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江青萍的磷污染指示性研究

2016-08-29 09:08常玉兰李福姗张亚楠赵宏兵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滇池藻类生长量

兰 丹,苏 怀,常玉兰,李福姗,张亚楠,赵宏兵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盘龙江青萍的磷污染指示性研究

兰 丹,苏 怀*,常玉兰,李福姗,张亚楠,赵宏兵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目的]判断青萍是否可以作为盘龙江磷污染的指示性生物。[方法]以青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青萍对磷的耐受程度,分实验室培养和野外调查。[结果]实验室培养条件下,青萍可以在磷浓度0.1~15.0 mg/L的培养液中正常生长。野外调查盘龙江各采样点磷浓度(0.07~0.47 mg/L)的青萍分布情况:上游河段没有出现,中游河段有出现,下游河段多度增加。[结论]青萍至少可以指示2类水以上的水质,有青萍出现的水体已经受到磷污染。

青萍;磷质量浓度;鲜重;指示性物种;野外调查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十分严重[1]。研究表明,磷是富营养化重要的污染因子[2],对磷污染的监测是滇池污染治理的基础。盘龙江是汇入滇池的主要河流之一,对其水环境的有效监测和及时治理有利于减轻滇池的富营养化程度。

水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3种。其中,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费时、设备昂贵,缺乏时空连续性和直观性,不能有效反映长期状况或平均状况。生物监测是利用群落、种群或生物个体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通过生物学的方法来监测、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具有直观、灵敏度高、费用低、能够综合持续反映水质变化等优点。通过生物监测,能快速地判断出环境质量的平均状况,发现一般化学监测或理化监测所发现不了的环境问题[3]。

水生生物与水环境关系非常紧密,生物长势的变化可以作为水环境变化的指标[4]。 目前,藻类群落评价自然水域水质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比如北京怀沙河、怀九河[5],上海丽娃河[6],黄河兰州段[7],贵州省锦江、红枫湖、黔灵湖、虹山水库、草海等水域[8-9],广西省桂林市桂湖[10],四川省赤城湖水域[11],山东省济南地区的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五龙潭泉和东平湖[12-13],广东省广州市古廖涌河道[14]。通过利用藻类的环境指示作用,对以上水域的总体水质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经查阅资料,笔者发现这项工作在滇池流域中做得还不足,也没有将青萍作为指示性生物来监测水质变化的研究。以浮萍优势品种青萍(Lemnaminor)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青萍对磷的耐受程度,以此来判断它是否可以作为滇池流域盘龙江河道磷的指示性生物。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材料。供试青萍于2015年3月16日采自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盘龙江河道,取回的青萍在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实验室内进行培养。首先,用清水清洗去掉杂质,然后筛选出长势良好的青萍,接着用2%次氯酸钠溶液清洗,去除附着在青萍上的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后备用[15]。

1.1.2植物培养液的配制。由于浮萍生长主要是吸收利用水中的无机氮磷等,故笔者利用人工培养液来模拟富含无机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废水。供试培养液为改良版Hoagland营养液,配方见表1。

表1 供试Hoagland营养液配方

在配制储备液时,将每种盐类分别溶解,再将它们混合以免发生沉淀,置冰箱中保存。铁盐储备液保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1.2方法

1.2.1试验操作。试验前将青萍进行7 d的磷饥饿培养,培养所用的营养液为缺磷改良的1/10倍的Hoagland营养液(将营养液中所含的0.5 mg/L的KH2PO4替换为0.5 mg/L的KCl)。

试验于2015 年3月24日开始,试验培养时间为21 d。营养液(除了没有KH2PO4外,其他成分与表1中的配方一致)配好后,使用0.1 mol/L KOH或0.1 mol/L HCl溶液调节培养液pH到6.5左右。培养液中磷质量浓度设计为0.1、1.5、3.0、15.0、46.0 mg/L。选用250 mL玻璃烧杯(直径7 cm、高10 cm)作为试验容器,用黑色胶布缠绕外杯壁以避光,在5个杯中装入200 mL Hoagland营养液。

用滤水网斗将待测青萍从漂洗的蒸馏水中捞起,滤去自由水(无水滴出现),将待测青萍平铺放置在吸水纸上,吸水5 min后,采用镊子从浮萍个体下方向上挑进行移取,保证浮萍个体的生长状态不受影响。再用精度为0.01 g的电子天平测定其鲜重[16]。分别在5个不同浓度培养液的玻璃杯中放入长势良好、质量相当的40片青萍,鲜重为0.4 g。所有青萍都置于室内自然光线均匀一致处培养观察,试验期间每隔3 d更换1次营养液。

1.2.2测定项目及方法。

1.2.2.1生物量。在试验结束后进行生物量(以鲜质量计)的测定,用滤水网斗将需要测定的浮萍从培养液中捞起,滤去自由水(无水滴出现),将待测浮萍平铺放置在吸水的纸垫上,吸水 5 min后,用精度为0.01 g的电子天平进行测定,并记录不同浓度培养液下浮萍的鲜重(Fresh weight,FW)。青萍的生物量变化以相对生长量(Relative Growth Yield,RGY)表示:RGY=(W2-W1)/W1[17]。式中,W2为试验结束时所测的青萍鲜重(g);W1为试验开始时所放入的青萍鲜重(g)。

1.2.2.2根长。经测量,放入前40片青萍的平均根长约为28 mm,试验结束后用直尺测量不同浓度下的青萍根长。

1.2.2.3成活率。放入前的青萍数量为40片,在试验结束后观察记录在不同浓度下青萍的成活数。成活率=成活的数量÷总数量×100%。

1.2.3统计分析。试验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利用Excel软件建立青萍在不同浓磷度下与其鲜重、相对生长量及根长变化的关系。

1.3野外采样点的确定及总磷(TP)含量的测定

1.3.1野外采样点的确定。研究主要对松华坝以下盘龙江河段的部分水生植物的种类、分布进行调查,沿盘龙江采集植物,并对其进行鉴定,得出部分植物名录。再根据典型取样的方法,从上游松华坝出水口至滇池入湖口分别设置调查,即龙川桥、大花桥、金水湾小区、罗丈村闸、第五污水处理厂、二环北路、南太桥、永平桥、二环南路、日新路、广福路、第二污水处理厂、苏家地、洪家村入湖口总共14个(图1)。

图1 盘龙江河段采样点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points in Panglong River

1.3.2各采样点总磷(TP)含量的测定。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L(吸光度A=0.01时所对应的浓度);测定上限为0.60 mg/L。可适用于测定地表水、生活污水及化工、磷肥、有机加工金属表面磷化处理、农药、钢铁、焦化等行业的工业废水中的正磷酸盐分析。2结果与分析

2.1青萍对磷的耐受性试验以所测青萍鲜重、根长、成活率来判断不同磷浓度条件下该指示性生物的长势状况,并建立水体不同磷浓度与青萍的长势关系。

2.1.1不同质量浓度磷对青萍鲜重的影响(图2)。通过该研究可以看出,青萍可以生长在磷质量浓度范围很广的水体环境中,在磷浓度为0.1~15.0 mg/L时青萍的能正常生长,尤其是在3.0 mg/L的情况下,青萍长势最佳、鲜重最重;在磷浓度小于0.1 mg/L时青萍的鲜重发生的变化较小。磷质量浓度为46.0 mg/L时,确实由于磷质量浓度过高而对青萍造成了环境胁迫,抑制了青萍的生长,鲜重变化也较小。中国的大型湖泊和许多河流大部分发生了严重的富营养化,磷质量浓度超过0.2 mg/L的大型湖泊占48%[18]。而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的盘龙江也属于富营养化较严重的河流,又是汇入滇池的主要干流,故要治理滇池必先对盘龙江进行监测。

图2 不同质量浓度磷对青萍鲜重的影响Fig.2 Effect of phosphorus mass concentration on fresh weight of Lemna minor

2.1.2不同质量浓度磷对青萍根长度的影响(图3)。根长随培养液中磷质量浓度的不同,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在1.5~15.0 mg/L的生长环境中磷营养水平越低的条件下,青萍的根越长。

图3 不同质量浓度磷对青萍根长的影响Fig.3 Effect of phosphorus mass concentration on root length of Lemna minor

2.1.3不同质量浓度磷下青萍的成活率(表2)。高浓度磷酸盐会抑制青萍的生长,磷浓度达到46.0 mg/L时,青萍叶片变黄,根部变腐,有些植株已经死亡。

表2不同质量浓度磷对青萍成活率的影响

Table 2The survival rate of Lemna minor under different phosphorus mass concentration

浓度Concentrationmg/L总株数Totalnumberofplants剩余存活株数Remainingplantssurvived成活率Survivalrate∥%0.140401001.540401003.0404010015.0404010046.0403690

2.1.4不同质量浓度磷对青萍相对生长量的影响(图4) 。当环境中磷浓度水平在0.1 mg/L时,不同初始磷浓度水平对青萍生长的影响不大。在1.5~3.0 mg/L范围内随着初始磷浓度的增大,青萍RGY有增加;当环境中磷浓度水平达到46.0 mg/L时,随着初始磷浓度的继续增大,青萍的RGY急剧下降。初始磷浓度为3.0 mg/L的处理,在培养21 d后,生物量由最初的0.40 g增加到0.85 g,相对生长量为1.125 g;初始磷浓度为46.0 mg/L的处理,生物量增加量最低,仅为0.225 g。在磷浓度为0.1 mg/L时,生物量变化不是十分明显,由0.40 g增加为0.57 g,相对生长量为0.425 g;在磷浓度为1.5和15.0 mg/L时的鲜重分别增加为0.75和0.76 g,相对生长量为0.875和0.900 g。

图4 不同质量浓度磷对青萍相对生长量的影响Fig.4 Effect of phosphorus mass concentration on relative growth of Lemna minor

2.2盘龙江各采样点磷浓度由表3可知,盘龙江水体的总磷浓度在0.07~0.47 mg/L。

2.3盘龙江优势水生植物的分布状况对上述的14个采样点的水生植物进行采集,收割时将植株连根拔起,然后洗净、去除残枝和其他杂质,分别称取各种植物植株的鲜重,计算出各植株占总重量的大小得到多度,并将优势度最高种类确定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对于物种较为单一的河段,我们可直接通过观察来确定优势种。

多度:总量设为50;A:15以上;B:11~14;C:6~10;D:1~5;E:小于1。

表3盘龙江各采样点总磷浓度

Table 3Total phosphorus(TP)concentration of each sampling point in Panlong River

采样点SamplingpointTPmg/L采样点SamplingpointTPmg/L龙川桥LongchuanBridge0.08永平桥YongpingBridge0.09大花桥DahuaBridge0.07二环南路SouthSecondRingRoad0.11金水湾小区JinshuiwanCommunity0.07日新路RixinRoad0.13罗丈村闸LuozhangVil-lageDam0.08广福路GuangfuRoad0.13第五污水处理厂No.5SewageTreatmentPlant0.10第二污水处理厂No.2SewageTreatmentPlant0.13二环北路NorthSecondRingRoad0.11苏家地Sujiadi0.14南太桥NantaiBridge0.09洪家村入湖口Lakein-letinHongjiaVillage0.47

图5 盘龙江优势水生植物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dominant hydrophyte in Panlong River

由图5可见,青萍在上游河段没有出现,多度为E:0;在中游河段有出现,多度为D:3;在下游河段多度增加,为D:5。

3 结论与讨论

(1)青萍可以在磷浓度为0.1~15.0 mg/L 的水体中均可正常生长。 青萍生长的最适磷浓度为3.0 mg/L,在这个浓度下青萍长势最佳;但当磷达到46.0 mg/L的高浓度时,青萍生长受到抑制,叶片枯萎变黄,根部开始变腐脱落。根据室内培养以及野外调查的对比结果显示:青萍可以在高磷浓度的水体中生长,且长势较好。

(2)由青萍的磷耐受性研究可知,当培养液中磷浓度为0.1~15.0 mg/L时青萍均可正常生长。当培养液中磷浓度接近3.0 mg/L时,青萍的鲜重和相对生长量最大。当磷浓度达到46.0 mg/L时,青萍的生长受到抑制。根据盘龙江各个采样点的总磷浓度(0.07~0.47 mg/L)以及盘龙江优势水生植物的分布状况可知,青萍在上游河段没有出现,多度为E:0,总磷浓度<0.1 mg/L;在中游河段有出现,多度为D:3,总磷浓度在0.1 mg/L左右;在下游河段多度增加,为D:5,总磷浓度>0.1 mg/L。由野外调查结果对照实验室培养结果可知:在水体总磷浓度低于0.1 mg/L的时候,青萍的数量比较少;在水体总磷浓度大于0.1 mg/L时,青萍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呈现递增趋势。由上述可推测,青萍可以作为盘龙江磷污染的指示性水生植物,有青萍出现的水体已经受到磷污染。

表4 不同年份滇池草海、外海历年TP含量 mg/L

表5中国水环境保护标准目录(部分)

Table 5China’s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tandard directory(selective) mg/L

分类Class总磷(以P计)TP(asperP)分类Class总磷(以P计)TP(asperP)Ⅰ0.02(湖、库0.01)Ⅳ0.3(湖、库0.01)Ⅱ0.10(湖、库0.01)Ⅴ0.4(湖、库0.01)Ⅲ0.20(湖、库0.01)

根据研究结果并对照历年来滇池水体的TP含量(表4)[19]和中国水环境保护标准目录(表5),推测出青萍可以用于对水体磷污染的指示,青萍至少可以指示Ⅱ类水以上的水质,有青萍出现的水体已经受到磷污染。

[1] 刘鸿亮,金相灿,屠清瑛.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2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1-4.

[2] 高海鹰,刘韬,丁士明,等.滇池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级特征[J].生态环境,2008,17(6):2137-2140.

[3] 赵怡冰,许武德,郭宇欣.生物的指示作用与水环境[J].水资源保护,2002,2(3):14-15.

[4] 冯天翼,宋超,陈家长.水生藻类的环境指示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257-265.

[5] 张茹春,赵建成,曹珍.北京怀沙河,怀九河污染指示藻类水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93-11595.

[6] 胡红波,顾泳洁,李明.丽娃河水体富营养化与浮游藻类的指示关系[J].物学杂志,2005,22(2):32-35.

[7] 马正学,宋玉珍,杨茂盛.黄河兰州段的藻类群落用于水质评价的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6,8(1):79-83.

[8] 何历水,田海波,高健强,等.锦江水污染监测的藻类初步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07,l(6):92-99.

[9] 蔡京兰,熊源新.贵州水体常见污染指示藻类[J].贵州科学,1996,14(2):3-5.

[10] 廖祖荷,周振明,康彩艳,等.应用浮游藻类评价桂湖水质的研究[J].自然科学学报,2005,28(4):70-75.

[11] 李仁全,王书明,孙敏.赤城湖指示藻类的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73-776,782.

[12] 辛益群,史强,谢树莲,等.济南泉溪藻类及水质评价[J].植物研究,2004,24(4):509-512.

[13] 郭沛涌,林育嘉,李玉仙,等.东平湖浮游植物与水质评价[J].海洋湖沼通报,1997,42(4):37-42.

[14] 李开明,谢丹平,陈晓宏,等.广州古廖涌生物修复的指示藻类[J].中山大学学报,2009,48(1):76-81.

[15] FREDERIC M,SAMIR L,LOUISE M,et al.Comprehensive modeling of mat density effect on duckweed(Lemnaminor)growth under controlled eutrophication[J].Water research,2006,40(15):2901-2910.

[16] 刘杰,黄辉,赵浩,等.浮萍生长及其除磷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7):521-524.

[17] 邱念伟,马宗琪,王凤德,等.一种测定植物相对生长量的方法[J].山东环境科学,2007,20(2):24-28.

[18] CHENG J,LIU B.Nitrificafion denitrification in intermittent an aeration process for swine wastewater treatment[J].Joum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1,127(8):705-711.

[19] 吴春艳.滇池水体磷污染的研究及其控制方法初探[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3.

Lemna Minor Indicative of Phosphorus Pollution in Panlong River

LAN Dan, SU Huai*, CHANG Yu-lan et al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emna minor indicative of phosphorus pollution in Panlong River. [Methods] Laboratory cultivation and field survey were carried. [Results] In laboratory cultivation condition: lemna minor can grow normally in culture solution with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of 0.1 mg/L to 15 mg/L. In field survey condition, the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t each sampling point in Panlong River was 0.07 mg/L to 0.47 mg/L. Distribution of lemna minor: no distribution in upper reaches, slight distribution in middle reaches, more abundance in low reaches. [Conclusion] Lemma minor can indicate the water quality above grade II, and water with appearance of lemna minor indicates phosphorus pollution.

Lemna minor;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Fresh weight; Indicative species; Field survey

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ky2014-175)。

兰丹(1994- ),女,四川宜宾人,本科生,专业:地理科学。*通讯作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环境变化与区域管理研究。

2016-05-20

S 181.3

A

0517-6611(2016)19-053-04

猜你喜欢
滇池藻类生长量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细菌和藻类先移民火星
吃蔬菜有个“321模式” 三两叶菜类,二两其他类,一两菌藻类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浮游藻类在水体PAHs富集与降解中的研究
华山松中幼林抚育和未抚育对生长量的影响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