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评价

2016-08-29 03:29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儿科陇西74810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4期
关键词:沙比利香砂嗳气

李 虎(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儿科陇西748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评价

李 虎
(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儿科陇西748100)

目的:探讨西沙比利联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96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服用西沙比利0.2 mg/k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及在食欲不振、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方面较对照组症状积分低,差异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西沙比利联合香砂六君子汤能更有效地缓解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西沙比利;香砂六君子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健康。对FD的治疗多以促进胃肠动力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发现中药对于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疗效显著,因而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96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8.2±0.9)岁,平均病程(6.4±1.3)个月;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7.9±1.1)岁,平均病程(6.7±0.8)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体检,经血常规、粪隐血试验、上消化道内镜、腹部B超、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检查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均符合罗马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1]:(1)上腹持续性或复发性疼痛或不适感;(2)排便后不缓解,大便的次数及形状无改变。(3)无器质性病变的证据。以上症状在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但无需连续。

1.3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西沙必利,0.2 mg/kg,3~4次/d,餐前15~30 min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进行治疗。药物组成:党参15 g,木香6 g,砂仁6 g,陈皮12 g,半夏9 g,白术12 g,茯苓12 g,厚朴9 g,柴胡9 g,当归12 g,枳实6 g,建曲12 g,麦芽12 g,山楂12 g,甘草6 g。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加减,每天1剂,水煎服300 ml,分2~4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各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

1.4症状评估标准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烧心、食欲不振、嗳气、疲乏、便秘为观察项目。按促进消化功能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观察表给予量化评分,按严重程度计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即症状轻微,需集中注意力才能感觉到;2分:中度,即自觉症状明显,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3分:重度,即自觉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

1.5疗效评价标准[2]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及《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停药半年内未复发;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无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及在食欲不振、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方面较对照组症状积分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症状积分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症状总积分食欲不振早饱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烧心嗳气疲乏便秘9.71±2.73 0.73±0.32 0.95±0.54 2.69±0.76 0.63±0.59 0.96±0.67 1.34±0.77 1.89±0.78 1.24±0.76 3.76±1.35#*0.13±0.02#*0.32±0.15#*1.12±0.61#*0.31±0.45#0.43±0.48#0.27±0.13#*1.42±0.67#0.56±0.37#9.74±2.65 0.69±0.56 0.89±0.48 2.72±0.51 0.75±0.47 1.04±0.79 1.46±0.63 1.85±0.56 1.35±0.48 5.34±2.21#0.46±0.27#0.69±0.37#1.87±0.38#0.58±0.33#0.78±0.54#0.98±0.32#1.67±0.38#0.89±0.27#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3讨论

FD是指有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候群[3]。目前对于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为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FD的发生。饮食、环境、胃酸分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心理因素、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等都会诱发本病。

FD的治疗目前多以抑酸、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为主,但对小儿FD的药物治疗效果目前仍不能让人十分满意。目前研究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可使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的药物,而且该病有反复性、持续性,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在一项长期研究中发现,50%FD患者存在餐后胃排空延迟,胃近端张力减低,胃窦运动功能减弱[4]。儿童研究中也发现,FD患儿胃窦收缩幅度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因而可认为胃肠动力障碍是FD的关键致病因素,而且根据已进行的临床试验,肯定了促胃肠动力药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在治疗FD时的确切疗效,但西沙比利较其他两种药不良反应更少。因而本研究主要选用西沙比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

中医学认为FD属于“胃脘痛、呕吐”等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邪内积及脾胃虚弱有关。脾虚是基础,肝郁是条件,由此导致的胃气不降则是主要原因。因而在治疗上应重点强调健脾、疏肝、理气。香砂六君子汤主要由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炙甘草等组成,方中党参、白术、茯苓、木香、陈皮、半夏、砂仁、甘草合用健脾益气和胃;柴胡疏肝解郁;厚朴、枳实理气畅中;当归养血活血;建曲、麦芽、山楂健胃消食、化积调中;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调中和胃之功。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运用西沙比利和香砂六君子汤的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单用西沙比利的对照组,尤其在食欲不振、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方面改善明显(P<0.05),而且研究中未发现联合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也未见明显损伤。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罗马Ⅲ基金会.罗马Ⅲ:新的标准[J].胃肠病学,2006,11(12):705-707

[2]张迎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效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1,31(4):289-290

[3]吴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12):92

[4]邱丽梅.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统计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08

R725.7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4.020

(2016-04-21)

猜你喜欢
沙比利香砂嗳气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联用莫沙比利,瑞巴派特的有效性效果分析
李郑生论治嗳气经验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动力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临床探讨
莫沙比利加谷维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
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溃疡40例
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