阶段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1、我國郊区新城建设规划特点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尤其是发达城市,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转变,第三产业开始向城市中心转移,现在越来越侧重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开始远离城市中心:交通网络发展迅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城镇激动性增加;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应该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制度,改变较差的租地现象,土地的利用率在不断提高,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土地优势、潜能得到不同的体现,以上这些都使得城市城市离心增长日趋明显。因此郊区新城市的建设和完善正是城市离心的一种变现形式。在新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随着郊区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产业扩大、就业人数、交通状况、社会影响、生活空间结构等发生了变化。根据新城市建设的建设特点来看,新城建设主要从空间结构、各建筑物的功能和人的生存需要等三方面对城市建设组成实现优化,应该与大量实践经验的实际情况相符。

当前社会发展情况下,我国人口大量涌入城市,2009年城市化率达到46.6%。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空间也随着人口的增加不断向郊区延伸.出现城市郊区化现象。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形成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问题的产生,例如建设资金、一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跟不上市中心的发展,大量耕地良田被郊区建设占用,导致城市延伸没有秩序、交通混乱、没有有效的管理体系,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针对郊区新城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城市进行了总体规划,明确了以新城建设来完善引导城市郊区化发展,如北京建设11个新城、上海为9个、天津为11、广州为10个。

2、新时期我国郊区新城建设规划策略与前景展望

2.1建立四个统筹发展机制

(1)统筹城郊发展,将郊区新城定位为全城市的新城,改革财税分配等体制,举全市之力打造郊区新城;(2)统筹新城的规划与开发,科学编制新城规划,以规划理念引领新城建设;(3)统筹产业导入与人口调控,将产业发展与人口导入结合起来考虑,要“以业兴城、职住平衡”,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合理的人口结构、适度的人口规模;(4)统筹新城土地开发与资金平衡,实现土地“合理储备,重点开发,有序出让”。

2.2加强郊区新城的产业集聚

要从城市的全局出发,给郊区新城合理的定位,建成具有城市功能的新城。郊区新城的建设发展的产业结构等都需要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需要得到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将郊区新城的产业发展纳入全市的产业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并进一步加强政策集聚,促进相关产业在新城的集聚。针对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政策,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促进郊区新城的发展,是的郊区新城的产业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一致,并得到平等的对待。郊区新城的建设还要加强服务的发展,以城市交通枢纽站为依托发展郊区新城经济;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激励郊区新城的服务也发展:引进优秀人才为郊区新城建设做贡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去吸引人才。

2.3注重用地平衡和产业项目土地扶持

新城的建设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土地,不能将其商业化;新城的建设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不能但为啦建设而建设。根据建设的资金情况,合理规划新城的各项设施,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应以新城各类人住居民的平衡,考虑商业性与保障性居住的相衔接。当前新城建设大多以提供优质的人居环境、实现产业集聚和发展区域经济为目标:新城建设的用地规划应注重土地开发的集约化,要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开发为依据,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同时,按照新城产业发展规划,六类用地的“招拍挂”价格应按产业政策导向,特别是要有利于加快新城城市经济,塑造比较优势的重大公共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土地价格倾斜政策。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郊区新城的产生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根源,其严重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社会的稳定。从根本上解决郊区新城建设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其中很多问题单纯依靠规划是无法解决的,还需要涉及法律的调整和新的制度规范的重构等。因此,但需要在规划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规划的方法体系,使规划对我国郊区新城的发展能够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建设规划发展机制
青州市东夏镇富贵园项目风险识别研究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及其养护探讨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机制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高职院校产业链视域下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研究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务的影响
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机制探析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