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2016-09-05 06:50江北区石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21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4期
关键词:血糖社区糖尿病

陈 勇(江北区石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21)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陈勇(江北区石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0021)

目的通过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分析并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该中心收治的400例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社区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显著改善,血糖控制良好;且居民满意度也得到提高。

糖尿病,2型;社区卫生服务;护理;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全球流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发病率急剧上升[1]。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统计,2013年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到3.82亿(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并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5.52亿,我国2014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 629万人,居全球首位[2]。而且许多患者在长期的治疗中,由于不遵从医嘱,导致血糖控制极差,是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其致残率、病死率及对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3],不仅损害患者健康,也给整个国家、社会及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就我国而言,糖尿病的医疗费用从1993年的22.16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000亿元,卫生费用总占比从1993年的1.96%上升到2007年的18.20%[4],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大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力度已刻不容缓。本中心在社区开展的“健康档案装心间”的系列爱心活动中,采取整体护理模式,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在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监测、心理调适等“五驾马车”方面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护理,不仅患者知识技能提高,遵医行为加强,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0月本着患者自愿的原则,在社区抽取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4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62~82岁,平均(72.89±5.24)岁;体质量50~70 kg,平均(62.40±1.20)kg;病程12~30年,平均(18.33±25.6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140例,小学60例。干预组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60~79岁,平均(71.62±4.34)岁;体质量57~72 kg,平均(64.40± 1.00)kg;病程10~32年,平均(19.24±26.37)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122例,小学7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病管理,干预组则进入中心开展的 “健康档案装心间”系列爱心活动,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1医务人员培训。请糖尿病专家对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糖尿病管理的专项培训,掌握糖尿病的饮食、运动、治疗等知识及其新进展,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和护理水平。

1.2.1.2入户建档。记录干预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建立电子档案,如姓名、身高、体质量、饮食生活习惯、既往病史、治疗情况、遗传病史等,除了填写相关信息外,对患者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用药情况、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目前的心理状况、家属态度、社会关系进行详细了解,并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给予健康教育,及时进行行为干预。

1.2.1.3填写居民联系卡。卡上有该患者的基本信息、医院的具体地址、公布责任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方便患者随时随地找到自己的管理者,随时咨询,寻求帮助;管理者随时电话访视,了解管理对象的身体状况、遵医情况、心理状况,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掌握管理对象的一切情况。

1.2.1.4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如何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范治疗、自我监测。每个月面对面访视1次,了解用药和血糖情况,对血糖控制情况和依从性进行监督,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5-6],预防并发症等;并对前期的干预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的结果调整计划,再次进行干预。

1.2.1.5发放糖尿病预防控制和治疗的相关书籍;联络家属,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定期在社区义诊,免费检测指血糖,做到易感人群早发现、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1.2.1.6请糖尿病中医专家坐诊,必要时进行中医调理;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方便患者就医;管理者全面掌握患者情况。

1.2.1.7与居委会联系,成立糖尿病俱乐部,请糖尿病专家进行多媒体讲座,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体征及症状、治疗方法及危害;现场演示胰岛素注射及食物换算,请血糖控制好的患者现身分享,组织集体讨论、经验交流。

1.2.1.8每3个月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年全面体检1次。

1.2.2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2年后的空腹血糖(FPG)情况、餐后2小时血糖(2hPG)情况及HbA1c水平的差异。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干预前FPG、2h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对照组指标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mmol/L)

表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mmol/L)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组别n F P G干预前 干预后2 h P G干预前 干预后H b A 1 c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干预组2 0 0 2 0 0 1 0 . 2 7 ± 2 . 3 5 1 0 . 3 7 ± 2 . 1 7 7 . 8 7 ± 2 . 8 5a5 . 6 7 ± 2 . 4 9ab1 4 . 4 7 ± 2 . 6 4 1 4 . 2 1 ± 2 . 3 3 1 0 . 7 7 ± 2 . 3 2a8 . 5 5 ± 3 . 4 2ab1 0 . 5 2 ± 3 . 3 5 1 2 . 2 7 ± 2 . 3 7 9 . 2 7 ± 1 . 3 8a7 . 1 2 ± 3 . 3 4ab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病情较长的慢性病,需要终身进行行为干预。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患者一般不会住院治疗,医院监测很难实现[7]。护理干预除了在医院实施外,还要扩展到社区,实施优质的社区护理干预[8]。通过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使其对自身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全面的糖尿病防治知识,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方式得到改变,依从性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维护等具有显著效果[9]。方蕾[10]研究表明,多样化的社区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目前糖尿病的管理现状,主动就诊时才发现,病情已经相当严重或者已发生并发症,这需要更为合理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做到三级预防落实到实处,处处宣教,时时预防,尽早发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展、人口老龄化和生活饮食方式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高、知晓率低,“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大医院门诊量大,医生护士时间精力有限,很难对患者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管理,而社区在慢性病管理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零距离接触,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宣教,筛查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的干预,提高居民满意度,缓解医患矛盾。目前卫生部提出分级诊疗,社区干预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政府支持,一方面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了解社区“六位一体”的功能和医保政策,尽早实现网络信息化,做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促使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自身要多渠道、多方式的学习,多实践,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增加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而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改变服务模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主动出击,主动宣传健康理念,宣传科学就医,改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出现的非理性选择,盲目追求大医院的检查,追求高新技术仪器设备检查的观念,促使患者合理分流,发挥医院-社区的联动机制,小病进社区,医院看病、社区康复。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33.

[2]刘子琪,刘爱萍,王培玉.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状况[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7):547-550.

[3]钱敏,刘波,刘丰兵,等.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使用胰岛素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6,37(2):41.

[4]郑亚明,纪立农,吴晶.中国糖尿病经济负担研究系统综述[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0):821-825.

[5]郑梅.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735-736.

[6]方沛.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5):1920-1921.

[7]章勇,倪佃芳,于彬,等.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5(1):17-18.

[8]中国护理管理编辑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的通知》[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785-786.

[9]高宇红.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43-45.

[10]方蕾.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6-278.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4.049

B

1009-5519(2016)14-2238-03

(2016-03-22)

猜你喜欢
血糖社区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