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

2016-09-05 09:54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3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学金融

沈 蕾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0)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

沈蕾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0)

本文以推进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实现培养卓越金融人才目标为背景,紧密结合CDIO教育理念和金融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在系统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教学资源、方法进行整合,提出了以学生为导向、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双向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CDIO;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

1 引言

随着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对能够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制定相关金融规则的卓越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金融学专业重要学科基础课的国际金融学,如何在教学中凸显实践性、开放性和国际性色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性,是摆在所有任课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一个以工程项目为主导,以情境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自2005年被引进中国后,在许多高校尤其是工科专业得到推广,并取得了很好地成效。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以抽象的工程能力需求作为执行教育工作的标准,强调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培养,它不仅适用于工科类专业,也理应适用于经济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在于如何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运用于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构建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双层项目为导向,以情境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拉近课堂教学与国际金融领域最新发展的距离,在巩固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强推理能力、个人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关系以及在国际金融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达到培养新经济环境下卓越金融人才的要求。

2 当前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明确

任何一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都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综合国内外金融学科的发展与演变,金融人才培养目标从传统的以宏观金融分析、政策管理者为主,向掌握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规则制定转变。然而调研发现,虽然国内大多数学校在制定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大纲时都强调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应用型金融人才为主要目标,但并没有明确为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养,以及该目标为专业毕业要求提供哪些支撑。导致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依然以传统宏观金融理论为主,出现理论教学与现实金融发展态势脱节、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手段不科学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2.2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教学方法注重金融经典理论的传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只是作为补充,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所选案例也大多来自西方国家,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面对实际问题也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而对于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依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够规范。相关知识点,学生只能做到感知性认识,而不能将其真正运用于实际操作中。

2.3反馈机制不健全

判断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依靠健全的反馈机制,包括课程考核机制和课程评估机制。在考核方式方面,大多数学校依然以闭卷考试模式为主,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很难避免应试教育下的共性问题: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创新意识难以得到体现。学生打分评价系统则流于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反馈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授课效果。

3 基于CDIO模式的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框架

CDIO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将社会需求放在首位,从专业毕业需求入手,以构思、设计到实施、运作这四个工程项目环节为载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理论学习到实践体验,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目标。因此,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也应该从明确教学目标入手,优化教学大纲,丰富教学设计与实施手段,并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详见图1。

图1 基于CDIO理念的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框架

4 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实施

4.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CDIO的教学理念下,国际金融学的教学目标,更加强调相关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搭建国际金融体系的知识框架,使学生熟悉国际金融环境及其发展趋势,掌握相关国际金融理论、方法和工具,并具备一定的在国际金融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4.2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

明确课程各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贡献,包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培养的素质,可以获得的能力及需要达到的程度等(如表1所示)。

表1 国际金融学主要教学内容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兼顾国际金融学的一般原理与实践问题,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以外汇交易为例,虽然这部分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但在进行外汇交易之前,交易者必须掌握与汇率或者其他被交易产品变动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规则、金融风险管理等内容,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即它不仅包括了前期理论知识点的储备,操作技巧的学习,也包括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4.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层次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设定,决定了国际金融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通过多种先进教学资源与手段的科学结合拉近课堂教学与国际金融领域最新发展的距离,在巩固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4.3.1以项目为驱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

针对经典国际金融理论的教学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与现实的联系。采取项目驱动法,在课堂教学前先设计好一些问题(可以是案例、新闻或者视频),从这些问题入手,引出对相关理论的讲解。教法上重视重要理论、制度和政策的演进。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拉近经典理论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距离,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3.2依托模拟交易,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针对外汇交易等实务内容,在讲授必备的知识点后,依托外汇模拟交易网站,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外汇行情、在线进行时价交易;通过模拟资金分配、盈亏计算、排行评价等外汇交易环境,使学生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进行综合实战训练,掌握外汇交易实际操作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压力承受能力和正确投资理念;通过撰写投资分析报告,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金融市场和外汇交易的理解。同时将外汇模拟交易和学生课外竞赛、实习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习的深度,提高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3.3采取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针对一些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如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等),可采取课堂讲解加小组讨论或微课方式。即由授课老师先将相关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进行系统讲解,然后布置讨论内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评述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4建立完善的课程反馈体系

CDIO是一个产品导向的教育指导原则,它对运作的细节没有硬性规范,因此,要确保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树立“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的意识。结合CDIO教学理念的执行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系统、科学和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对目标、制度、方法等每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监控。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创建多元化综合的课程考核模式。除试卷这种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的传统模式外,增加外汇投资报告以考察学生对外汇交易的操作能力;增加金融热点分析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加课堂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团队合作与分析能力,从而形成多元化、立体式的考核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通过学习是否掌握或达到了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建立课程评估机制。一个完善的课程评估机制至少应该包括过程反馈与评估、结果反馈与评估和社会反馈与评估三个方面。其中:过程反馈机制,即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事先将采取的教学手段和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实施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结果反馈机制,即发挥系、课题组、教师和学生的四级监控功能,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收集反馈意见等方式确保教学效果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目标。社会反馈机制,即毕业生和专家事后反馈系统。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第三方调查机构定期收集相关信息,将有助于课程组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调整教学目标,设计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内容。

5 结语

CDIO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目前主要用在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一些工科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中,在经济类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如何在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中凸显CDIO核心,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拥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兼备自学、应用和创造能力,今后需要再逐步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24-40.

[2]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34-45.

[3]陈辉,母丽华,倪岚,孙璐.基于CDIO保险精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师,2014(12):249-250.

[4]陈正勇.“2012年卓越金融人才培养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6):97-100.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43

F830;G642.0

A

1673-0194(2016)13-0254-03

2016-05-04

武汉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2013089)。

沈蕾(1973-),女,经济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创新,国际金融管理。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金融学金融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