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生态涵养区村镇规划策略探索

2016-08-23 01:38于志强邢阳阳白立敏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于志强 邢阳阳 白立敏

摘要:通过对长春市生态涵养区大黑山脉研究区的区位与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提出涵养区村镇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模式的探索,就涵养区村镇规划,以“生态观”为前提,进一步提出将生态理论与方法在村镇规划不同阶段相结合的规划策略,进而指出新型城镇化要全面推进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制度与文化结构的全面生态化转型,真正实现新型城镇的生态化。

关键词:生态涵养区;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路径;生态城镇化

1.研究區综述

长春市生态涵养区指长春市东南部大黑山脉区域,包括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石头口门水库水源涵养区、新立城水库水源涵养区及大黑山脉腹地范围其他自然资源在内的生态涵养区。大黑山脉横贯吉林省中部,是长白山余脉,植被丰富,覆盖茂密的树林,是长春市以及吉林省中部地区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源和能量源,也是该区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基因库与能量库,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水系分布及水资源特点可以看出,长春市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松花江流域,主要水源地也分布在大黑山脉沿线,因此,对大黑山脉及其南及东南部水体环境进行保护,既是对长春市水资源安全进行保证的重要战略。

2.生态涵养区村镇发展现状分析

涵养区内含新立湖镇、劝农山镇等小城镇及所辖多个乡村,随着乡镇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整个涵养区呈现人工化斑块侵蚀自然斑块的趋势,涵养区作为长春城区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的生态功能面临挑战。村镇产业主要包括林业、农业、少量工业及休闲旅游业。耕地以分散的自留地为主。近年来涵养区民俗旅游、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形式休闲游发展迅速。度假村、采摘园、农家乐等类型用地不断扩张,造成对森林植被的侵蚀与分割。但是,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属于粗放式扩张的阶段,在旅游服务产品的特色、服务水平、卫生标准、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亟待提高。旅游用地及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垃圾、废水等对环境的破坏在加重,所以需要对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政策对环境进行保护。

3.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新型城镇化模式选择

3.1生态城镇化模式

涵养区村镇作为区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功能。长期以来,乡村建设用地低效蔓延导致生态空间破碎化,“低、小、散”的乡村工业污染严重,极大地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加剧了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恶化。“十三五”期间,涵养区村镇规划需本着“集约发展”的理念,通过划定村镇各类功能性空间,严格控制村镇建设规模,推动村镇用地的高效与集约利用;本着“区域融合”的理念,加强村镇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功能板块的联系,融入区域生态网络的大格局中;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循环型工业、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等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构建村镇生态产业体系;本着“低碳生活”的理念,完善乡村沼气工程、污水净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绿道”,将村镇整合进区域休闲网络,整合配置城乡公交网和村镇公共设施。

3.2特色旅游新型城镇模式——基于产业主导的模式

涵养区村镇区位条件优越,位于大城市近郊,城镇化道路选择可以大城市为中心建设旅游新型城镇。涵养区村镇通过建设长春市近郊旅游休闲区,打造成旅游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形成旅游城镇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中心思想是要有独具的特色,就是将现有的城镇转化成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要注重融入民族风情的元素。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应克服目前景区点状分散经营的缺陷,扩大单一景区的发展规模与运营项目,形成以核心景区为支撑的乡村旅游集聚区,或者多景区联动集群发展,逐步实现由“点状经营”向“区域发展”的升级,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和大品牌共享,这样既有利于强化景区品牌,同时可以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产业联动融合,形成具有区域性支撑和引领效应的“大品牌”、“大景区”。特色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不单单是简单的旅游,还要有一定的基础性产业支撑。形成特色旅游城镇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使新型城镇化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4.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规划策略

4.1优先进行涵养区生态系统规划

以生态保护为区域发展的前提,对涵养区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涵养区作为长春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主要任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山体、森林、湖泊、湿地、农田、林网、人工绿地等自然斑块进行有效保护,尤其对花卉基地、风景名胜区、休闲公园等绿色斑块进行保护。提高生态绿地系统多样性,使不同类型绿色生态斑快形成生态涵养区综合生态系统。加强对涵养区自然保护区、交通道路、江河岸线、森林公园、大中型水库、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处于特殊生态区域背景下的涵养区应以大面积生态基质为载体,让城镇、乡村、建筑等人工斑块镶嵌其中,形成在自然生态基质中镶嵌活动空间的用地布局。

4.2生态理论与方法在村镇规划不同阶段的结合

在正确认识人与生物、自然、环境等关系的生态观基础上,对城乡空间生态和谐的未来状态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保持该趋势发展的空间建设措施和对策,包括生态效率、生态活力和生态稳定等三大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的确立是对城乡生态系统辨识和规划途径初步确定的过程。

规划编制程序包括:生态调查、生态评价、生态反馈、生态补偿、生态分区、结合生态工程的规划等,试图将各种生态因素和循序渐进的规划方法加以实现或趋近规划目标。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