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病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分析

2016-08-29 03:29胡贵先关洁萍张金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佛山528333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4期
关键词:非典型利培奥氮

胡贵先 关洁萍 张金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佛山528333)

精神分裂症病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分析

胡贵先 关洁萍 张金花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佛山528333)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选自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时按数字随机表法抽取100例精神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50例分别采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利培酮及奥氮平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前血浆T3及T4、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浆各指标水平明显提高,利培酮组及奥氮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有利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奥氮平;甲状腺激素;临床效果

精神分裂症在心理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抑郁或极端癫狂等症状[1]。临床研究验证,不典型的抗精神病类药物可以有效调节甲状腺功能。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精神病患者(实验组),采用利培酮与奥氮平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时按数字随机表法抽取100例精神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又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50例。实验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8.4±2.8)岁;对照组男48例,女52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8.8±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性检查,包括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抽取空腹血3 ml,置于肝素速凝管内,静置60 min左右,分离血清[2],进行血浆T3、T4及TSH水平检测。实验组患者分别采用利培酮及奥氮平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治疗后再次采血进行血浆T3、T4及TSH水平检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异常,则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血浆T3、T4及TSH水平以及实验组中两种药物治疗后血浆T3、T4及TSH水平。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血浆T3、T4及TSH水平比较实验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水平比较(mmol/L,±s)

表1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水平比较(mmol/L,±s)

组别nT3T4TSH对照组实验组100 100 t P 2.10±0.18 1.56±0.20 16.10 <0.05 110.62±12.60 68.54±20.12 13.51 <0.01 2.76±0.84 2.16±0.76 4.40 <0.01

2.2实验组不同药物治疗后情况比较实验组各指标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之间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各组血浆各指标水平比较(mmol/L,±s)

表2 治疗后各组血浆各指标水平比较(mmol/L,±s)

组别nT3T4TSH利培酮组502.45±0.2686.54±16.413.24±1.26奥氮平组501.78±0.1378.46±10.262.20±1.46 t 16.302.953.81 P <0.05<0.05<0.01

3讨论

很多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无法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心理开导,导致出现精神分裂的症状,与此同时常伴有人体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3~4]。本研究发现,在进行治疗之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及TSH水平均低于健康人群,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浆T3、T4及TSH水平明显提升。且利培酮的治疗效果明显强于奥氮平,两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原因与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有关,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可以调节血浆T3、T4及TSH水平。因此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应该采用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

有研究表明[5],利培酮与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能够促进垂体TSH的释放,抑制TSH升高的正反馈,促使T3、T4水平升高。利培酮与奥氮平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相关激素的波动,采用非典型精神病类药物治疗时,应适当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6],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综上所述,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应该首要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使用利培酮及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有效调节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但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时刻对患者的甲状腺激素进行监测。

[1]郭丽阳,郭晓娟,杨睿,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33(2):146-147

[2]朱建凯,宋松山.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及奥氮平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J].检验医学,2012,27(12):1082-1083

[3]刘晓军.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3):196-199

[4]徐鹏,林裕龙,周荣.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9):1176-1177

[5]徐朋波,韩振,于娜,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6):507-509

[6]杨璐,薛永,张亚东,等.首次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9):1214-1217

R749.3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4.028

(2016-03-31)

猜你喜欢
非典型利培奥氮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