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楤木种子萌发及栽培技术

2016-08-29 09:08郑彦杰魏铁锁薛雯心袁金月李秀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辽东赤霉素苗床

郑彦杰, 魏铁锁, 薛雯心, 刘 琪, 吕 振, 袁金月, 温 馨, 李秀霞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辽东楤木种子萌发及栽培技术

郑彦杰, 魏铁锁, 薛雯心, 刘 琪, 吕 振, 袁金月, 温 馨, 李秀霞*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目的]筛选出辽东楤木最佳萌发条件,同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辽东楤木种子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根据萌发数来确定最适宜的浸种时间、培养温度以及赤霉素浓度,最后总结辽东楤木栽培技术。[结果]当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浸种时间为12 h、培养温度为25°C时,辽东楤木种子萌发数最佳。采用试验中的栽培技术,辽东楤木栽培苗的成活率以及品质得以提高。[结论]该研究为辽东楤木的生产和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辽东楤木;培养温度;赤霉素;萌发率

辽东楤木(Araliaelata)又称龙牙楤木、刺老芽、刺嫩芽等,属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1]。辽东楤木为伞状花序,白色或黄白色,花期在8~ 9月,果实为浆果,球形,直径为2~5 mm;每个浆果内有4~6粒种子,花落时呈绿色,后期呈紫红色或蓝色,果实成熟时为深蓝色或黑色;成熟期为9~10月;种子呈肾形,端略尖,后端较圆,种子大小为2.0 mm×1.5 mm×1.5 mm,晾干的种子约20万粒/kg,种子存在休眠特性[2];生长高度可达1~4 m,多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杂木林、次生林或林缘处;辽东楤木耐旱,不耐涝,对土地要求不严,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和、凉爽的条件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日本以及朝鲜等地[3]。辽东楤木为药食两用植物,是我国主要的山野菜出口种类之一,被人们称为“山野菜之王”[4],其树根和树皮均可入药,它富含大量的楤木皂苷,还含有醛类物质、生物碱及挥发油,可抗癌、保肝、缓解神经衰弱等。然而五加科植物种子大多存在休眠,很难萌发,给生产带来较大困难。笔者对黑龙江辽东楤木种子萌发进行研究,寻求萌发的最佳条件,并研究其栽培技术,为辽东楤木生产和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材料为在佳木斯大学辽东楤木试验田采收的当年生种子。

1.2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表1)。选取当年生饱满的辽东楤木种子2 700粒,分9组,每组100粒,3次重复。将选取的种子用70%酒精和2%次氯酸钠灭菌,然后按照表1对种子进行处理。将处理的种子放入底层铺3层滤纸、上层铺无菌纱布的培养皿中,放置在恒温光照培养箱进行培养。温度根据试验设计,每天8 h光照,光强1 500 lx。试验过程中要定期浇水,保持一定湿度。试验60 d,每3 d观察1次,记录结果。

表13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

Table 1Design of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ith three factors and levels

水平Level因素FactorA赤霉素浓度Gibberellinconcen-tration∥mg/LB浸种时间Seedsoakingtime∥hC培养温度Culturetemp-erature∥℃11504202200122532502430

2 结果与分析

各组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可知,因素A赤霉素浓度和因素B浸泡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显著,因素C培养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最优组合是A2B2C2,得出辽东楤木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赤霉素浓度200 mg/L、浸种时间12 h、培养温度为25 ℃。

3 栽培技术

3.1选地、整地、做苗床通常选取采光好、土壤好、土质疏松、排水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做苗床。土壤要经过深翻细耕,施优质农家肥约22 500 kg/hm2,撒施磷酸二铵1 500 kg/hm2。苗床高20~30 cm,床面宽100~120 cm,苗床间距30~50 cm,垄深10~20 cm。

3.2种子繁殖每年天气不同,播种时间也不确定,播种可以分两季节:①10月上旬结冻前,提前做好苗床,用小木棒开沟播种,深、宽均2 cm,行距5 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3 g/m2),然后把沟覆土盖平,可以在上面覆盖松树针叶,保温保湿,次年5月中旬即可出苗;②4月下旬化土深30 cm左右,选做苗床,播种前7 d将苗床用水浇透,用小木棒开沟播种,深、宽均1 cm,行距4 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3 g/m2),然后把沟覆土盖平,可以在上面覆盖松树针叶,保温保湿,一般播后20 d开始出苗。

表2 试验结果

3.3扦插繁殖扦插取材可以分春、秋2个时期,扦插时间为每年4月中下旬,秋季落叶后将成株的根挖出作为扦插材料,剪成15~20 cm的根段,用沙埋好,集中贮藏于冷库中,温度保持0 ℃;春季化冻后萌芽前,采挖成株的根作为扦插材料。选择的根段直径应在0.3 cm以上,这样方便扦插和成活,如太细会出苗困难。然后选做苗床,扦插时,开深10~20 cm的沟,根据扦插材料的长短来判定,填埋时保持扦插苗露出2 cm左右即可,株距40 cm左右,踩实后浇透水,然后覆盖浮土,扦插之后30 d要保持一定湿度。

3.4田间管理

3.4.1灌溉。幼苗出土后,由于其生长快、需水量大,应控制浇水,保持湿度,以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6月中旬苗木进入速生期时加大浇水量,每隔7 d浇1次水。8月下旬开始苗木生长减慢,要控制浇水以防苗木徒长,促进苗木木质化。辽东楤木根系属肉质根,不耐涝,积水极易死亡,在育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灌溉或雨后排水。

3.4.2除草。除草分为人工除草和药物除草。人工除草,当幼苗出齐后,每隔15 d就要进行一次除草;当苗高10 cm以上时可每隔30 d除一次草。除草时要坚持“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松土除草时注意不要伤及苗根[4]。药物除草,当幼苗出齐后,选择百草枯药剂,喷撒时要把幼苗用塑料薄膜罩上,注意不要喷撒到苗上。

3.4.3防治病虫害。野生辽东楤木病虫害很少,幼苗时易患立枯病,可喷撒双效灵350~450倍液, 每7 d喷1次,共喷3次。7月下旬,由于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易患叶枯病,可喷代森锰锌400倍液。出现蝼蛄和蚯蚓为害时喷450倍氧化乐果,还可用100倍敌百虫液作毒饵,诱杀蝼蛄。夏秋季如发生红蜘蛛、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800倍左右液喷撒防治[5]。

3.4.4施肥。一般在播种做苗床时已经撒施了农家肥和尿素,因而辽东楤木追肥要视苗情而定,一般需追肥1~2次,第1次追肥是在幼苗全部长出30 d左右,施磷酸钙150~200 kg/hm2和硫酸铵100~150 kg/hm2,施肥要施到苗床与苗床间的沟里,浇水浇透。7月份左右进行第2次追肥,施过磷酸钙250~300 kg/hm2和硫酸铵150~250 kg/hm2,要注意撒施在苗床与苗床间的沟里,浇透水,从而保持追肥的作用。

3.5采收采收是在5月间进行,待嫩芽长到10 cm以上为宜,如果提前采摘会降低产量,影响收益,过晚采摘芽会变老,失去食用口感。一般情况下嫩芽可采摘2~3次,第1次待嫩芽长到10 cm左右即可采摘,第1次采摘后15 d左右就可采摘第2次,第2次采摘后20 d左右即可采摘第3次。

4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环境遭到破坏,野生的辽东楤木大量减少,导致辽东楤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人们开始人工繁殖辽东楤木。辽东楤木种子存在高度休眠,萌发率极低,而种子又非常稀少,种子萌发成为困难。该试验以黑龙江省辽东楤木种子为材料,通过用正交设计方法来进行试验,每3 d观察1次并记录,第17天开始种子萌发。试验表明浸种时间、培养温度和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当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浸种时间为12 h、培养温度为25 ℃时,辽东楤木种子萌发最佳。

一直以来,辽东楤木在栽培上存在一定困难,笔者根据多年在辽东楤木试验田总结的栽培经验,从选地、选做苗床、田间管理等方面对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以期为辽东楤木人工栽培带来更好效益。

[1] POLING S M,HSU W J,KOEHRN F J,et al. Chemical regulation of carotenoid biosynthesis.Part 10 chemical induction of β-carotene biosynthesis[J].Phytochemistry,1977,16(5):551-555.

[2] 李凤玉.龙牙楤木种子繁殖[J].北方园艺,2005(6):35.

[3] 苏世河.龙牙楤木人工培育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1(3):70-71.

[4] 耿翠芳,李建华,张善红,等.龙牙楤木播种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5(5):54.

[5] 曹颖,兰玉波,杜淑芝,等.刺龙牙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6(1):85.

Seed Germina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Araliaelata

ZHENG Yan-Jie,WEI Tie-suo,XUE Wen-xin,LI Xiu-xia*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Heilongjiang 154007)

[Objective] To select the optimal germination conditions ofAraliaelataand study i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Method]Seeds ofA.elata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us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 seeds were treated through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According to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ofA.elata, the most appropriate seed soaking time, culture temperature and gibberellin concentration were determined. Beside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A.elatawere summarized. [Result] When gibberellin concentration was 200 mg/L, seed soaking time was 12 h, culture temperature was 25℃,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ofA.elatawas the best. After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adopted, the survival rate and quality ofA.elataseedlings were improved. [Conclusion]The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breeding ofA.elata.

Araliaelata; Culture temperature; Gibberellin;Germination rate

佳木斯大学校长创新创业基金项目(xzyf2016-27)。

郑彦杰(1990- ),男,黑龙江五常人,硕士研究生,专业:植物学。*通讯作者,教授,博士,从事植物资源学与生物技术等研究。

2016-06-04

S 722

A

0517-6611(2016)19-183-02

猜你喜欢
辽东赤霉素苗床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分蘖洋葱实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心向辽东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噻苯隆与赤霉素在骏枣上配合使用效果初报
桑树方块育苗及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