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一条路 建恒久功
——沙河市德育工作纪实

2016-08-26 05:53张瑞磊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音体美沙河市德育工作

本刊记者 张瑞磊

蹚一条路 建恒久功
——沙河市德育工作纪实

本刊记者 张瑞磊

巍巍太行挑起华北平原的脊梁,滚滚湡水滋润肥沃的土壤。从太行山东麓的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来浓浓的教育馨香,那是沙河教育人正在谱写着新的教育篇章。

网课补短板

“邢台一大片,沙河一条线。”这是对沙河市地理形状的生动描述。沙河市管辖面积999平方公里,东西狭长,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的面积,多种地形造就了丰富的资源,促进了沙河市经济的发展,但却也给沙河市的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西部山区仅蝉房学区就有27个教学点,规模小、分布散,有的教学点不得不以“复合班”的形式开展教学。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亟待解决,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

“西部山区教师严重缺编,音体美教师紧缺,山区教师年龄偏大,在音体美教学方面有短板。山区的孩子急需接受艺术熏陶,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运用大数据这一工具,他们能用,我们做教育的就不能用吗?我们要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先在音体美教育上实践……”沙河市教育局局长李书民充满信心地谈了他们的发展规划。

他们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安排音体美课程表,集中选拔优秀的艺术教师,打造精品音体美课程,然后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实现同步课堂。

架起互联网不难,资金到位配齐基础设施就能实现。但要用好互联网,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互联网应用水平,必须要做好培训工作。一些学校尤其是西部山区的教师年纪偏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弱。刚开始,他们聘请一些大学的专家、教授,来给予指导。起初效果很明显,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发现这样非常不方便,而且有时候专家讲的互联网知识不太接地气。于是他们向内挖潜。有些年轻教师在互联网应用方面有专长,思维活跃,也很有能力。于是,沙河教育局就成立了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中心的“本土互联网专家团队”。以李峰老师为带头人的小团队专门录制了互联网教育微课,老师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联系李峰老师。这样,既方便了工作,又节省了教育资金。

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孩子们的艺术细胞被激活了,各种社团纷纷成立。蝉房学区的舞蹈社团走出了校门,《爷爷奶奶和我》《春晓》两个节目在“沙河市2015年湡水欢歌”的舞台上得到展示,在山沟沟里这可是第一次,也是成功的一步。沙河市第九中学是一所山区中学,他们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了自己的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艺术节上,他们的“青春梦工厂电影”格外吸引眼球。他们拍摄的秀逗校园微电影选材于身边的不文明行为,通过诙谐幽默的形式教育孩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互联网给德育打开了一扇联通精彩的窗。

巧计育良习

下午刚刚一点多,沙河市第三小学的校园里就传出一阵叽叽喳喳之声。2:15才上课,学生来这么早做什么?

走进校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小不点”们扫、拖、擦……干得不亦乐乎。几个孩子正在用抹布擦着墙砖,角角落落都擦得干干净净。孩子们脸蛋红扑扑的,鼻尖都冒了汗。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沙河三小的独生子女也不少,孩子们的自立能力普遍偏弱,该校为了培养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开展了“热爱劳动,美化校园”的主题活动。无论是哪个年级、哪名学生,都有自己分包的卫生责任区。小到楼梯旁的一块块瓷砖,大到塑胶操场,都有专人负责。孩子们仔细呵护着自己“责任田”,学校干干静静。“劳动者最美丽,我们的学生在劳动中都快快乐乐的。”李局长自豪地说。

沙河市第四小学毗邻第三小学。走进四小校园,感受到浓浓的书法氛围。楼道里、路两旁、墙壁上都张挂着许多学生和老师的书法作品。该校开展了“写规范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书法比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开展了书法大比武。

对沙河四小而言,习练书法是养成好习惯的一个手段。

该校在教师签到处附近设立了一个的写字比拼栏,教师上、下午签到后,都会到比拼栏上写上一个字。每天两个字,很少,但久久为功。刚开始实行的时候,总有老师忘记写字,学校也反复提醒老师,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有老师给校长建议:利用微信朋友圈监督。好主意。于是校长每天都会把写字比拼栏上的作品拍下来,上传到微信朋友圈,一来可以提醒老师,督促老师们把写字活动常态化,方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二来也是主动接受朋友圈家长的监督,展示学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

“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也积极参与进来,写规范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行为习惯无形中受到熏陶。”郑朝杭校长欣慰地说。

要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就要针对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层次的理想、纪律、行为习惯、做人基本道德等各项教育活动,形成全面、系统的科学体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沙河市教育系统正是这样做的。随便哪所学校,都有促进学生、教师养成好习惯的创意、措施。

“为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把德育目标分解到每个学期、每周、每节课,这样使得德育工作更加生动、更加活泼、更加具体,时效性、针对性显著增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得以顺利展开。”张书民局长如是说。

长在文化中

教育目的的实现,最终要依赖于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实现自我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行为习惯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沙河市教育局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他们坚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内容健康、富有特色”的原则,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各种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沙河市第二小学利用国学经典打造传统诗意校园。他们充分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片,学生亲笔书写的名言佳句或充满灵性的“诗配图”加以装饰。每个班都开展各式各样的古诗文阅读活动。班级黑板报上,“刊登”一些经典诗文,供学生阅读、赏析。各班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展示古诗文阅读活动作成果。如张挂古诗词书法作品、读后感,手抄报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沙河市第九中学处于西部山区,他们利用学校自身区位优势,建设绿色生态校园文化,用大自然的本真、和谐去熏陶每一位学生。九中校园没有围墙,环绕的大山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大自然用自己的友善、包容感染着每一名受教育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九中的管理也像他们的校园一样,是“开放式”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健身房、校史馆、成果展示馆等,一系列的现代化教育设施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翱翔。这所学校称得上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结晶。校园背后的山坡上有百亩银杏林,每逢秋季,金黄色的叶子随风起舞,弥散在校园的角角落落,现代化的校舍掩映于其间,相得益彰,引得观赏美景之人络绎不绝。走在这自然、人文美景中,看到穿梭于其中的那些散发着淑女气、君子风的学生,你定会为之陶醉,为之赞叹。

局长寄语:学校德育一定要和开展各种活动结合起来,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和学校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网站、班级学习园地、校园广播、各类文化艺术节等,对学校师生及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动员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其中,营造人人重视和关心学校德育工作的氛围。

猜你喜欢
音体美沙河市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论榆次区乌金山镇美育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进行农村小规模学校音体美教学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李明璇
重视音体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刘毅可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沙河市西部山区旅游产业SWOT分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