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政治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2016-08-26 15:27冯小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高中政治构建

冯小红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积极有效地推进高中政治课堂互动式教学,探索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益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互动式教学;策略;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66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理解和实践中不断深化,高中政治课教学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课堂中,促使学生良性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当前政治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构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必然。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观念或教学思想,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在教学实践中,也是一种教学的行为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课堂外的师生互动之分,这里我们所讨论的课堂师生互动专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二、构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它的应用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 和谐互动。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友好交流、诚恳辩论,营造和谐的教学与发展氛围,促使学生通过动口表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互动中学习和发展。

2. 真切体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切深刻体验是教学的重要目的,通过体验才能深刻领会知识,才能内化,产生情意变化,形成思想品德和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要尽可能地走进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紧密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并切实地去操作,在操作中使他们产生真切体验。

3. 合作探究。探究应成为现代课堂中学生主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探究可以个人独立进行,也可以合作进行,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生动活泼。思想政治课课堂改革就要关注师生互动的数量和质量,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与渗透,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互动式教学模式将教师角色定位为教学过程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为教学活动承担者,教学结果的体现者。

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教学中要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起来,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途径

1.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构建师生互动的和谐气场

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封闭和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默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思想政治新课程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使学习过程成为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注重人文关怀、崇尚素质提高的政治课就应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理性和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欢乐。

2. 科学的课堂管理,有效保证师生互动的开展

每一个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担负着课堂管理的任务。积极的、健康的课堂应当给学生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让学生感到自己被接纳、被重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能够得到承认。在这样的一种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灵的安全与自由,才敢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要以一种民主、开放的态度,合作、宽松的方式进行课堂管理,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鲜活的生命体,是有思想、有活力、有个性的、独立的人。如果我们的政治课堂能够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期望、自由的关系氛围,就能使师生之间发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会积极地与教师沟通,与同伴交流,课堂上真正的互动才能发生。

教师要用真诚的行动来表明自己接纳、重视、关心每个学生,以此来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首先,教师要学会仔细倾听。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最基本的方式。课堂上,不管是哪种学习能力、哪种学习状态的学生,在他们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都要仔细倾听,不要因为学生观点错误,就打断他,不让他说下去。仔细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在认真对待他、尊重他,他所讲得有价值,值得教师付出时间和精力。其次,教师可以运用面部表情、各种手势来表达感情。有时,对学生一个真诚的微笑就如同说:“我关心并支持你。”竖起大拇指、OK的手势、放松的动作或简单的招手等,都可以把承认、接纳和关心的信息传达给学生。

3. 换位思考、完善评价,积极推进师生互动的进程

“关注差异,人人成材”的评价注重运用多元、多维、全面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得到他人更多的肯定。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地看、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如: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否产生疑惑不解、是否有了厌烦心理、是否失去了自信、抑或有“异端”要表达等等。如果教师抓住了师生交流的最佳契机,适时运用语言、表情等手段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就能使师生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226000)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高中政治构建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