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016-08-26 15:12李连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阅读素养

李连红

摘要:语文教学属于国文教育,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实际上,从孩子识字开始,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幼儿园之前的教育,父母是教师,之后,我们成了孩子的教师。但是有一个困惑是,如果从幼儿园算起,到高三毕业考入大学为止,大约是十四五年的时间,孩子们一直都在接受语文教育,但是直到步入社会后,有些人的文化素养仍不过关,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最终笔者想,可能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太过于重视对孩子们技术层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孩子们素养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文化素养;书写漂亮;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37

语文教学属于国文教育,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实际上,从孩子识字开始,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幼儿园之前的教育,父母是教师,之后,我们成了孩子的教师。但是有一个困惑是,如果从幼儿园算起,到高三毕业考入大学为止,大约是十四五年的时间,孩子们一直都在接受语文教育,但是直到步入社会后,有些人的文化素养仍不过关,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最终笔者想,可能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太过于重视对孩子们的技术层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孩子们素养方面的培养。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笔者就试着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的一些做法,尝试着把教学重心放到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上来。

一、提高学生书写的素养

从书写的角度来说,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一点就是要写清楚。为什么这样强调呢?因为,我们在考试的过程中,如果书写得比较潦草,以至于自己写的什么东西连判卷教师都不能准确识别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成绩。所以,我们总是让孩子们书写时要工整、干净。至于写的美观与否则是另外一回事情。事实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样教育孩子们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从文化素养上来讲,则要求太低。教孩子们写好汉字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里的写好,不仅意味着教会孩子们会写字,还要把字写得漂亮才行。有人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这样是多此一举。本来,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我们帮助学生获取更高的分数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其他的都可以忽略。只要我们的学生在考场上把字写清楚,能让判卷教师识别就万事大吉了,为什么还要教导孩子们写这么漂亮。另外,把字写得漂亮岂不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考场上的时间十分宝贵,可以说我们要分秒必争,哪有时间去管漂亮与否呢?对于这样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把字写得清楚与把字写得漂亮一些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起初时我们可能需要用功地去练习,但是我们把写得漂亮当做一种习惯之后,自然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会过长。本身对于语文学科来讲,如果我们的孩子们在考卷上写的一手漂亮的字的话或许可以博得判卷教师的好感,从而得到一定的好感分。同样的一张试卷,笔者认为字写得漂亮的定要占有一定的优势,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

二、提高学生阅读的素养

阅读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把培养孩子们阅读习惯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这不仅是因为在我们的高考中,阅读理解部分的分数是很高的,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找到一种生活的乐趣。当我们苦闷时,当我们寂寞时,当我们不被理解时,当我们无处诉说时,我们都可以拿起一本书来阅读,通过阅读,通过和书中的人物对话,通过体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疏解自己的心理压力,使自己的情绪得到调节。而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很多方面都不太尽如人意。比如,我们通常会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按照出题人的意图,将其中的某些句子拿出来,设置几个题支然后让学生来理解其中的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一致的就算是对,一旦和命题者的意图不一致,自然就是错的。实际上这是多么不科学,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本来没有一种统一的阅读体验在哪里,而我们的测试题目却要学生通过阅读得出一种一致的体验,这岂不是笑话。这里有一个故事值得深思,记得某年高考过后,某文学家发现自己的一篇文章入选了当年的高考阅读试题,于是找来高考语文试卷,试着答题,结果这篇阅读理解题自己竟然不及格,然后研究了一些命题人所设置的一些题支,不仅哑然失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自然无从考究,但是这个故事暴露出的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值得重视。

怎样来衡量一个人的阅读素养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一条标准就是看看我们越来越大的房子里还有没有一件书橱的空间,书橱里又有几本藏书就可以窥见一斑了。如果连这样最基本的阅读条件都不具备,又怎么能奢望国人的阅读素养有多高呢?另外一个标准就是看看我们的公共图书馆里看书的人,淅淅沥沥的没有几个人,缺少了这样的阅读氛围,我们的阅读素养自然就不会高了。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笔者一直试图依靠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自己所能影响的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小爱上阅读,抛却比较功利的阅读,把阅读当做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前些天看到自己的一个学生发给笔者的一首小诗:

《夜班读书作》

窗前对阵台球响,

灯下读书墨迹新。

不敢诗文夸海口,

还应陶令论清贫。

特摘录于此,与各位共勉!此诗描写了一个场景,窗外一阵阵打台球的声音不断传来,而室内一个孜孜不倦的人正在读书,并且边读边写着笔记,“灯下读书墨迹新”一句十分传神地表现了一个孤单的人的阅读境地,不得不令人赞叹!时常想,如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多一些这样的人,那岂不是我们的幸事吗!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65900)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阅读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处理
大学生阅读、媒介及信息素养融合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运用“联结”策略 提升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