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前后会计处理比较分析

2016-09-05 09:5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3期
关键词:待处理银行存款结余

齐 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财务处,北京10002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前后会计处理比较分析

齐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财务处,北京10002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现有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将转制为行政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将转制为企业或撤销,财务管理、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等要求发生根本性变化,会计实务处理随之发生重大转变,本文重点对分类改革前后会计核算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级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规范账务处理提供指导与借鉴。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会计处理

1 事业单位转行政单位前后会计处理比较分析

1.1资产基金的会计核算差异

事业单位设置“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这四种非流动资产所占用的金额。行政单位设置“资产基金”科目,核算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七项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用的金额。具体如下:

转制前事业单位核算转制后行政单位核算1.取得时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无形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同时,借:事业支出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2.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贷: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1.取得时借: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贷:资产基金—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同时,借:经费支出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2.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时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贷: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

1.2期末结转的会计核算差异

事业单位期末结转核算复杂,且存在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行政单位相对简单,且不存在结余分配,具体如下:

转制前事业单位核算转制后行政单位核算1.期末对财政性收入的结转借:财政补助收入贷:财政补助结转1.期末对财政性收入的结转借:财政拨款收入贷:财政拨款结转2.期末对财政性支出的结转借:财政补助结转贷:事业支出2.期末对财政性支出的结转借:财政拨款结转贷:经费支出3.期(年)末对已完工的财政性项目支出的结转借:财政补助结转贷:财政补助结余3.期(年)末对已完工的财政性项目支出的结转借:财政拨款结转贷:财政拨款结余4.期末对非财政专项资金收入的结转借: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人贷:非财政补助结转4.期末对非财政专项资金收入的结转借:其他收入贷:其他资金结转结余5.期末对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结转借:非财政补助结转贷:事业支出其他支出5.期末对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结转借:其他资金结转结余贷:经费支出6.年(期)末对已完成非财政专项资金结余的结转借:非财政补助结转贷:银行存款(缴回)事业基金(留归)6.年(期)末对已完成非财政专项资金结余的结转借: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结转—结余调剂贷: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缴回)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非项目结转—结余调剂(留归)7.期末对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收入的结转借: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贷:事业结余或:借:经营收入贷:经营结余7.期末对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收入的结转借:其他收入贷:其他资金结转结余8.期末对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的结转借:事业结余贷: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或:借:经营结余贷:经营支出8.期末对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的结转借:其他资金结转结余贷:经费支出9.年末将非财政性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贷方结余进行结转借:事业结余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或:借:经营结余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9.年末将非财政性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贷方结余进行结转(分录见6)不存在结余分配

1.3应付账款的会计核算差异

事业单位应付账款核算不涉及净资产科目,行政单位涉及净资产科目,具体如下:

转制前事业单位核算转制后行政单位核算1.外购存货发生应付款项时借:存货贷:应付账款1.外购存货发生应付款项时借:存货贷:资产基金—存货借:待偿债净资产贷:应付账款2.偿还应付款时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等2.偿还应付款时借:应付账款贷:待偿债净资产同时,借:经费支出贷:银行存款等

1.4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差异

按照《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第71号令)规定:“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或者举办经济实体。对于未与行政单位脱钩的经济实体,行政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管。”因此,《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未设置“短期投资”、“对外投资”科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规定,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可能存在非财政资金形成的股票、基金等投资。

转制时,应对投资进行清理处置,如股票投资可由上市公司定向回购、基金办理赎回、期货交割、企业债券回购等,所得款项可作为行政单位成立时的国家资本入账。转制基准日未处置完毕的投资,“短期投资”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其他应收款”科目,“对外投资”科目余额应转入新账中“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2 事业单位转企业前后会计处理比较分析

2.1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差异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涉及净资产科目,企业不涉及。具体如下:

2.1.1累计折旧的核算

转制前事业单位核算转制后企业核算1.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1.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2.固定资产处置时借:待处理资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固定资产处置时借:待处理资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2.1.2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转制前事业单位核算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借:事业支出等贷:银行存款等同时,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安装时,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转制后企业核算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等(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安装时,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

2.1.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转制前事业单位核算1.需要列支且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1)将固定资产转入改建、扩建、修缮时,借:在建工程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在改建、扩建、修缮过程中,按实际发生的支出借:在建工程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若有专为改建工程发生的借款,在其建设及其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借:在建工程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借:其他支出贷:银行存款(3)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贷:在建工程1.需要列支且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1)将固定资产转入改建、扩建、修缮时,借:在建工程贷:固定资产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在改建、扩建、修缮过程中,按实际发生的支出借:在建工程贷:工程物资,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转制后企业核算若有专为改建工程发生的借款,在其建设及其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借:在建工程贷: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借: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3)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2.需要列支但无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发生日常修理支出时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2.需要列支但无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发生日常修理支出时借:工程物资,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贷:银行存款等

2.1.4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转制前事业单位核算1.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1)对于准备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先转入待处置财产借:待处置资产损溢(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提折旧)贷:固定资产(账面余额)(2)实际出售、调出、捐出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待处置资产损溢(3)出售固定资产,取得价款借:银行存款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出售固定资产时支付相关税费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等(4)处置完毕,按照净收入计算应缴国库款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应缴国库款转制后企业核算1.对外捐赠(1)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先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已提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账面余额)(2)捐赠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捐赠出去时,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

续表

2.1.5固定资产清查

转制前事业单位核算1.盘盈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盘盈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营业外收入,以前年度损溢调整转制后企业核算2.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1)转入待处置状态借:待处置资产损溢(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折旧款)贷:固定资产(账面余额)(2)获批予以处置,冲减待处置资产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待处置资产损溢(3)固定资产报废,收到变价收入借:银行存款等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4)固定资产报废,发生相关税费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5)计算处置净收入,上缴国库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应缴国库款2.盘亏的固定资产(1)报经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2)报经批准后,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3)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2应收款项的会计核算差异

事业单位不计提坏账准备,遇到无法收回的坏账,直接列支核销。企业要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处理如下:

转制前事业单位核算1.发生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XX贷:经营收入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2.收回应收账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3.坏账的会计处理(1)转入待处置资产时,借:待处置资产损溢贷:应收账款(2)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借:其他支出贷:待处置资产损溢(3)已核销应收账款在以后期间收回的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转制后企业核算1.发生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XX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2.收回应收账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3.坏账的会计处理(1)计提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2)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借:营业外支出贷:坏账准备(3)已核销应收账款在以后期间收回的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

我国事业单位情况复杂,差异较大,在分类改革过程中发生的划转、移交等经济事项也纷繁不一,本文仅是对重点会计核算进行了举例分析,我们在具体会计实务工作中,还要结合实际,继续收集整理找出共性问题和基础问题,开展重点研究,提出建设性建议,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同时,要继续密切关注国家改革政策变化和会计制度修订内容,准确把握改革要求,依法合规办理各项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Z].2011.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002

F230

A

1673-0194(2016)13-0008-06

2015-04-18

齐军(1973-),女,河北人,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与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待处理银行存款结余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待处理”事项在科学事业单位的核算探讨
从丢钱事件看酒鬼公司银行存款信息披露问题
医保基金结余和亏空并存
银行存款与其他货币资金管理与核算
政府储备结余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银行存款营销业务研究
降低医保基金结余刻不容缓
医保基金 结余和超支在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