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因素分析

2016-09-03 07:44兵陈江吕琳赵红云张玉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1期
关键词:氩气息肉腹痛

石 兵陈 江吕 琳赵红云张玉婷



·短篇论著·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因素分析

石兵1陈江2吕琳3赵红云3张玉婷4

目的探讨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入我院进行胃肠息肉切除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手术方法、息肉情况、手术创伤面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200例息肉切除患者,其中有19例(9.5%)发生相关并发症,3例(1.50%)出血,6例(3.0%)腹泻,3例(1.50%)发热,7例(3.5%)腹痛,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性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组息肉较大、基底带宽、手术创面大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剥离术(ESD)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氩气刀灼除与高频电切除,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胃肠息肉的主要方法,术者需密切注意手术的操作,降低术后并发症,息肉形态、大小、位置等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大关系。

胃肠息肉切除术;并发症;因素

胃肠息肉是消化科常见疾病的一种。胃肠息肉可引发胃肠道出血,具有一定的癌变性,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对预防、减少胃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由于微创技术的开展与发展,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手术治疗中,而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即为其中的一种。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主要方法有:氩离子凝固术(APC)、电凝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剥离术(ESD)等。但临床实践发现,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易发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灼伤、溃疡等[2]。为了探讨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因素,本次研究以我院200例胃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较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入我院的胃肠息肉并行切除术治疗的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男性,92例女性,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49.6±4.7)岁。胃息肉:85例共146枚,其中位于胃窦部87枚,胃体32枚,胃底17枚,幽门4枚,贲门6枚;大肠息肉:115共274枚,其中位于直肠101枚,乙状结肠59枚,升结肠49枚,横结肠32枚,回盲部17枚,降结肠16枚;单发息肉132例,多发息肉68例。形态:胃息肉形态:42枚平坦,71枚隆起无蒂,29枚亚蒂,4枚有蒂;大肠息肉形态:67枚平坦,112枚隆起无蒂,85枚亚蒂,10枚有蒂。

二、治疗方法

了解患者病史,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确保患者凝血功能正常,且入院1周前未使用抗凝药物和(或)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等。术前1 d进流食,晚饭后禁食,行肠息肉切除术者,术前6 h遵医嘱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液,直至排出大便性质为清水样[3]。根据患者胃、肠镜的评估结果,给予患者合理的手术,主要有:①高频电切除术,②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剥离术(ESD),③氩气刀灼除术。

三、判定标准

术后观察患者相关并发症的症状,主要有腹泻、黑便或血便、腹痛、发热、感染等。根据患者腹痛的程度,将腹痛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轻度腹痛:偶尔发作,可忍受,且无需给予药物止痛;中度腹痛:发作较频繁,疼痛时间较长,影响睡眠,需用药治疗;重度腹痛:疼痛持续无间断,无法入睡,用药都不能缓解[4-5]。

四、统计学处理

本次统计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按α=0.05的检验水准,并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胃肠息肉术后并发症相关情况

200例息肉切除患者,其中有19例(9.5%)发生相关并发症,9例(4.50%)出血,6例(3.0%)腹泻,3例(1.50%)发热,1例(0.5%)腹痛,无胃肠穿孔发生;给予高频电切除术前预处理治疗的47患者,术后有6例(12.76%)出现并发症。

二、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资料

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性别比较,差异P>0.05;并发症组息肉大小<5mm占有率为19.4%,低于无并发症组的52.56%;并发症组息肉大小在30~50mm占有率为7.4%,高于无并发症组的2.24%,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三、不同手术方式与并发症的关系

三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EMR或ES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7%,高于高频电切除术的7.3%,差异显著(P<0.05);这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氩气刀灼除术,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资料(n)

表2 三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讨论

胃肠息肉是消化道病变中常见的一种,可分为炎症性、腺瘤性、增生性三类[6]。其中腺瘤性胃肠息肉有癌变的可能,且腺瘤性胃肠息肉为常见的一种息肉类型,占所有息肉类型的50%~67%[7]。大多数胃肠息肉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是在体检进行胃、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便血、便秘、腹痛等症状。临床治疗胃肠息肉主要是于内镜下进行息肉摘除术,早期发现并及时切除胃肠息肉,对预防、减少其癌变具有重要意义。息肉摘除术主要有高频电切除、镜下咬除、EMR、氩气刀灼除术、ESD等,而高频电切除是目前各大医院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年来,ESD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手术方式弥补了EMR的不足[8]。虽然这些手术操作简便,提高了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操作均为创伤性操作方式,术后出现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以出血、感染等最为常见。

选取收治入我院的200例胃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胃肠息肉切除术治疗,包括:高频电切除术,高频电切除术前预处理,氩气刀灼除术。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率为9.5%,术后延迟出血在并发症中居首位,发生率为4.50%,数例患者出现腹泻、发热、腹痛,这可能与术中内镜对胃肠道造成刺激、电凝时间过长、自身胃肠壁状况等因素有关。此次研究中,无并发症组与并发症组对患者性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组息肉<5mm、5~20mm及息肉大小在30~50mm的患者例数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组Ⅰ型息肉、Ⅲ型息肉、Ⅳ型息肉患者例数分别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这与一些相关报道中的不同类型息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差异,这可能与研究例数不够、手术方式的不同等有关。给予高频电切除术前预处理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76%,高于整体并发症发生率的9.5%,这是由于侧向发育的息肉直径大多大于10mm,该类型息肉常常采用高频电切除术前预处理治疗,其术后并发症较高[9]。两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该类型息肉病例数较少,直径较小有关,因此,不能肯定说明侧向发育型息肉与术后并发症有关。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手术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三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不相同,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10],高龄、冠心病、高血压、息肉直径大于10mm、息肉形态、电凝电切模式的选择等与术后并发症关系密切。对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应给予及时、相应的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胃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胃肠息肉的主要方法,但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分化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虽然息肉形态、大小、位置等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大影响,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内镜息肉切除术的绝对禁忌症,术中需要术者密切注意手术的操作,降低术后并发症。

[1]陈喜志,王运红,甘伟平.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24):3781-3784.

[2]赵海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50-52.

[3]黄丽韫,毛华,金少琴,等.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8):809-812.

[4]葛勤利,万顺梅,杨伟捷,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白斑的临床病理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2):119-120.

[5]崔忠敏,郭晓钟,邵晓冬,等.超细胃镜检查3844例临床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5):268-271.

[6]严士玲.老年患者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3,34(1):176-177.

[7]Marques J,Baldaque-Silva F,Pereira P,etal.Endoscopicmucosal resection and 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 in the treatmentof sporadic nonampullary duodenal adenomatous polyps[J].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2015,7(7):720-727.

[8]谢华平,侯伟,赵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3):486-490.

[9]王屹然.无痛内镜下氩气刀切除胃肠息肉癌变患者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9):982-984.

[10]Rahman I,Patel P,BogerP,etal.Therapeutic uppergastrointestinal tract endoscopy in PaediatricGastroenterology[J].W orld JGastrointest Endosc,2015,7(3):169-182.

(本文编辑:顾红祥)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1.022

1 40133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消化中心;2 401331贵阳贵航医院肝胆肠外科;3 40133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4 40133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妇产科

张玉婷,电话:15902305499

(2015-07-27)

猜你喜欢
氩气息肉腹痛
一种轮胎制备用橡胶处理装置
基于光谱识别的LF氩气底吹自适应控制设计
示范快堆主容器内氩气空间数值模拟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